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学一药】麦味地黄丸:滋肾养肺

 大鹏2009 2023-03-26 发布于上海

每天学中成药

麦味地黄丸

       本方来源于宋·《小儿药证直诀》地黄丸加味而成。首次记载于明代医家龚廷贤所写的《寿世保元》书中,具有滋肾养肺功效,主要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

       成分为麦冬、五味子、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也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麦冬、五味子两种中药。麦冬性甘寒,既能润肺,又能清肺火,五味子收涩肺肾之阴,可使得肾水充足,肺阴得到收敛,肺部得到滋润,咳嗽自然也会好得快。

图片

       因此,肾阴虚、气虚咳嗽的老年人吃了后,会感觉非常舒服。所以,这个药又叫做“八仙长寿丸”。

【药名】麦味地黄丸 Maiwei Dihuang Wan

【处方】麦冬60克、五味子40克、熟地黄160克、山茱萸(制)80克、牡丹皮60克、山药80克、茯苓60克、泽泻60克。

【组方分析】方中重用熟地大补肾阴,为君药。辅以山茱萸、山药补肾养肝健脾;五味子、麦冬酸甘寒化阴,润肺止咳以助君药;佐以泽泻泄肾降浊;丹皮清散肝火;茯苓与山药健脾渗湿,导邪下行。诸药相合,共奏滋肾养肺之功。

【功能主治】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

【用法】口服:浓缩丸,每次8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水泛丸,每次6~12g(30~60粒);片剂,每次3~4片,每日2次。

【使用禁忌】外感风热,喉痛,里热盛者忌服。痰浊阻肺,咳嗽,痰多而白稀,便溏者忌服。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通过观察阴虚型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白细胞介素2(11-2)的变化,发现麦味地黄丸有抗自由基和恢复阴虚型患者细胞免疫机能的作用。

【药理作用】  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自由基、抗突变、抗缺氧、调节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性腺、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适用范围】

1.中医病证  肺肾阴虚重证:气喘,咳嗽,颧红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2.西医疾病  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心性视网膜炎、子宫卵巢发育不良、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肺肾阴虚重证者。

【临床应用】 临床用于治疗哮喘、糖尿病等属肺肾阴虚者。


【临床新用途】

1.治疗糖尿病有人用麦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患者,效果满意。方法:口服麦味地黄丸(水丸,每30粒6g),每次12g,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30日为1个疗程。效果:经用麦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患者70例[血糖在10.5~23.3mmol/L, 尿糖(十~卅) , 尿酮体阳性者15例],服药2~5个疗程后,其中痊愈者58例,好转者10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为97%。一般服药1个疗程即可收得明显效果。

2.治疗老年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据报道,用麦味地黄丸结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老年性甲状腺功能亢进31例,效果显著。手颤者,加钩藤、草决明;甲状腺肿大甚者,加山慈菇、生牡蛎;心率快者,加枣仁、生龙骨、生牡蛎;失眠者,加白蒺藜、草决明子、芜蔚子。3个月为1个疗程。并用丙硫氧嘧啶每次100mg(或他巴唑10mg),每日3次,口服;用3~6个月,FT3,FT4复常后,丙硫氧嘧啶降至每次25~50mg(或他巴唑2.5~5mg),每日1次顿服,用≥2年。对症处理。结果:31例中,治愈27例,好转、手术各2例[唐其志.麦味地黄丸结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老年性甲亢31例体会.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13(6):430]。

3.治疗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组29例,用麦味地黄口服液(含麦冬、牡丹皮、茯苓、泽泻各45g,五味子30g,熟地黄120g,制山茱萸、山药各60g。制成1L,每支10ml。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每次10ml,每日2次,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与对照组28例,均用泼尼松0.5~1mg/kg,用药6~8周,渐减量。不用其他免疫抑制药。结果:两组分别缓解9,3例;部分缓解16,13例;无效4,12例[杨旭燕.麦味地黄口服液对激素治疗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干预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9):780]。

4.治疗阴虚型老年肺结核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麦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每次12粒,每日2次,口服。与对照组短程强化抗痨方案(2HRZS/4HR) 治疗, 对症处理。均3个月为1个疗程。禁用免疫调节药。结果:X线胸片示病灶明显吸收19,10例;吸收11,17例;无变化3例(为对照组)[李桂芳.麦味地黄丸对阴虚型老年肺结核患者SOD, IL-2的影响.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2):16]。

5.治疗干燥综合征治疗组22例。用麦味地黄汤加味:麦冬、生地黄、山药各20g,五味子、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太子参各10g,草河车15g,白花蛇舌草30g。关节疼痛甚者,加丹参、鸡血藤。每日1剂,水煎,餐后服。与对照组20例,均用盐酸溴己新每次20mg,每日3次;胸腺肽每次20mg,每日1次;0.1%玻璃酸钠眼液:对症处理。用药8周。结果:两组分别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10,3例;有效各9例;无效3,8例[吴春华.加味麦味地黄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北京中医,2007,26(1):36]。

6. 治疗肺结核盗汗治疗组36例,用麦味地黄丸加味,潮热加地骨皮、银柴胡、知母;自汗加黄芪;血虚加阿胶;痰多加川贝母;咯血加仙鹤草、白及、三七;心烦不安加远志、酸枣仁、黄连。每日1剂,水煎服。7日为1个疗程,用1~2个疗程。与对照组41例,均强化期用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或链霉素),用2~3个月;巩固期用利福平、异烟肼,和(或)乙胺丁醇,用4~9个月。有肾上腺皮质激素适应证酌用强的松;1个月后,递减停用。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结果:两组分别显效(用1个疗程,盗汗停止,其他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15,11例;有效19,18例;无效2,12例;总有效率为94.4%,70.7%[杨春.麦味地黄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肺结核盗汗36例.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33(2):34。

7. 治疗小儿哮喘病。据报道,用麦味地黄丸配合气管炎菌苗治疗小儿哮喘病患者233例,结果显愈率(指显效加治愈)占86.3%。总有效率高达97.2%。

【其他制剂】

麦味地黄口服液(《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6册) 每支10毫升。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3次。

【方歌】熟地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齐,加入麦冬五味子,肺肾阴虚咳喘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