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寿谦原创丨再谈红楼梦(散文)

 真言贞语 2023-03-26 发布于山东

再谈红楼梦

/李寿谦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一个女子的世界。有名有姓的女子有一百多位,这些美丽的女子,演绎了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在红楼梦中,封建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大观园是为迎接元妃省亲所建造的园林。雕梁画栋,蔚为壮观,表现了贾家全盛时的气象。说到等级制度,金陵十二钗就分为正册、副册和又副册。纳入正册的是贵族小姐和夫人,有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还有王熙凤母女、秦可卿、史湘云、李纨、妙玉。副册中有香菱、平儿、尤二姐、尤三姐、佩凤、偕鸾(这两人是贾珍的侍妾)、薛宝琴(宝钗堂妹)、邢岫烟(邢夫人侄女)、李纹、李绮(李纨的丫鬟)、夏金桂、傅秋芳。又副册中有晴雯、袭人、鸳鸯、紫鹃、司琪、金钏、玉钏、彩云(王夫人的丫鬟)、柳五儿。宗法制度表现在妾生的孩子是没有地位的,赵姨娘生的贾环就是明证,她母子不受人待见(有能力的探春除外)。就连贾政也不喜欢这个儿子。
红楼梦中众多的青年男女,敢于冲破礼教的束缚,大胆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尤三姐敢爱敢恨,思嫁柳湘莲,因遭误解以死明志。司琪与表哥私定终身未果,殉情而死。鸳鸯抗婚,不畏权势。最耀眼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不畏世俗,追求爱情自由,宁折不弯。宝黛对爱情的追求是对封建礼教的背叛,揭示了在资本主义萌芽下的民主思想。这种朦胧的民主思想和欧洲的启蒙运动不期而遇,真是历史的巧合。
红楼梦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刘姥姥,她贯穿于红楼梦始终,见证了贾府的兴衰过程。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是去打秋风,王熙凤给了她二十两银子,她喜出望外,回家度过了一段艰难岁月。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是去报恩的,她带去了许多瓜果菜蔬。这些东西贾府根本看不上眼,刚巧贾母知道了,要找个年龄相当的人说说话。刘姥姥很会说话,把贾母夸得特别舒服,特许让她和夫人小姐们一块吃饭。王熙凤想捉弄她,刘姥姥说了句: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引得贾府上下哈哈大笑,她用自嘲来引人发笑,其实是大智若愚。她用一个个充满乡野气息的野段子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她没有任何损失,反而收获颇丰。回去的时候,贾母和凤姐送给她价值数百两银子的物资,一家人从温饱进入小康之家。她知恩图报,贾家败落后,她和平儿联手,救了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巧姐的判词是:

势败休云贵,

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

巧得遇恩人。

正因为王熙凤周济过刘姥姥,故得此善果。
刘姥姥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和善良,良善之家,必有余庆。
红楼故事,浩如烟海。本文支离破碎地说了一通,算是再谈红楼梦吧。

【作者简介】李寿谦(男),泰安肥城市人。高中教师,大学学历,现退休,寓居宁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