配色: 字号:
密训营第68讲(1)
2023-03-26 | 阅:  转:  |  分享 
  
密训营第68讲:条文96条-小柴胡汤主讲:杨斌日期:2023年3月14日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同学们,大家晚上好。还是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还是抓紧
时间先解读条文,因为很多重要的任务是在简单的把条文解读一遍以后,我们还要返回头来进行总结,包括一些专病专方的治疗。我们既然学伤寒论
就要弄清楚,当然学伤寒论以后还要跟杨思远老师学金匮,这样才算全部。学完金匮以后,再好好的看本经疏证,邹润安的本经疏证,这样的话我们
才能把伤寒和金匮学到一个高度。但是伤寒论是需要我们一辈子研究的东西,它里头包含的大道越学越觉得好,越学越觉得它就是整个医学经典中的
经典,它包含的思想境界,已经囊括了我们的经典,已经引领了世界医学的发展方向。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弄得很明白,我们也在不断的学习和探讨
当中。很多讲伤寒论的,我们都在共同的学习和探讨。像赵杰老师那样的大医,开出来的方剂都是伤寒论的思想,已经融会贯通。伤寒论很难,有的
地方是不容易理解的,最后我们都要放到临证上,这个临证说起来容易又简单,但是真正到最后还是挺难的。当然我们在讲伤寒论的同时,也会跟同
学们共同学习,或者补充一些相对简单的中医基础和理论。 好了,我们看伤寒论第九十六条,这一条也是小柴胡汤最全的一个条文,我们以前共
同学习过,包括柴胡类方,这几个条文,我们以前有的学习过,有的没有学习过。我们在百方百讲,包括我的一病一方、百方百讲,还有1~4期,
我们学习的是对于柴胡类方的讲解,还有我们本期对柴胡类方的讲解。从小柴胡汤开始,我们引入了整个的少阳系统、肌筋膜理论和中医现世说的三
焦,有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小柴胡汤或者柴胡类方在整个的治病应用过程当中,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方剂或者是一类方子。将来我们在治疗疑难重症
疑难杂症的方面,也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方剂。这里头有一些诀窍,我们以前对少阳系统或者三焦系统,后世把它分为上中、下三焦,还有人身无
处不三焦,人身处处是三焦,三焦者元气之别使水液之通道,三焦者统领五脏六腑,经络疏泄腠理毫毛等等这样对三焦的认识,请再仔细的参看我的
百方百讲,还有1~4期的讲解,这些论述已经相当的详细了。我们在这儿只是做一些补充,有些东西不再赘述,时间紧,任务重,重复的太多了,
我们就要占用太多时间,平时大家再复习复习。我们这次讲条文,主要是补充以前没有讲过的,或者是在临证期间,在辩证方面,大家还不太明白的
,多加一些辩证、脉象包括望闻问切,这样的辩证方面的东西会多加一些。 我们还是先看条文,第九十六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
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这是一段,这是必然证,我们给出来的小柴胡汤的四大证,同学们肯定是背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
食,心烦喜呕四个证。后面有很多的或然证,或胸中烦而不呕,就是胸中烦、烦躁有热,但是他不呕;也有这样的,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
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前面有或渴,一会又或不渴,还有身有微热,或咳者,咳嗽,小柴胡汤主之。给了个小柴胡汤,后边还有很多的加减
法,若胸中烦而不呕者,烦躁,胸中烦,这就开始或然证的一些加减。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1枚。我们都知道瓜蒌是去痰的,半夏
