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世界的夜间生活考:暗夜中的古人如何度过那些未知的时光?

 静逸阅读 2023-03-26 发布于北京

美国考古学家南希·贡琳和阿普里尔·诺埃尔在2015年丹佛美国人类协会和2016年奥兰多美国人类学学会年会上分别召开了研讨会,讨论古代世界的夜间活动。

很多学者参加了这两次研讨会,他们依据自己丰富的人类学研究经验,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南希·贡琳和阿普里尔·诺埃尔请求这些专家们透过黑夜的镜头,重新回顾他们工作的遗址。累积的数据和他们所做过的解释,以及他们运用过的理论,研究古人在夜间的活动。

比如古人在晚上做什么?电力出现之前,祖先们如何度过夜晚?古人对夜晚和黑暗有哪些看法和忧虑?夜晚促使产生了哪些符号,故事,神话和仪式?夜晚能够解放人还是束缚人,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作者通过向读者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涉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研究案例,来展现夜间考古调查的成果。这些案例来源于不同的文化、区域、年代、理论和专项研究。

南希·贡琳和阿普里尔·诺埃尔把所有这些关于古代夜晚研究的文章编著成一本书,就有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这本《古人之夜·古代世界的夜间生活考》。

这本书主要包括“夜景”、“夜空”、“夜间仪式和思想”、“点亮暗夜”、“夜间活动”等几个方面,其中的内容都是过去的考古学和人类学所不曾涉及的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古人生活场景的新的角度。

其中,“夜景”部分对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地点的古人对夜晚的感受进行研究,发明了旧石器时代文化夜景的模型;增进了我们对玛雅古典时期平民百姓和精英阶层的理解;提出了采用多感官方法来进一步了解夜晚的主张;比较了人们对油灯或蜡烛发出的光和电气化的光在态度上的不同。

在“夜空”部分,专家们认为其对情感、政治、工作、仪式、战争等都产生了影响。有些地区的天体与社区和社会的建设有复杂的联系;有些地区的人们对日食现象有特殊的反应;有些地区的人们能够预测日食并发出警告;有些地区的人们在夜间进行宗教和世俗活动;有些地区人们的观念中海洋对夜晚的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夜间仪式和思想”这一部分,作者主要向我们展示了古代民族是如何理解和应对黑夜的。在夜间进行的仪式影响着仪式主持者和参与者,而火在这些仪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还通过对中美洲各地的碑文和图像的研究向我们解释了古代玛雅人的思想中关于与夜晚有关的黑暗空间和黑暗生物的部分;性别和生殖等与女性相关的问题也与夜晚密不可分。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人们总能想到各种方法来延长光照时间,“点亮暗夜”。在“点亮暗夜”这部分中,向我们展示了油灯、火炬、火盆等各种古人用来在黑夜中照明的用具,在某些地区,这些人造的光源从最初的世俗领域逐渐被应用到宗教领域。

有些活动必须在夜间进行,因此就有了“夜间活动”这个部分。一些工作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比如肮脏等,人们通常选择在黑暗的掩护下进行。

在古代印度,粪便清理、排水沟、水井、垃圾处理等,都是在夜间进行的。有些娱乐活动也会在夜间进行,比如古代罗马帝国喧闹的夜间生活,如同我们今天的夜生活一样。还有些农业活动,在夜间进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在沙漠气候下,夜间对作物进行灌溉更加有效。

《古人之夜·古代世界的夜间生活考》这本书为我们了解古人的生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在这本书中,作者们通过人类学的四大分支学科、进化心理学、历史学、墓志研究、艺术史、生物学、文化天文学、宗教研究、文学等领域的数据研究黑夜。

到目前为止,对夜间活动的专门研究还很少,本书可能是唯一一本关于这方面的著作。让我们翻开《古人之夜·古代世界的夜间生活考》这本书,跟随本书的作者,一起开始这场未知夜晚的冒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