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官窑各个过亿,这马爷也在忽悠人!

 自华居 2023-03-26 发布于广东

       马未都的收藏无疑是成功的。那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特殊时期的结果。这马老师不止一次说,宋代官窑各个价值过亿!

图片

      民间收藏的官窑,不值钱的。这马老师应该是知道的。因为,他的观复博物馆有很多这样不值钱的古董,就是他在潘家园,在走街串巷的日积月累中,三分不值二分的搞到手的。

图片

       现如今,是想出手自己以前低价收来的东西吗?是想把自己的古董价值再评估,寻找合伙人吗?不知道马老师的目的。

图片

      但是,通过电视台的过渡宣传,已经让一些人为了暴富,迷上收藏,迷上捡漏了,已经把人们的胃口给吊起来了!

      民间诸如笔者介绍的,这样子的官窑小瓶,那可是北宋官窑的标准器物了。可是,在市场上一出现,也是很“尴尬“的。价格不是电视上说的那样子呀!民间官窑价格低的吓人。就是偶尔我们遇见,人们头摇的也跟拨浪鼓似的。谁会相信是到代的?简直就是怀疑人生了。我怎么会遇见?

图片

      其实,这样的北宋官窑,民间收藏有很多。不过,好多藏家都是似是而非,浑浑噩噩的瞎玩。没有人真正懂,也没有人真正珍惜她。

图片

     自古至今,这收藏是富人或者文化人消遣之物。是不愁吃,不愁穿的富裕阶层的精神享受。问题就在,前些年,各个电视台鉴宝栏目的过渡宣传,让老百姓误入歧途。

图片

      加之,近些年国外的拍卖公司的引导,就让一些人成天做梦。总梦想不劳而获,一夜暴富。

图片

       可以说,对于高古瓷的收藏,大部分人都是冲着赚钱来的。谁真正喜欢这些古董身上的文化?谁可以解读瓷器所包含的生活哲理?

图片

      当我们看到一件官窑瓷器,是欣赏她身上的开片美呢?还是欣赏其釉色之美?都是冲着官气来的。皇帝喜欢的,老百姓跟风喜欢。大部分人喜欢的是官窑身上的“贵气“罢了。

图片

       能从一件官窑身上,看到背后的文化。现在社会,这样的人不多。能像《红楼梦》里面的汝窑摆设那样,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谁的房间适合摆放什么器物,从这样的人文环境思考的人不多的。

图片

       大部分人认识官窑,都是停留在“紫口铁足“的表面特征上。那开片的宁静感,那天人合一的趣味,那天青色的内心期盼,谁可以理解?

      真正懂官窑的人,是不在乎价格过不过亿的,是不会被那些专家忽悠的。因为,高高在上的价格,那是富人的游戏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