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第12周|学会活在当下

 蕊宁的成长乐园 2023-03-26 发布于河南

你好呀,我是蕊宁~

 
又到周日的复盘时间,你们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吗?
 
这周,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感触就是要及时去记录,因为自己翻开手账本,由于有两天没有事件的记录,有点想不起来这两天做过什么。
 
人的大脑总是很奇怪,认为自己能记住一些事。可事后却发现若不及时记录,会一点点地遗忘。

记录我们做过的事情,可以让我们感觉到这一周的日子是真实的,可以看得到的。
 
接下来,我将会分享本周目标的完成情况,请跟随我一起来看。
 

01
本周主要事件回顾

  • 阅读《阅读力》+写2篇读书笔记
  • 冥想1次
  • 与家人视频4次
  • 学习赋能课程3节+练笔1篇
  • 听一节财富音频
  • 学习1节复盘课
  • 带孩子外出+在家做蛋挞

当我写下本周的主要事件后,突然发现自己每周做的事差不多的模式。

在对照周计划时,发现我对自己所能支配的时间过于高估,以至于无法去完成制定下的周计划。

接下来,我会认真地去记录一周里所能支配的时间,再去调整自己的计划以及行动。
 
本周的6项日课完成情况:
1.6点30早起7天(2023年累计26天)
2.写作1篇(2023年累计5篇)
3.冥想1次(2023年累计4次)
4.阅读1本(2023年累计1本)
5.轻运动0天
6.日复盘1天(2023年累计10篇)
 
本周日课完成得比较好的依然是“早起”这件小事。

早起后的时间对于我来说是很宝贵的,可以去精进自己,或者去享受一个人的早餐。在孩子醒来之前,独自享受一个人的时光。
 

02
个人成长


阅读《阅读力》

《阅读力》这本书是复盘写作营主理人曹好推荐的,上周我在跟她聊了下自己的一些读书困惑后,她果断推荐下我去阅读这本书。阅读完一下子刷新了我的阅读认知,也解决了我在阅读上的一些问题。

比如自己每一次读完一本书,过一段时间就会全忘得差不多。一出现这种情况我就会比较苦恼以及焦虑。
 
作者唐琪凯在《阅读力》一书提到了三个原因:


1.缺乏人生联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经历,对于一些经历我们会记得很深刻。

若我们在阅读时,把知识点与旧有的经验或者经历联系起来,会让我们把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

2.没有刻意回想

我一般读完书后,即使做了笔记也不会去回看。根据艾宾浩斯曲线,学的新知识在一定时间后会忘记得差不多。只有定期去回顾,才能让我们的记忆力更好。

我们要学完知识或者阅读完后要刻意去回想。那什么时候去回想呢?

读完一本书后,立即回想
读完书后1 小时,再次刻意回想
睡觉前刻意回想
再次看书前,提前刻意回想
碎片化时间,随时刻意回想

每回想一次,都会加深我们的记忆,也能让大脑去记住。

3.缺乏阅读输出

以前我阅读后不会去输出,一方面嫌麻烦,另一方面是自己实在不知道如何去输出。

缺乏阅读输出,让我的阅读之路走得好辛苦,无法突破自己。

阅读输出也能让我们把平时零散的知识点和信息建立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我们阅读是为了解决问题,以及让自己的生活发生变化所以,在阅读中要让新知识与旧经验联系起来,时常去刻意回想,以及去做输出。
 

03
工作事业


自己作为一位“成长型”博主,今年主要做的平台是公众号小红书。公众号这一个月都在践行中,而小红书已经停滞好久。
 
本周重新启动小红书更新时,我的内心或多或少有点畏难的情绪。特别是在看到其他博主好看的“封面”以及高点赞量等,自己难免会退怯。生怕自己做不好,但后来想想并告诉自己:他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
 
这周除了找对标博主外,就是找相应的选题。在找选题过程中,我首先问自己的是我能不能写?这个主题跟自己的生活有相关联的地方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会把它作为备选。
 