也是去痰的,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不呕光是烦躁,把半夏去掉换成瓜蒌实,这个需要辩证。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把半夏人参去掉换成瓜蒌。若渴
者,口渴了,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4两半,再加瓜蒌根四两,你都去掉了半夏,加上了瓜蒌根,人参可以再多加点,这样的一些加减。若腹中痛去黄
芩,加芍药三两,这就是病位。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这就是加减法了。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身有
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这就慢慢的转到了柴胡、桂枝干姜汤。身有微热,就是有了类似于太阳和少阳合病,然后温覆微汗。若
咳者,咳嗽了,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这就是有和小青龙汤,苓甘姜辛五味汤合用的机会。这是一个法式,很多的加减法
,很多的或然证,还有加上四个必然证,再加上我们少阳病的提纲,口苦咽干目眩,小柴胡汤真是无所不至。小柴胡汤的变方或者类方真是无所不至
,无所不能。原因我们以前讲过了,我们人身的筋膜系统它是一个膜系统,它和我们的肌肉,和我们的血管,也就是血管组成我们的肌肉;毛细血管
组成的是我们肠管、肠道,还有五脏六腑里头的细密的一些很细的肌肉群。非常致密的毛细血管组成的微细肌肉群,叫平滑肌,特别细密的肌肉,比
如我们的肠管壁,它也是肌肉,我们的心脏、心包肌等等,都是平滑肌。还有我们的脏,它大血管不多,主要是毛细血管构成的,大动脉都在我们的
肌肉群分支的时候来通行的,到了我们的脏,尤其到了肠道的肠管壁等等都是很致密的平滑肌,我们叫络,入了络的这些很细密的肌肉群叫平滑肌,
所有的这些地方都有肌筋膜的参与,就是人身无处不三焦,人身处处是三焦。 三焦系统通行的一是元气,二是水液。说白了就是通行含有能量的
一种组织液--硒蛋白,在人体里头不断的流动,它和血管之间在不断的进行交换。相对来说,血管里头的血浆也是组织液,也是硒蛋白,它也可以
归到我们入了络的三焦里头,血管里头的血浆也属于三焦也归三焦,所以我们有的时候要加当归,要加芍药,柴胡汤里加当归加芍药,当归芍药把其
它的药引到血管里头,还要清血管里头的热、毒。整个的三焦系统包罗经络,包括大的经和细的络,无处不在。我们以前讲过经络的秘密、经络的本
质到底是什么,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我们主要是想学习一下它的辩证,从辩证上我们看看,将来后边讲的时候还是有区别的。辩证大家都知道,
我们群里头的学员都明白,柴胡有柴胡的脉,不用别的。虽然后边有“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张仲景写了这么一段,看看怎么理解这句话,包
括现世的医家当中,对这句话的理解都不一样。例如在胡希恕门派,所强调的不仅仅是少阳证,但见一证便是,只要有一症,只要有口苦,好了那就
是柴胡就没问题;只要有咽干就用柴胡;只要有目眩就用柴胡;只要有胸胁苦满;或者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等,还有后边的一系列或然证,但
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这一句话也了不得,造成了一些柴胡剂的滥用,不胜枚举的这样的一些滥用。 大家共同回忆一下,咱们反复的讲过,什
么是柴胡脉,在评论区答出来,柴胡脉是什么?但见一证便是,不一定。目眩的很多,用在这儿,我目眩头晕了,头晕是苓桂术甘汤,我们知道有水
了,水逆也会造成头晕;血虚,用五味合剂或者补血的一些方剂也能治疗头晕。柴胡证也有头晕,我们说肝藏血,肝开窍于目,眼睛的问题主要是血
的滋养,实际上哪都需要血的滋养,眼睛的问题都可以归到肝,或者是三焦里头、柴胡里头。但实际上用柴胡不仅仅是证,关键是脉。看看同学们答
出来了没有,什么是柴胡脉,明月清风说左关弦,杨纯地说弦滑实大,左关脉弦滑实大,弦紧脉,这就是柴胡脉。左关脉是一个阳脉,这个是我们经
