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们的黑,只是因为离太阳更近丨《黑色棉花田》

 东篱悦读 2023-03-26 发布于云南

先考考你,知道beyond这首歌是给谁写的吗?

对于黑色人种而言,2023年可以算是个很特殊的年份。

160年前,1863年1月1日,《解放黑奴宣言》正式实施,宣告“为人占有而做黑奴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60年前,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发表了他最负盛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30年前,1993年12月9日,“南非国父”曼德拉荣获诺贝尔和平奖,这位终生为反种族隔离奔走的斗士,在结束长达27年的监禁之后,仍然铿锵有力地宣称,“我珍视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理想,在这个社会中,人人和睦相处,机会均等。我希望为这个理想而生,并希望实现这个理想。但是如果需要,我也准备为这个理想而死。”

《黑色棉花田》的故事设定于1933年,那是个黑奴制度虽已废除但黑人仍处处遭受歧视的年代,那也是无数黑人正在为自己的未来努力斗争的年代。

其实,书名里就含着两种对立的颜色,看得见的“黑色”和隐含的白色(“棉花”)。

故事开始于洛根家四个孩子开学第一天的经历。

上学路上,他们遇到同伴提杰兄弟,几个小孩的谈论中透露了一个贯穿全书的重要情节:贝瑞家昨晚失火了,贝瑞先生和他的两个侄子烧伤很严重。

7岁的克里斯托弗问了句触目惊心的话:“你是说,白人像点燃木柴一样,就把他们家给烧了?”

接着,今年才刚上学的6岁男孩克莱顿·切斯特·洛根(“小家伙”),第一次亲身体验了“黑”与“白”的不同待遇:白人小孩乘坐的校车呼啸而过,“卷起的尘土已经淹没了他,车窗里一张张白人面孔笑个不停。”

他天真地问“他们为什么不停下来让我们上车?”

那时候,白人小孩和黑人小孩就读的学校是分开的。

白人小孩的“杰弗逊·戴维斯学校”,“有一排白色的木造校舍,后面是一个大操场,散落着许多灰色的凳子。校舍前停放着两辆黄色的校车,专门接送学生上下学。”

黑人小孩的“伟大信仰中小学”,作为全县“最大的黑人学校”,只有“四间破败的木制校舍”,就连课本都是白人学生使用过很多回的淘汰品——他们还得对这样的“恩赐”表示感激。

故事叙述者凯西是洛根家四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她在斯特罗贝里赶集日一天中所受到的屈辱,集中反映出当时黑人的低下地位。

奶奶带着她和哥哥,特意起了个大早,到集市上准备出售自己家的农产品,可到了集市之后却把马车停在了离入口很远的地方。

就连9岁的凯西都知道,“为什么我们不把马车停到入口那个地方?那里还有空位,我们也可以卖得更好呀。”

原因很简单——“那里都是白人的马车。”

凯西和哥哥到巴尼特的商店买东西,人很多,他们很耐心地排队,好不容易轮到他们的时候,店主却很轻易忽视了他们,去给白人女人、白人女孩服务。

凯西据理力争,却得不到任何支持,就连哥哥也只能无奈地拉着她离开。

出店门后,她不小心撞到了白人女孩莉莲,即使道了歉,对方依然不依不饶,“像你这样的黑鬼,怎么能弄脏我们高贵的白人”——请注意,这是一个孩子对一个孩子说出来的话。

大人们在这件事上的表现完全不同。

莉莲的父亲逼着凯西再次道歉。而凯西的奶奶,先是“眼神里充满恐惧”,然后“声音发着颤:'孩子……道歉吧。’”

后来,哈默大伯很强硬地要去给侄女找回尊严,全家人拼力拦住了他。

他们都知道凯西受了委屈,他们心里也很不平,但只是在权衡利弊之后,不得不低头把损失控制到最小罢了。

正如妈妈对凯西说的那样,“孩子,我们没法选择自己的肤色,没法选择我们的出身,我们唯有选择努力生活。”

从来没有人会心甘情愿接受屈辱。

面对充满歧视的课本,第一天上学的“小家伙”愤怒地将它摔在了地上,他宁可没有课本。

面对刻意讨好乘客的校车,四个小孩巧妙地利用大雨天设计了完美的陷阱。

而凯西对莉莲的“报复”,更是让人觉得痛快不已。

——当然,这些情节对于那些总喜欢从课本或图书中抠“儿童不宜”细节的家长们来说,可能会担心教坏自己的孩子。

透过凯西的目光,我们会发现其实大人们也很不“安分”。

在伟大信仰中小学当老师的妈妈,不仅没有惩罚摔课本的儿子,还直接把自己班级里的课本充满侮辱的那一页全都用纸张蒙住,同事警告她,“玛丽,有时候得让他们认清现实”,她回答道,“也许吧。不过,这也不意味着,他们就得接受它……对于我们也是。”

后来,当格兰杰先生质问她为什么课堂上讲的东西和课本里不一样的时候,她很平静地告诉他,“因为上面写的不真实。”

在爸爸、哈默大伯以及爸爸的朋友莫里森先生的带领下,几乎所有的黑人都参与了对抗格兰杰和“华莱士商店”(放火烧了贝瑞家的元凶)的行动。

他们都很清楚,这样的对抗犹如螳臂当车。

但爸爸说,“我仍然要我的孩子们知道,我们曾经努力过,就算现在不成功,总有一天,他们会成功的。”

作者并没有完全绝对地设置“黑”和“白”的界限。

“黑”的一方,有总是想和“白”混在一起并最终付出惨痛代价的提杰——任何弱势群体里总会有放下所有尊严去依附强权的人,这并不奇怪。

值得注意的是,在处于优势的“白”的一方里,小孩有杰里米,大人有杰米森,他们的所作所为,更令人动容。

杰里米是莉莲的弟弟,可他和家里的其他小孩完全不同:上学路上从来不坐校车,圣诞节时候独自一人悄悄到凯西家送礼物,发生火灾的时候担心朋友们会有危险……

律师杰米森先生是凯西“唯一见过的称呼妈妈和奶奶为'夫人’的白人”,他挺身而出,光明正大地给予爸爸和哈默大伯支持,不让他们失去仅有的土地,并在看穿了棉花田起火真相后冷静地予以处置。

爸爸曾发表对杰里米的看法,“或许有一天,白人和黑人可以变成很好的朋友,但在此时此地,这是一件没有可能的事情。”

或许,他过于悲观了,长大后的杰里米,难道不会是又一个杰米森吗?

时至今日,《黑色棉花田》的故事虽然不可能再重演了,但类似“弗洛伊德事件”的情况仍时有发生,而且,谁也保不准,在内心深处,那关于颜色的偏见和歧视是否真的毫无痕迹了呢?

可他们的黑,只不过是比我们离太阳更近罢了。

2023.3.2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