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振声先生《易经入门》周易下经 第31卦 咸 感应 夫妇之道

 心理咨询诊所 2023-03-26 发布于江苏

艮下兑上

咸,亨,利贞,取女吉。

“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易经》上经,以创始宇宙万物的天地开始;下经,则以人伦发端的男女关系说起。

“咸”是感的意思,为什么不直接说感?因为感字去掉心,成为咸;以象征无心的感应,这是异性间自然、必然的现象。“咸”又有皆的意思,因为万物皆有感应,因而以皆与感的含义,命名为“咸”。这一卦,下卦“艮”是少男,上卦“兑”是少女;象征少男谦虚追求少女。又,“艮”是止,“兑”是悦,表示爱情不能三心二意,应当坚定不移的追求,以诚意使对方喜悦感动。

男女相互感应,进而爱慕,是必然的自然现象;因而亨通。但动机必须纯正,婚姻才会吉祥。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咸是感的意思。上卦“兑”,阳多阴少,是“阴卦”;下卦“艮”,阳少阴多,是“阳卦”;

所以说,上柔而下刚。又,以卦的性格说,下卦“艮”是止,上卦“兑”是悦;以卦的象征说,下卦是少男,上卦是少女;不论这一卦的性格与象征,都有阴阳相互感应而相爱的含意。所以亨通,坚贞有利,娶妇吉祥。

素不相识的少年男女,能够相互感应,一见钟情,结为终身夫妇,这完全是自然的,必然的现象。同样的,天与地相互感应,因而变化生成万物;圣人以至诚感应万民,因而使天下和平;观察这一感应的法则,就可以发现天地万物的真情了!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咸卦的形象,下卦“艮”是山,上卦“兑”是泽。上方泽中的水,向下渗透,下方山上的土,吸收水分而滋润;因而,相互感应而沟通。君子应当效法这一精神,像山一般,虚心接纳他人;惟有虚心,丝毫不存成见,才能广泛的与他人感应沟通。

老子的哲学,最重视一个“虚”字,认为在能够看到的“有”的世界的深处,还有一层次更高的“无”的境界;“无”比“有”更重要。所以,应当虚心,不可嚣张。

初六:咸其拇。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这一卦的“爻辞”与“小象”,都难以理解。以下各爻,都是以人体感应的部位来比喻。

“拇”是大脚趾。最初的感应,来自大脚趾。

“初六”在咸卦的最下方,象征人体最下方的大脚趾。“初六”与外卦的“九四”相应,想去追求。虽然大脚趾已有感应,但仍然微弱,不足以使全身移动,想前进还不能前进,因而吉凶未定。不过,这一卦所说的感应,大体上是指无心的、自然的感应;应当静待发展,不可采取主动。

这一爻,说明感应已经开始,但还不到积极行动的程度。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腓”是腿肚。当人走动时,腿肚先动,脚才跟着动。

“初六”是大脚趾,在上方的“六二”,就相当于腿肚。当感应在腿肚时,如果腿肚要动,脚就跟着动,这样就会妄动,妄动就有危险。幸而“六二”阴柔得正,又在下卦的中位,由于中正,又缺乏主动能力,不会妄动,才得以安全。

“象传”说:顺从柔顺的本性,就不会有害。“六二”虽然与“九五”相应,却不可强求,应等待“九五”来求。

这一爻,说明虽然发生感应,但不可妄动,不可强求。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九三”在相当于腿肚的“六二”的上方,相当于大腿。大腿随着脚行动,也没有主动能力,当下方的脚趾与腿肚要行动时,大腿也不能不动。不过,“九三”阳刚,有主见,又在内卦“艮”的顶点,性格是止;因而,能够静候发展,而不妄动。如果跟随“初六”、“六二”阴柔的小人妄动,就会被羞辱。亦即,不可盲目地跟随别人,应当有自己的主见,才不会蒙羞。