方扶阳学派独家的脉法,也就是赵老师的脉法,叫仲景脉法。左关脉是个阳脉,因为左关脉包含的特别多,并且这个脉好号的是,只要是实脉,你就
大胆的用柴胡,是没有问题的。具体是大柴胡还是小柴胡,还是柴胡加芒硝,再参看别的脉。左关脉是个阳脉,弦、滑、实、大四个字,这是赵老师
的,我们叫金指标。 反过来,我们有柴胡证的阴脉,不是柴胡证的,就是左关的反脉---阴脉、弱脉。你要小心了,用柴胡你要小心了,不是
不能用,而是在用柴胡的基础上你要琢磨琢磨,甚至就叫精细辩证,后边条文里头有,但是它是隐藏的东西。左关脉特别弱的时候,代表什么呢?左
关脉如果是一个阴脉,特别弱,弱脉代表什么,这就是反柴胡脉。左关脉如果是一个弱脉,它不是柴胡脉,你要小心,仅仅左关脉是一个弱脉,代表
的就是血虚,这是一个大方向。少阴脉是六部脉都弱。因为肝藏血,血虚其实是代表我们整个的肌筋膜系统,它不是邪热毒过多,而是血少撑不起血
管了。肝主血,左关脉又主肝,实际上就是主三焦,又主肝又主三焦少阳。血虚,我们可以想到一系列血虚的药和方子,我们在这时候要精细辩证。
首先说血虚,光是血虚,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大量的补血,最直接的大量补血的肯定是阿胶,但是不是用阿胶,得看看有没有别的证。脉象特别弱,
我们想到了要补血,补血的多了,阿胶一系列,四物汤、当归、芍药这都是补血的。然后我们还要看证,如果有大量失血的,我们又想到了黄连阿胶
汤证,根据证来辩证。左关脉弱的不行,如果人家特别弱,同时又失眠,还是虚烦不得眠,又烦躁,有点烦躁的,我们想到了黄连阿胶汤,也想到了
酸枣仁汤。血虚必然存在肝亢阳亢,血虚的反面就是阳亢。烦躁了,肝血不足,肝阳过亢,扰乱心神,血虚会产生一系列的扰乱心神的现象。这个时
候我们可能有阿胶,也可能有当归芍药,也可能有酸枣仁,我们还想到了酸的乌梅,还想到了类似于叫做紧脉、沉细紧脉的药。沉细紧脉的药,我们
一是用芍药,我有腹痛,下边有加减法,腹痛正好又赶上肚子疼,你想到了就芍药;如果我们口渴,正好这个脉还特别弱,我们可能就想到了乌梅,
乌梅是消渴的。小柴胡汤的加减法,半夏太燥了,口渴把半夏换成瓜蒌根,就是天花粉;我们还想到了吴茱萸,吴茱萸的脉象和芍药的脉象特别像,
都是沉细弦,沉细紧,又弱又细又沉,沉紧脉它比较细,说明血不足的情况下还有寒,我们叫肝寒,其实就是整个肌筋膜的寒冷---吴茱萸,它的
症状和芍药的症状,除了脉还要四诊合参。芍药和吴茱萸的脉象,有相同的地方,就是沉细还有一个紧象,往下按沉取的时候有点弱,(根)有点弦
紧,那样的一个弦紧象。你要是浮起来了,稍微有点浮,阳脉那是柴胡,正好往下按时,浮取没事,中取也还差不多,沉取才能取到,有点弦紧象,
就是吴茱萸和芍药的脉。但是芍药的症状是以腹痛为主,芍药这是腹痛;吴茱萸是头痛、头疼、吐涎沫、干呕,主要是头疼。一摸这脉,正好摸着沉
紧脉了,我是肚子疼,芍药;头疼---吴茱萸。如果它不是紧脉就是纯弱脉,正好失眠,我们想到了枣仁,也可能枣仁阿胶一块用。正好整个的脉
都是右边强,左边弱,血特别弱,可能还有失血的症状,还有便血了,失血了,这样的症状我们就该用阿胶了,尤其女性;老人我们经常有酸枣仁,
就是柔肝。这一溜(吴茱萸阿胶枣仁乌梅)都是柔肝的,柔肝和血,都是叫柔肝和血。但是它有区分,所以这个脉表现的特别的复杂。(血虚)就是
号左关脉,其它的置寸脉和尺脉于不顾,如果尺脉也弱的不行,我们直接就四物汤,当归芍药基础上又加地黄了。 同时要参看右脉了。如果右关
脉是一个小柴胡汤的脉,用了人参生姜,右关脉是一个弱脉。左关是阳脉,右关是弱脉,这就是柴胡,标准的小柴胡汤。我们用人参、甘草、生姜、
大枣来补充胃气,调右脉;左脉、左关脉用柴胡、黄芩清热祛邪,清热解毒,同时用半夏来和中,可能我们还有其他前面的一些症状。如果在左关脉
还是阳脉的情况下,我们的右关脉是一个滑脉,是一个实脉,右关脉是一个实滑脉,尤其滑,实脉里头带滑特别滑下,来给出方剂来。左关脉是柴胡
脉的基础上,同时右关是滑实脉。先不用问证,右关脉滑,滑代表有热;实代表里头挺硬。来在评论区打出来,左关柴胡脉,右关滑实脉,我们给出
什么方剂来?就是标准的大柴胡汤。左关脉是柴胡脉,我们肯定是用柴胡类方;右关脉是一个滑实脉,滑,滑脉代表有热,我们给石膏就行了,还是
个实脉,又滑又实特别大,(实脉)那就是承气。左关是柴胡类,右关是承气大黄这一类的,总的就是标准大柴胡汤。 我们再一问,胸胁这个地
方还有别的症,还有很多证,不管你是胆囊炎,还是胆管结石,还是胆结石,还是胆、肝胆之类的有热,肝胆甚至胆里头又有什么东西了,我都不管
