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忧信箱:家长的愧疚感让孩子很有压力 || 渡过

 新用户3963ynfW 2023-03-26 发布于江苏

【栏目简介】渡过父母学堂开通解忧信箱栏目,每两周从来信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话题,邀请渡过资深陪伴者或心理咨询师进行回信。如果您在陪伴情绪障碍青少年过程中有疑惑想寻求解答,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投信。

01

解忧信箱来信

家长对孩子的愧疚感让孩子很有压力怎么办?

01

解忧信箱回信

家长在孩子在生病前后,情绪和对待孩子的态度,往往在两个极端间来回往复地横跳。一个极端,是生病前那种对孩子的焦虑和控制,另一个则是全盘自我否定、自责、愧疚。全盘否定、自责、愧疚,看似是对以前家庭教育和亲子沟通的沉痛反思,甚至是果断否定和改过自新的行为,实质内核还是家长焦虑的表象。家长对待孩子的控制和愧疚,其情绪背后的原因都是一种对孩子未来发展轨迹不确定性的焦虑,是由自己潜意识的不安全感衍生出的以孩子为“抓手”使劲或是自我目标载体的焦虑。以上观点,是基于我自己亲身经历,以及在渡过社群线上线下了解到的情况的总结。

我们想一想家长为什么对孩子愧疚呢?是不是因为自己觉得以前做的不好甚至是做错了,才导致孩子生病了,非常后悔和自责呢?

那么家长的愧疚感,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吗?对孩子的健康有没有好处呢?

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家长可以自责和遗憾,但是请做好觉察之后就把他们收起来,对以前的错误教养的自责,立刻开始转化为学习成长和做更好的自己的动力就行了。从现在开始,做更好的家长、更好的自己,让孩子有更温暖有爱的家庭比带着愧疚去不正常的生活更有益、有效。

哪个家长不是第一次当父母?

特别是我们遇到的基本都是高敏感孩子。许多父母比较低敏感,咱们这个年龄的家长从小自己也没有得到很多温情用心的对待和耐心的养育,成长的经验更多是稀里糊涂跟着兄弟姐妹长大,在生存的压力下学习、进步。我们之前养育孩子,已经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好了。所以不要存着愧疚之心。

我们都是认知出于爱而所为的。只是我们的水平有限,需要进一步学习提高。孩子的生病正是这样的一个契机。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无法控制,能做的是向前看,学习提高做更好的家长。

摒除愧疚之心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的高敏感孩子,又处于病中,感受到家长的愧疚之心,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比如觉得爸爸妈妈被他们拖累了。有些仇亲期的孩子,还会加重他们错误的认识。

同时,愧疚感让家庭气氛不正常,对孩子的康复不利。家长的愧疚状态,也不能传递给孩子正确接纳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并快速调整,向前努力的积极型心态和行为方式。

因此,家长产生愧疚感之后,我建议首先冷静地觉察自己情绪背后的内心需求,一般来说家长都是想改变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来更好地支持帮助孩子康复。

然后可以接着去和愧疚感做一个告别:把它放在头脑中的“安全岛”或者“保险箱”中,也可以写下来留存日后翻看。

再下来,开始学习亲子沟通和陪伴支持的知识,照护提升自己的身心能量,做更好的自己。轻装前行,放下愧疚,更好地支持孩子康复和恢复社会功能。

02

解忧信箱来信

孩子总是不愿意洗澡,劝她洗,也好像是答应了,其实最后就是不洗,为什么会这样呢?怎么办呢?

02

解忧信箱回信

我对此的回答就是:不提醒不催促,家长做好觉察,看看自己这个想法背后的内心需求是什么,积极调节自己的情绪,放下这个关心和期待。孩子能量够了,自然能恢复正常规律洗澡的。

我家孩子刚生病的时候,也出现了类似情况。

基本一周洗一次澡。孩子会在一些她参与意愿强的事情、比如周末活动,之前主动洗澡梳妆,以更清爽美丽的形象外出。但是,启动洗澡也是挺困难的,要纠结一定时间,不像之前那样可以随心而动。对比之前规律地每天或隔天洗,时间间隔确实是变化了。而且每次洗澡,还感觉躯体疲倦,呼吸不畅,洗完很累。

当时的我,虽没有太焦虑,但也是出于怕来不及或关心,也会看看表、提醒一下。然后结果是可想而知,孩子会很不高兴,甚至感受到指责她耽误时间,并且自责自己浪费时间以及怎么这么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到,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无力的体验进一步加重。

经过在渡过陪伴者课程以及其他讲座的学习,我学会觉察自己行为和情绪背后的内心需求,也明白了和孩子要“课题分离”,认识到个人清洁卫生是孩子个人的事,需求是她的。我的担心是孩子不能准时、或者得体的出门什么的。但是和孩子能轻轻松松、开开心心地走出家,以及舒舒服服地享受洗澡这个过程,我的这个小心思,可层次太低了,而且完全无所谓,无关孩子健康快乐以及康复的大局。

很快,伴随孩子情绪和体力逐渐康复,以及上学和外出活动的需要,洗澡频率逐步增加,现在已经恢复正常频率和感受了。能够想洗就去,并且在累的时候,也能短暂休息或自我鼓励洗完澡休息更享受。现在,孩子洗澡完全不是问题了。

总结一下,我的经验是家长不断学习成长,和时刻的自我觉察,提高站位,在孩子洗澡困难的时候,给予孩子能够努力尝试,积极进行出门准备的勇气、行动、努力给予欣赏和鼓励,使孩子减轻压力,得到更有效的支持。

厘清家长自己的焦虑,就比较容易看清一些家庭内部活动,亲子交流之间的问题症结所在,找到客观有效的应对策略。

其实家长们想想,孩子们自己都不在乎的时候,她或他是不是真的太累了,太难了!没有孩子不爱干净爱美爱好的。这些都是因为确实做不到才动不了。我们的提醒,无异于提示他们:你又该做的不能做到了,你太不正常了,妈妈很担心…

孩子们答应了,是他们也想做到,但是动不了是孩子在病中,确实没有能量启动和完成。提醒不仅没有起到帮助,反而给予病中、负性认知更多的孩子们,承受家长期待的压力。既没支持到孩子还帮了倒忙,甚至在仇亲期的孩子,还激起逆反和损害亲子关系。

比如孩子不能“动起来”并不是孩子不懂事、认知有问题、不知道对错,而就是最简单的“能量不足”需要启动“省电模式”。家长需要做的是做好家长自己,相信孩子,耐心给予孩子爱耐心等待和帮助她自我修复。不仅能更好地支持孩子,还能够放下很多家长焦虑下的对孩子无意义的控制和期待,消除家庭成员相处之间的内耗。

文\颖-陪伴0553(本文由渡过陪伴者所写,点击下方名片即可和颖老师进行一对一咨询)

————————————

青少年之家(北京站)是渡过专门设立的青少年活动空间,旨在为陷入情绪困境的青少年提供一个抱持、友好、安全的疗愈环境与探索空间。渡过基于五年多深耕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支持的经验,设计打造北京青少年之家行动成长营,在周期性的线下活动中,一步一步促成青少年开始行动。

招募对象

●  12-18岁青少年,有抑郁情绪或症状;

●  有社交恐惧、考试焦虑、适应障碍;

●  亲子关系紧张或有沟通障碍;

●  社会适应较弱,渴望改善社交状态;

●  有自我觉察能力、有自我探索意愿;

●  对心理及精神健康方面感兴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