“象传”说:感应在大腿,也不可妄动,应当静候;如果一心跟随别人,所执着的就未免过于低劣了。

这一爻,说明应有主见,不可盲从。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采,朋从尔思。

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幢幢往来,未光大也。

“九四”在“九三”的大腿上方,“九五”的背肉下方,一连三个阳爻的正中间,相当于心脏。心脏是人最敏感的部位;这一爻,也是咸卦的主体。但“爻辞”中为什么没有说明心脏?因为人心本来就不可捉摸。

“九四”阳爻阴位不正;因而,当心感应而有反应时,就必须坚持纯正,才会吉祥;并且可将本来容易后悔的本性消除。如果心神不定,走来走去,犹豫不决,就不能得到多数人的赞成,只有少数的几个朋友,才会符合你的想法了。

“象传”说:坚持纯正吉祥,可使后悔消除;是因为这样感应到的不会是私欲。走来走去,心神不定;是因为心地不够光明正大。孔子在“系辞传”中,又得这句话引申说:“天下在想什么?虑什么?天下都回到同一地方,而走不同的路;目的一致,而思虑却有百种。天下在想什么?虑什么?太阳去了月亮来,月亮去了太阳来,日月相互推移,就产生光明。冬天去了夏天来,夏天去了冬天来,寒暑相互推移,就成为一年。过去的事情已经退缩,未来的事情正在伸长,缩与伸相互感应,就产生利益。”也就是说,不可以存私心,只要除去私心,就可以与万物感应沟通,天地间无穷的往来,完全出自无心的感应。

这一爻,说明消除私心,心地正大光明,就不会有任何犹豫。

九五:咸其脢,无悔。

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脢”是背肉。“九五”在“九四”的心脏上方,“上九”的颚、颊、口的下方,相当于背肉。背肉又在心脏的后方,当手、脚、口等,都遵照心的命令行动时,惟独背肉,不加理会;而且又在背后,看不到外物,不会被引诱。所以,当感应在背肉时,反应最迟钝,甚至没有反应。像这种孤僻不被外物所动的态度,当然就不能与外在广大的世界感应沟通,但相反的,也不会与外界发生纠葛,所以说不会后悔。

“象传”说:以这种对外物完全无动于衷的态度处世,虽然安全;但相对的,也不能感动他人,志向就太小了。

这一爻,说明孤僻就无法与外物感应沟通。

上六:咸其辅、颊、舌。

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辅”是唇齿相辅的辅,亦即颚。“滕”与腾的意思近似;腾是马奔腾,滕是水沸腾。

颚、颊、舌,在人体的最上部,又在上卦“兑”中,依“说卦传”的解释,“兑”有悦言、口舌的象征;而颚、颊、舌,都是用来说话的。

“上六”已经是咸卦的终极,又是上卦“兑”的终了,以动人的言语,取悦于人,使其感动,根本缺乏诚意,这是小人的行为。“上六”是阴爻,代表小人,频频用口舌去诱骗他人,不是君子应有的态度;所以“象传”说:这是在玩弄口舌。

这一爻,说明应当以至诚感应,不可玩弄口舌。东晋的高僧慧远说:“《易》是以感应为主体。”(《世说新语》)意思是说,《易经》中含有佛教的深意,就是指这一卦。

《易经》下经,以人伦发端的夫妇开始。借男女关系,阐释感应法则。男女自然无心的相互感应,彼此爱慕,以谦虚的态度追求,以坚定的诚意感动,使对方喜悦接纳,相互沟通,建立感情,结为夫妇,完全是自然的必然结果。这一过程,适用于一切人际关系,而且天地间的一切交往,莫不是由这一无心的感应发端。感应自然而然的发生,但不可鲁莽;不可妄动,不可强求,应听其自然,静待发展。应有主见,坚持原则,不可盲从。动机必须纯正,应当排除私心,不可心胸狭窄,怀有成见,心地光明正大,就能冷静判断,不会犹豫不决,否则把持不定,无以感动他人,也不能虚怀若谷,接纳他人。孤僻冷漠,封闭自己,无法与广大外界沟通,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就不能有所作为。至于花言巧语,取悦诱骗,更是小人的作为,不是君子应有的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