了,就是胸胁这个地方有情况。我一摸脉,右关脉是一个滑实脉,好了,标准的大柴胡汤就来了,在大柴胡汤基础上的加减我们再说。其实大柴胡汤
就加了一个大黄枳实芍药,芍药是引药入络入血分,其实就是入了更微细的地方,入了脏了,也就是说这个邪、毒已经入了我们的脏腑了,就是芍药
;枳实配大黄,基本上就是小承气汤,脉呢我们慢慢再看。剩下就是你只要抓住这两头,这两个脉(左右关),就大胆的去用。我们不管他是什么病
,问问症状,后边还有相应的加减。主要是要慢慢的体会左关脉的柴胡脉,我们知道小柴胡、柴胡汤,用柴胡和吴茱萸的区别,这两个都是弦脉,都
是弦滑脉,柴胡是阳脉弦滑实大;吴茱萸也是弦脉,但是个阴脉,沉弦脉。小柴胡和吴茱萸这两个是一对,小柴胡汤和吴茱萸汤它俩的方子,小柴胡
汤里头是柴胡、黄芩、半夏,后边是人参、甘草、大枣;吴茱萸汤是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就是个吴茱萸和柴胡、黄芩、半夏的区别,把柴胡
、黄芩、半夏去掉,换成吴茱萸就是吴茱萸汤。它们的脉象正好就是叫反着的反的,它们是一对镜像体。小柴胡汤和吴茱萸于汤正好是镜像体,小柴
胡汤是三焦膜系统的邪和热,吴茱萸汤是三焦膜系统的寒,三焦膜系统的寒是吴茱萸。那怎么跟血有关系,跟肝有关系?我们反复的说了,肝藏血,
肝把血都汇到一块,肝的周围包满了肌筋膜系统,肌筋膜在肝周围最丰厚,层数最多,折叠的层数最多又厚,所以肌筋膜系统和肝的系统是密不可分
的。我们再往下边看,看这个加减法,把小柴胡汤的加减法掌握好了,中医也就学的比较到位了,慢慢体会。来看加减法,或然证我们就不用管了,
或然证还有很多,一堆或然证,紧跟着一堆加减法。首先第一个加减法,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小柴胡汤里头用了柴胡、黄
芩,到这儿该半夏人参的时候,胸中烦而不呕。半夏的作用靶点就是胃,主要是胃为核心,降逆止呕的,尤其半夏加生姜,人参也是止呕的,人参是
补津液的。我们说参姜夏草就是胃四味。我不呕但是我就是胸中烦,胸中烦代表我们心这个地方心包已经有热了,或者心包周围的肌筋膜上,也就是
我们肺这个空间里头热比较多,热从哪来的?肯定是痰,也是痰浊,久湿生痰久痰化热,热就集中在肺这一块,我们就重点解决肺这(邪热),就把
半夏人参换成了栝蒌实。那脉象是什么,为什么要换栝蒌实?光从症状上看有烦躁,但是我没有恶心的症状,如果又恶心干呕的头痛,那是吴茱萸。
这是烦而不呕,实际上我们还是看脉,右寸脉是肺脉,右寸脉是滑脉,甚至还有点浮,浮滑脉,代表肺中上焦这个地方有热、有痰饮,用栝蒌,栝蒌
是右寸脉浮滑比较大。我们就想起来了,在金匮要略的胸痹篇,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白酒汤,瓜蒌薤白桂枝枳实厚朴汤一溜子。我们想到
了瓜蒌,你也就想到了加不加薤白这一类的。瓜蒌薤白白酒汤,是胸痹,胸中不舒服,这是热,胸中烦了,什么时候加薤白?已经心疼了,又烦又疼
,烦躁的和捣蒜一样,吃了蒜一样那么难受,憋在胸这个地方疼,胸中的气结住了,不仅仅是有痰浊了,还有气结,主要是从右寸脉上来辨别。不是
痰饮,就是水饮,如果不是痰饮,这个脉也是滑脉,用茯苓杏仁。这时要看舌苔了,一看舌苔水汪汪的,就是茯苓杏仁,茯苓杏仁甘草汤;如果苔白
厚腻,那就是瓜蒌薤白。不是水就是痰,憋在胸这儿了,气憋在这儿,然后心包就不能很好的去运动,出现了心包肌肉的血痹,血脉痹阻叫胸痹。若
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主要是口渴加栝蒌根,换成栝蒌根了。我们知道了,如果口渴,半夏是燥的,祛痰,但是它燥。如果口渴了还
得祛痰,我们就把半夏去掉换成瓜蒌根,也就是天花粉。我们以前讲柴胡桂枝干姜汤,讲到天花粉这个药,1、生津;2、还能够升津,两个生(升
)字,一个产生一个提升;3、还能够祛痰。它是一个良药,瓜蒌根这个药特别好,叫升清降浊,把清阳从后背通过三焦系统,甚至通过脊髓,从后
边升上来,这叫升清;同时它还能够促进三焦肌筋膜产生津液,产生津液以后,能够让肌筋膜系统由死水变成活水,促进了肌筋膜的组织液和血液之
间的交换,同时它还能把津液升上来;瓜蒌本身祛胸中痰的,它还有祛痰的作用,也就是改善胸腹间的痰浊往下降,升清降浊。我们上一讲跟大家共
