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沙尘暴天空变橙色#、#今年来北方最大规模沙尘来袭#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原本灿烂明媚的春天就这么被漫漫沙尘涂上了一层昏暗的色彩。网友们不禁感叹,要是能穿越回古代就好了,今天就跟随河大卫看看古代有没有沙尘暴吧! 在古代文献中,我们是能够找到沙尘暴的踪迹的。比如《汉书》里面就记载,公元前32年,也就是西汉成帝建始元年,汉朝人就观测到一场沙尘暴,它是这样展开的: “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著地者,黄土尘也。” 在我们较熟悉的楚汉之争的故事里,沙尘暴还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围汉王三匝。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楚军大乱,坏散,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史记·项羽本纪》 楚军已经围困汉王三周,没想到一场沙尘暴吹得楚军大乱,使汉王得以逃脱。汉王由此感发,写《大风赋》:“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白旄悬兮元首阳。……” 其中“大风起兮云飞扬”应是刘邦感谢沙尘暴帮了忙。 这也应该是人类最欢迎沙尘暴的一次。
诗词里的沙尘暴 Shachenbao 古时候沙尘暴的情状,与今天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可以从诗词中领略一二。 《塞垣行》节选 唐·崔融 疾风卷溟海,万里扬沙砾。 仰望不见天,昏昏竟朝夕。 译文:沙尘来袭,狂风把海水卷起来掀起滔天巨浪。放眼万里,都是黄沙漫天。抬头望了望天空,哪里还分得清是天还是地,漫天的黄沙席卷而来,是早是晚都了无痕迹。 这首词形容今天的沙尘暴一点儿都不为过。你们说呢? 《送刘司直赴安西》节选 唐·王维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这是描写西域一带的情况,和今天差不多,一到春天几乎都要刮风起黄沙,直冲云霄。
到了宋代,沙尘暴更是家常便饭。据《宋史·五行志》记载,从北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到北宋末年,当时的京城一带有记载的沙尘暴就多达13次。 在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三月,北宋首都开封遭遇了一场特大沙尘暴的袭击。《宋史·五行志》记载:“三月甲寅夕,京师大风,黄尘蔽天,自大名历京畿,害桑稼,唐州尤甚。”这场特大沙尘暴,让宋真宗苦恼不已。 那个传说中砸缸救人的司马光,遇见了沙尘暴这样写道: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都门路》 宋·司马光 红尘昼夜飞,车马古今迹。 独怜道傍柳,惨澹少颜色。 译文:红色的沙尘昼夜飞个不停,车马已经分不清古今的痕迹。就是这沙尘天气可怜了道路两旁的垂柳,本来是万条垂下绿丝绦的颜色,现在直接卸去了滤镜,成为了无色柳。
王安石,看着漫天黄沙,也写了一首诗: 《读诏书》节选 宋·王安石 去秋东出汴河梁,已见中州旱势强。 日射地穿千里赤,风吹沙度满城黄。 从这首诗里我们看出真不是一个好年景,中州大旱,又赶上万里飞沙。日射地穿,无一阻挡,风沙吹来,满城尽黄。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 古代的沙尘暴比起今天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沙尘暴的诗词? 来源:中国天气网、山东省图书馆 监制 | 徐娜 孔康康 主编 | 户明方 编辑丨李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