主要是自己之前写的小红书文章,有些选题与自身关系并不大,以至于自己写出来后干巴巴的,甚至有点虚。
 
这样的内容读者肯定也不想看的。我们写出来的内容要么给读者提供干货价值,要么提供情绪价值。
 
开始或许会走得比较慢,但自己相信一定会越来越好,至少我迈出了第一步。
 

04
家庭生活

以前总怕生活一成不变,可后来才意识到,即使是重复的生活,也能在当中发现惊喜。要做个会“生活”的人,懂得生活,才能发现更多美。
 
  • 孩子能独立走路了

看着比儿子大3个月的小女孩跑得很快,我难免有些着急自家孩子什么时候才会独立走路。

3月21日上午,带着儿子在门口玩耍。刚把他放在地面上,他牵着我的手一起走。
 
我们俩人牵着走了没几步,儿子甩开我的手,独自走着向前。那时的我赶紧走上去要再次牵他的小手,怎么都不肯让我牵,独自去迈向远方。

我忍不住在想:昨天还要我一直牵着走,今天怎么就会独立走了呢?后来思考后才明白:他的根基已经打好,到时间了就自然会走
 
如同我们建房子,要先把地基打好了,才能去进行下一步。过去的自己总焦虑他的每一步成长,现在我明白一个道理,凡事不用着急,打好根基,顺其自然去成长。
 
  • 做蛋挞

妹妹给我邮寄了空气炸锅和蛋挞皮过来。3月23日下午,我和儿子从外面回来,正好没有事做。

于是,我把空气炸锅和蛋挞皮拿出来,然后准备一些蛋挞液。再把蛋挞皮放在空气炸锅里,倒上蛋挞液,插上电源,调了20分钟。
 
在等待的时间里,我和儿子在客厅里玩耍。

蛋挞完成后,我盛出来凉了一会,然后拿小勺子舀一丁点给儿子吃。儿子吃得津津有味,吃完还看看我。

后来,他过来抢我的勺子,自己也有模有样地舀,一会放进他嘴巴里,一会又舀给我吃。
 
心里一下子在感叹孩子长大了,懂得分享给妈妈吃,也到了想自己吃东西的时候。

白天大部分的时光就是我和孩子在家,虽然有时会有点无聊,但因为有孩子的存在会去尝试做不同的事,让生活不再单调,反而更多乐趣。
 

05
每周反省


回顾第12周的轨迹,我从中学到了2条宝贵经验:
 
1.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要先成为那样的人
 
孩子来到我身边已经一年多,可我常常以“孩子”作为借口不去精进自己。

以前我常常找借口说我自己一个人照顾孩子,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或者根本无法早起。”可是3月开始尝试早起后,发现我可以做得到,只是不想去做而已。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信、自律、内驱力强等词相继出现在我脑海中。
 
可看着身边一些父母教育孩子的情景,不禁让我思考:父母做不到的,逼孩子去做就行了吗?再看看自己的现状,这样的我可以成为孩子的榜样吗?

董卿说: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自己先成为这样的人。

在思考了一下午后,我决定要开始去改变。只有自己做到了,孩子才会在我的影响下去做。

2.活在当下是最大的幸福

 
我是个比较容易患得患失的人,特别是对于未来的一些事情,即使没到来,内心也会各种担心。这种状态让自己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
 
我们都听说这样的话语:活在当下。因为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我们唯一能把握住的就是当下,而过去和未来都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当下组成的。
 
“活在当下”这个道理是我孩子教给我的。
 
孩子每天早上醒来后,都会专注地玩耍一个小盒子。小盒子里面装着一些小玩具,他可以把它们拿出来,再放进去,如此反复。

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当下,不纠结过去也不担忧未来。
 
或许有人会说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可我们也是从孩童时期过来的,但现在的我们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吃饭时好好吃饭,玩耍时好好玩耍。

让我们一起“活在当下”,去体验当下的幸福,去好好珍惜当下的时间。
 

06
本周小结


我们的每一天都是普普通通的,但又因为做的事情以及遇到的人变得不普通。
 
本周我给自己打分是6分(满分10分),因为自己在一点点进步。对于他人来说,这进步微不足道,但对于以前的我来说,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肯定。

根据第12周复盘,给自己定第13周的三个重要目标:
 
1.学习3节小红书课程
2.每日听30分钟的英语儿歌给孩子启蒙
3.日复盘7天+1篇文章
 
复盘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复盘能让我们发现自己的亮点,也能让我们发现不足,从而去改正。
 
请把“复盘”这件小事加入你的习惯中,你将会变得与众不同。
 












END














作者介绍:

我是蕊宁,一个正在觉醒的妈妈。希望靠读书、写作改变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欢迎来交个朋友,2023年一起向上成长~

个人微信:frn2023,欢迎围观高质量朋友圈,添加暗号: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