同学习了一个菊花,菊花的作用是什么?菊花的升是升清、清热,它不降浊,它也有升清一气周流转的功效,菊花能够清胃热、清肺热,它是清热的
,把上边的虚热能够清掉,升清清热,它也能升清,然后清热,清头上的热。实际上是用大量的菊花通过清胃热,把全身的浮热、虚热都能够清掉;
天花粉这儿是降浊,和菊花的清热不一样,天花粉这个药也特别好。 在赵老师的临床方子里头,也有差不多一半以上,超过50%甚至60%用天
花粉的法式,天花粉和牡蛎几乎也是一对药。牡蛎咸寒能够散结,能够去结,同时还重镇,帮助天花粉往下接着降热,还能够软坚散结,配合在一块
,天花粉配牡蛎。只要有牡蛎,我们就想到了龙骨牡蛎,你不加龙骨,龙骨假的太多了,我们用个牡蛎就代表了降浊的意思,再加上天花粉的降浊,
浊你得化开,浊已经长成实了,长成东西了,长了肿瘤了,长了个什么结节了,乳腺结节了等等,用牡蛎帮着软坚化结。我们就想到了柴胡加龙骨牡
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桂枝龙骨牡蛎汤,只要有牡蛎,桂枝加天花粉汤,都有这种法式,合到一块。柴胡桂枝干姜汤里头,又有柴胡,又有桂枝,
又有天花粉,又有牡蛎,没有芍药,不用芍药往上走。我血虚怎么办呢,血虚再加上补血的药,不要用芍药,用当归,用点别的。你加点芍药也不要
紧,就是桂枝的量要大于芍药的量,它就能往下降。所以这又是一个法式。若腹中痛,腹中痛了,腹中痛去黄芩,加芍药三两。为什么去黄芩呢?黄
芩是苦寒药,我不去也行,少量的黄芩是可以的。这个加减就是去腹中痛,把黄芩去掉,加芍药,靶向用药,记着腹痛专药是芍药。只要你肚子疼,
你就想到了芍药。吃坏东西的,另当别论。腹中痛,腹中就是肚脐周围,腹中痛就代表我们肠管壁的痉挛,肠管壁痉挛解痉挛的就是芍药,当归芍药
散,小建中汤你就想到了,加上芍药就行了。我腹中痛还不大便,再加大黄,大柴胡汤就出来了。我们就知道了,腹中痛芍药,腹中痛下边用芍药;
胸痛瓜蒌薤白桂枝,胸闷,胸这个地方我们用栝蒌实用桂枝往下走。接着往下看,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痞硬长了东西了用牡蛎,牡蛎
的法式,软坚散结。 胁下痞硬,就是胸胁这地方更实了。芍药从脉象上看,左关脉是一个沉细紧脉,它和吴茱萸有区别,都是沉细紧脉,沉细弦脉
,但芍药是腹中痛,吴茱萸表现的是陈年的头痛,并且 经常呕。心下痞硬是牡蛎,这是标准法式。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
温覆微汗愈。小便不利,心下悸,水多了,这就加茯苓。心下悸水多了,只要小便不利,我们就想到了:通阳不在温而在小便利。小便不利了,我们
就要利小便,利小便最简单的法式加茯苓,仲景的法式很简单,加茯苓就行了,实际上暗含着什么?你可以加五苓散,加桂枝、加茯苓、加白术都行
。正好我大便还不好,白术量大点就行了,白术健脾祛湿,小便不利去湿气就行了。我们都知道怎么加减了,加茯苓的脉象是什么?水大了都是沉脉
,沉当责有水,看舌苔更准,水滑苔、白腻苔、胖大舌。平时可能有五苓散证,饮如则吐,就看看他的舌象。加茯苓的意思,也可以加白术,也可以
加桂枝,就是利小便的意思,五苓散为代表。 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柴胡里头可以合桂枝,加桂枝不一定是光加桂枝一
味药,是加桂枝类方。也就是有微热,有点发烧发热,浑身疼痛,少阳还兼有太阳的表证,加桂枝类方,你可以加桂枝汤,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合方
没有任何问题,有表证解决表证。少阳病脉可能还有点浮,但是也有少阳的证,你就该加什么加什么。 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
半升、干姜二两。咳嗽,标准法式:咳嗽了,标准的干姜五味子,这个是标准法式。细辛没问题,有寒摸着脉,干姜五味子的脉,那肯定是干姜,右
关脉弱脉,同时是个寒脉,肌筋膜这个地方也是寒,又有柴胡汤的热、阳,同时身体还觉得冷、还冷这样的,然后吐出来的痰稀的不行,我们就该加
细辛加细辛。标准的吐白沫痰、流稀鼻涕、打喷嚏,哗啦哗啦的稀鼻涕流起来没完,吐痰吐起来没完,白泡沫痰稀痰稀鼻涕,干姜细辛五味子,至少
你要想到干姜五味子,夏甘姜辛五味汤,就相当于和了一个小青龙汤的底方,夏甘姜辛五味汤或者苓甘姜辛五味汤,这就是一个核心一个模块,在金
匮要略的痰饮水湿篇,就是一个模块,虽然没有茯苓,半夏就代替了茯苓。有了浊了痰浊多了,我们就用半夏,苔还有点厚腻就用半夏;仅仅是水滑
苔,我们就用茯苓甘草,生姜不够了,就用干姜。甘草干姜汤,拓展出来的苓甘姜辛五味汤;再拓展,金匮要略的就是苓甘姜辛五味半夏汤。我还有
喘,喘加杏仁,我不仅仅是咳了,我已经发展到喘了,水更多了加杏仁,茯苓杏仁甘草汤;水多,正好还有胸痹心痛、胸闷、喘的法式:喘家厚朴杏
子佳。杏仁降肺气的,帮着它接着往下降的,这是一种法式,厚朴可以加可以不加,这都在金匮要略的痰饮水湿篇,杏子汤,喘家加厚朴杏子佳,这
都是我们的标准法式。我现在抽烟过多嗓子痒,老觉得有点顽痰,我们知道了,那是干姜五味子,痰饮不多了,变成顽痰了,加射干紫菀冬花。已经
到了嗓子、气管、支气管,老觉得痒,顽痰不去,吐之不去咽之不下就嗓子痒,嗓子这咔着一块痰去不掉,射干紫菀冬花。这是在(咳)这个基础上
,咳嗽是痰饮,吐白沫痰,标准的白沫痰稀鼻涕,那是干姜五味子;我嗓子痒,干痰黄痰,我们前边说了可以加天花粉,不一定用半夏,去半夏加天
花粉加干姜五味子也行;喘家加杏仁,再不行加厚朴;我们一摸右寸脉,还是冲的往上冲的,就可以加麦冬;我嗓子干的不行,咽喉部位干呛干呛的
,特别干呛,加杏仁;我正好大便还不好呢,还是杏仁,因为杏仁润肠通便;我嗓子更干呛,麦冬可以加;我嗓子痒,一般都是射干;有顽痰,紫菀
、冬花、麦冬,不一定都加,你选一个就行了;还有热,还发烧呢,加石膏,麦冬配石膏,相当于竹叶石膏汤合进来了。尤其咱们说伤寒解后虚羸少
气,火气上逆,在后边辨阴阳易瘥后(397条),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往上逆,病好了,我们不管是流感还是新冠,好了以后老觉得嗓子这儿
有点咽喉不利,老觉得吭吭的下不去,记得麦冬石膏。其实有的时候嗓子痒,你弄个麦冬石膏清清热,有麦冬一走,有半夏,半夏特别口渴的时候换
成天花粉,都可以,嗓子痒也解决了。现在我主要是烟抽太多,一加石膏麦冬相当于竹叶石膏汤,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我们火气上逆,麦门冬汤就是
针对火气上逆的,这都是加减的。 张仲景医圣在整个的加减法里头,给了这么多的范例,也就是你就随便合吧,我们里头简称的叫柴苓汤、柴葛
汤、柴桂汤等等,因为它(小柴胡汤)是统摄三焦的,全身无处不三焦,它哪都能够波及,波及到头,波及到内脏,波及到只要是孔窍的地方。甚至
有人说头上的病,你首先想到的是小柴胡汤,或者是胸、头以上的病,小柴胡汤加上桂枝,然后有热清热,有水去水,有痰祛痰。桂枝是平冲降逆的
,让它往下降,小柴胡汤专门是清胸胁这个地方的邪热毒的,通过清掉上焦的热、邪、毒,上焦得通,胃气因和,津液得下,它是通过去三焦以上焦
这邪热毒为主,因为这个地方(胸和胁下)的肌筋膜最丰厚(解剖学上),上焦通了,胃气和了,津液就能够流动起来。 我们人体最大的毛病,
到了严重的时候,是我们的邪热毒变成痰饮了,硒蛋白变成了黏蛋白,同时又化了热。为什么硒蛋白变成了黏蛋白了?气结。结住气了,为什么气结
住了,因为热也好,因为寒也好,本质是寒,气不通了就化热。有的时候我们还要固本,用人参甘草生姜大栆还要固本,柴胡黄芩还要清热,清上焦
热来和中焦,人参生姜大枣甘草这是一部分,这是本;柴胡黄芩是另一部分,是轮;半夏是核心,要和胃气。中医就是这个东西,要固本,我把半夏
和人参甘草生姜大枣一合起来,这就叫和胃,柴胡黄芩是轮,半夏人参生姜大枣是中轴,转中轴调四轮,你把中轴一转,加上桂枝芍药就是桂枝汤,
无所谓;加上黄连,就是半夏泻心汤,就是转这个轮,怎么转都不会影响我们人体。 我们今天主要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讲一些辩证方面的东西。
有的说我更严重了,嗓子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的梅核气了,半夏厚朴都在这法式里头加着,半夏厚朴汤加苏叶。其实就是量的问题,剩下的就是量的把
握,和药真假的问题。我加了半夏,加了射干紫菀冬花怎么还不行?量的问题。如果量的问题到位了,怎么还不行?药是假的,或者药的质量有问题
。绝对不用怀疑我们仲景先师,他整个的学术和临床没有任何问题,不用任何质疑。后世的一些加减法,怎么用、用其他的什么药稳稳当当的,那都
是在这个思想上添砖加瓦,精细装修;或者用了不同的药来代替,比如化痰的,我可以用浙贝、贝母、南星,没问题,都是后世的变化。用了将近一
个小时的时间,我们来探讨加减法,所以小柴胡汤可以大胆的去加减。 但是我们千万记住,柴胡的金指标,左关脉是一个阳脉,它的阴脉你要小
心了,不是不能用,有的时候阳脉和阴脉夹杂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既要用柴胡,柴胡的量那就要减量,这时柴胡只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我们看看柴
胡的剂量上,我们如何去选择柴胡。很有意思了,我们都讲过,简单的稍微重复一下。刚才说了,柴胡左关脉个阳脉、弦滑实大脉,柴胡肯定是君药
,是个1、大量的柴胡,大量的柴胡就是清热祛邪的。仲景先师给了我们八两,换成现代当量是 125克。也就是我们用大量的柴胡去清掉三焦膜
系统里头的邪和热,大量的柴胡是30克以上。大量的柴胡有发散的作用,因为柴胡的质地非常轻,虽然用的量很大,总的来说还是发散的作用大。
如果没有左关脉这样一个明显的柴胡脉,但是有柴胡的证,这时可以用到2、中量。所谓中量就是20克以下,20克以下为中量。中量的柴胡是疏
肝解郁的,也就是中量的柴胡,能够去掉肝周围关键的最厚的肌筋膜上的邪热毒,肝胆周围最厚的肌筋膜上的邪热毒去掉以后,让肝得以疏泄。我们
都知道,肝一要柔;二还要疏,肝木曰曲直。木曰“曲”指的就是柔和点,我们要照顾到它的柔和,血多了它就柔和了,这是矛盾。当归、芍药、枣
仁、乌梅酸味的药,到了春天了,我们叫大绿叶菜菠菜这一类的大绿叶菜,就是柔肝和血柔肝的。肝为将军之官,血少了,还得柔和它。肝的本性,
将军之官霸极之官,天生的就是爱冲动,血稍微不足,它就冲动。所以我们在临床上治病,把调肝的柔、或者曲、直,疏肝解郁、柔肝和血这对矛盾
,成为我们治疗人体疾病的一个主要的方向。 因为当下社会就是急功近利,焦躁不安,平时我们又坐着不动,不能及时的走出户外去疏肝。春天
的景象,在当下这个时代,当下这个季节,我们走出户外,去疏肝解郁,去挖一些厚厚的绿叶蔬菜,去柔肝和血,两个方面都要照顾到。少量的柴胡
和中量的柴胡就是疏肝解郁。肝周围都是肌筋膜,肌筋膜捆绑住肝了,它里头血还得充足,把捆绑在肝周围肌筋膜上的邪热毒清除掉,邪热毒清除掉
以后,让捆绑在肝周围的肌筋膜松快了,也就是气流动起来了,其实就是能够交通了,肝就得以舒缓,治病最难办的就是这个东西。这样治病还不行
的,我们就得调肺,肺主制节,就得调肺,由肺来平肝,都是围绕着交互金木这个思想。交互金木是既要调肝自身,调肝自身就有两项“体和用”,
柔和曲为肝的体,疏和直是肝的用,这是两个方面;还得调金木关系,降肺气来制约肝木;还得照顾到让肝不能去克土,还得强土,五行的,强土强
脾胃,白术茯苓,健脾祛湿,强土以防肝木来克。我再重复一遍大家知道了,既要调肝的本身---柔肝和血;同时还要疏肝解郁---中量柴胡。
柔肝当归芍药;疏肝解郁柴胡、香附、薄荷、郁金、玫瑰等等这一类的东西。疏肝解郁典型的就是柴胡,大量的柴胡是清热祛邪的,中量的柴胡疏肝
解郁;柔肝和血的典型代表当归、芍药、酸枣仁、山萸肉、乌梅酸的这一类的。我们想到了柴胡当归芍药。我们还要强体脾土,白术茯苓;肝郁不柔
和了,就会犯脾胃,所以我们要强土以防肝木来克。不想吃饭了,脾胃也闹毛病了,人更不好了,白术茯苓为代表的药出来了,柴胡、当归、芍药、
白术、茯苓,这就是我们逍遥散;再加上个丹皮栀子,加味逍遥散就这么来了。组方境界相当之高,这是宋朝的,其实都是围绕着中量的柴胡来用。
那我们还不行,怎么着我的肝都不柔和,我怎么做肝(火)都下不来,还睡不着觉,用酸枣仁用当归芍药肝也不柔,我们还有办法呢,降肺气以制肝
木,叫交互金木。降肺气的麦冬、杏仁、百合这一类的,降肺气同时配合降胃气、通腑气一溜的就来了:麦冬配半夏,麦门冬汤;喘了杏仁配厚朴。
这就是金克木,用强肺金的办法来制约肝木,让肝木强行的平衡,来调节交互金木的杠杆。我们还有办法,还有补肾水---地黄这一类的。通过补
肾水来滋肝木,柔肝的。我用当归芍药枣仁这一类的都不能让肝柔和,我们记得补己不能速生,当补其母,还要补肾水来滋肝木。所以地黄表面上是
补肾,实则滋肝木,滋肝的,让肝平静下来。这一套原理,就是五行里头的整个的理论体系。把这一套掌握了,这也是整个伤寒论体系的其中的一大
项,是另一套组方法度。我们将来讲到百合地黄汤、炙甘草汤,包括温经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等,很多的方剂都包含了这样的思想。所以伤寒论
是一个阴阳五行都有的集大成的东西,这一块学好了,中医基本上就学通了,学完了,就学懂了,入了门了。这套东西我们还会反复的在每一个方剂
的组成上来讲,共同学习。为了讲中量的柴胡,我们加了一段这些东西,在我的四大养生专题里头,这一段讲得相对比较详细一点,大家可以去参考
。这一段东西也是我们后世医家,包括陈世铎等等的东西,包括黄元御的一气周流,也包括李东垣,李东垣东西我们马上就开始。3、少量的柴胡是
干什么的?调气机。10克以下甚至5克,10克有时候也疏肝解郁也调气机。李东垣的思路,这个思路基本上就是我们当下人,五行里头用得最多
的逍遥散,典型代表逍遥散,逍遥散的原理还不够全。刚才我说的很好玩的东西,交互金木,再加上丹皮栀子,就全活了。补中益气汤的办法,因为
柴胡是调三焦的气机,调的是卫气、营气,卫气营气其实都是三焦的元气,我们叫三焦者元气之别使水液之通道。元气寓于水道当中,元气包含在水
道当中,也就是我们的组织液里头是有能量的,能量就是气机,气机不通了,水就流不动了,水流不动了就化热了、变臭了,变臭就化热,就气滞。
气滞造成三焦的气机不通,痰饮过多,血也流不动了,同时血管和血管外的组织液的交换也出现了障碍,叫水不通血不利,血不行水不利,互相影响
了。人身无非就是血液的流动、水液的流动,血液和水液之间的交换,不断的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李东垣想很多的办法调气机,就用1~2克的
柴胡,叫引经报使,引经药。说柴胡可以行少阳,行春生之令,调少阳之气机,调三焦里头气机。行春生之令,春天该来了,可是我们身体还在冬天
,气机不升---补中益气汤。因为三焦的气机不伸,三焦的阳气不伸,李东垣的原话叫阳气不伸,伸展不开,所有的东西都是阳气不伸,伸不开,
我们用少量的柴胡来调气机。这种思想都在伤寒论里,这种法式和张仲景的法式不是对立的,而是拓展和添砖加瓦,精细装修。所以李东垣用了很多
的引经药,引经报使这是易水学派发明、一点点起来的,以前没有,但是在临床上特别好使。只用少量的1~2克的引经药,我们也叫风药,又稳当又好。所有的风药:羌活、独活、防风、柴胡、生麻、葛根等,都是用的根部,同时质地特别轻,比较松散的这样的药。用少量,也叫风生升,可以参看我的1~4期,在太阴病篇里头讲李东垣的东西,以后我们可能还要再重复,在重复的时候不一定讲那么细。 为了讲柴胡,我们用了大量的时间,拓展补充了很多知识。在临床上张仲景的体系就是大量柴胡体系,代表就是小柴胡和柴胡类方;到了宋朝是中量柴胡,这个的典型代表就是逍遥散;到了李东垣时代,是用小量柴胡,这个代表就是补中益气汤。这三个不同的方剂,柴胡的用量是不一样的,很多人不会解读,不懂,这应该是我的独家解读。所以我们在用量上尽量把握好,像我们清热祛邪,柴胡用少了,只是疏肝解郁。柴胡并不是它自己能够疏肝,而是通过去掉肝周围肌筋膜上的邪热毒,让肌筋膜解除它的痉挛以后,肝得以舒缓。但是我们不能光顾了肝的疏泄,而置肝的柔和于不顾,那就不对了。用柔肝的当归芍药,脉象完全在左关脉,记住左关脉特别关键。今天的时间就讲了一条还没讲完,我们不管进度了,补充了很多的其他的东西,慢就慢。把小柴胡汤的加减法,通过咳嗽这样的例子,把小柴胡汤在临床的应用进行了一些补充。原理上我们要讲小柴胡汤整个的法式,把小柴胡汤整个讲完了,伤寒论也就讲完了。有人一辈子就用柴胡类方,加减加减,什么都能加,按高建中老师的话,你就随便合去吧。 请参看我的百方百讲、1~4期,整个的小柴胡汤和柴胡类方的拓展和加减,我们后边还会再讲。许文华说加减不可信。这一段加减还是可信的,基本上还是可以的,但是仅供参考。小青龙汤后边的加减法,有的不可信,这段加减法还是可信。因为伤寒论也是很多医家研究的东西,书上有很多的错误,但是小柴胡汤后边的加减法,我们都可以用辩证的思想去理解它,这一块的法式还是比较准确。但有的时候去人参加人参,我们不一定非要那么去看。我们讲课有的时候挺矛盾,讲的细了,辩证的细了,我们进度就慢,讲的稍微粗点,进度快了又讲不细。我们就慢慢讲。 今天的课一讲就一个半小时,我们的课就上到这儿,下周再见。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9589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