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杀了杨修,问其父杨彪为何消瘦了,杨父回复的一句话成为名言

 云语禅心 2023-03-26 发布于河南

关于曹操这个人,可能最熟悉的就是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名言。

曹操能成大事,和他的多疑有很大关系。他的多疑性格曾经运用到很多地方,譬如看事,譬如识人。曹操识人,可不仅仅是识谋士本人,还有他们的家人。

曹操在杀了杨修后,问其父杨彪为何消瘦了,杨父回复的一句话成为名言。

那么杨彪回答了曹操什么?让曹操不仅大感惭愧,还让自己比较安稳地度过了晚年呢?

子言失当,埋下祸根。

在生活中,问一个普通人杨彪是谁,知道的人应该不多;但是问杨修是谁,那知道的人可就多了去了。

杨彪正是杨修的父亲,汉献帝时为朝廷的代尚书,对汉朝可谓是忠心耿耿,到了汉献帝最危难的时候,这位老人家为了保护皇帝都几乎差点遇害。

杨修,正是当时这位汉太尉杨彪之子。《后汉书》曾记载“自震至彪,四世太尉。”有这样显赫的家世,杨修本人也不俗,因为自己的才能而被曹操赏识,当了曹操的主簿。每一件事处理得非常合乎曹操的心意,因此越来越让曹操信任。

然而,杨修确实是很有才干没有错,但是也正是因为他的才干,让他心中滋生了许多骄傲,有些“恃才放旷”的感觉。

觉得自己有才,曹操又器重,而且好几次都将曹操的心思揣摩的明明白白,时间久了,有的时候便喜欢做些越俎代庖的事情。这最出名的,该是“一合酥”的故事了。

也是因为这件事,让原本对杨修一直宠信喜爱的曹操心中有了芥蒂。

当时,塞北送了一盒酥给曹操,曹操见到后,提笔在盒子上写了“一合酥”后,便离开了。杨修进入了屋子里,见到桌子上放着这“一合酥”,居然让屋子里的人一人一口吃掉了。

后来曹操回来,见盒子里的酥块没有了,便问是怎么回事,屋里众人告知是杨修的主意。曹操便把杨修叫来询问。

诸位可知杨修做何解释?杨修说:“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曹操听到后,虽然脸上喜笑颜开,但是心里其实是讨厌杨修这种行为的。

曹操当时的想法究竟是不是“一人一口酥”已经无从考究,但是作为一名上位者,应当是不喜欢自己的心思一直被人揣测,并且宣之于众人之口的。

从这则故事中可以看出,杨修这样的行为属实是在领导的底线上横跳,已经为日后的灾祸埋下了种子。

鸡肋

而将他送上黄泉路的,就是最出名的“鸡肋”事件了。

《三国志》曾经援引《九州春秋》中的记载,说曹操和刘备在汉中对峙,两军僵持不下,又逢阴雨连绵,粮草不足,又无法在短时间内取胜,曹操心中烦闷不已。

正好巡逻的士兵来问当天晚上的口令,曹操随口便回答:“鸡肋!”。当这个口令被杨修知道了以后,他居然掉头就回到了自己的营帐,开始收拾行李。

曹操的得力干将夏侯惇看到了,很奇怪,便询问于他,杨修便说道:“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丞相不能进胜,恐人耻笑,明日必令退兵。”

夏侯惇相信了杨修所言,回去后便命令自己麾下的军士也开始收拾行李,曹操巡营看见了,问是怎么回事。夏侯惇便把杨修的解释说了。

这下曹操可生气了,以“蛊惑军心”的罪名,将杨修砍头杀掉了。

杨修因为触怒曹操而死,而他的父亲杨彪也将要大祸临头。作为一个对汉室忠实的老臣,杨彪和曹操的关系并不算好,借杨修之死连坐其家,对于曹操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那么,杨彪最后是如何逃过一劫的?他和曹操说的一番话,为什么又成了千古名言呢?

巧借典故,得避杀身之祸

杀了杨修后,曹操就要想办法整一整这个和自己作对的太尉杨彪了。什么借口呢?

曹操很清楚,他杀了杨彪的儿子,杨彪一定会对他有所不满,趁着杨修这个事,他就将杨彪处置,趁机再杀一杀那些拥护汉室臣子的威风。

事实上杨彪也确实是如此,杨彪一把年纪,白发人送黑发人,人自然消瘦了不少。

曹操对于杨彪这样的变化看在眼里,一次早朝后,曹操特地叫住了杨彪,问道:“你最近怎么了?为何如此消瘦,是不是思念你儿子的缘故呀?”

就是个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你把人家的儿子杀了,让人家白发人送黑发人,人家能不消瘦吗?何况是官至太尉的杨彪?那可是人精中的人精。

此时,明知道曹操心怀不善,他却只能忍下,还得想着如何回答才不会断送了自己和一家老小的性命。

那么杨彪究竟回答了什么,让曹操放过他了呢?

杨彪说:“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这句话用现在的白话文翻译一下,意思就是:“我愧疚没有金日磾的先见之明狠心杀了儿子,现在还像老牛怀念小牛一样怀念杨修。”

看到这里,诸位一定觉得,曹操此时必定高兴坏了!杨彪承认了他思念杨修,他可以找一个罪名把杨彪拖下去处置了!

可是后来曹操并没有这么做,这句话反而激起了他的愧疚,这又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句话“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人名就是“日磾”。

翻阅历史,可以知道,这位“日磾”指的是西汉时期政治家,汉昭帝刘弗陵四大辅臣之一的金日磾。

杨彪的话里说的,正是金日磾杀儿的故事。

相传,金日磾的母亲很懂得教导儿子,而金日磾本身也很勤勉,因此即使是匈奴人,他也很受汉武帝的器重和喜爱。他的两个儿子也得到了武帝的青睐,是汉武帝逗乐的“弄儿”。

有一次,金日磾看到自己的儿子和汉武帝玩闹,居然将手臂从后面围住了汉武帝的脖子,金日磾大惊失色,马上对自己的儿子进行斥责。

金日磾的儿子行为可以等同于僭越,作为臣子,这样对待自己的君主,是大不敬,哪怕只是个孩子,都有可能为全家带来杀身之祸。

好在汉武帝实在喜欢他的儿子,不仅没有处罚,反而还说金日磾不该斥责他的儿子。

可是,有着汉武帝宠爱的儿子并不珍惜。这个孩子渐渐长大了,行为越来越不端,越来越放荡。金日磾很厌恶他这样的行为,后来就亲自把他杀掉并向汉武帝告罪。

要知道,金日磾杀掉的,可是他的长子啊!

听完这个故事,再来看杨彪这句话。相信大家就很清楚了,杨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没有管教好杨修,但是作为父亲,他还是怀念这个不成器的儿子。

这句话,不仅没有责怪曹操,反而把责任揽在了自己身上。说是因为自己没有管教好儿子,才会让他在曹操面前失了分寸而丢了性命。

杨彪这句话,已经把自己的地位放的不能再低。而这句话,也让曹操心中生了些许愧疚,放过了杨彪。

如今脍炙人口的成语“老牛舐犊”,也是出自杨彪的这句千古名言。

杨彪用这个典故救了自己和一家老小的性命,或许是之后的曹操对他心怀愧疚,也或许是因为顾虑到了杀了杨修已经让弘农杨氏不满。

接下来曹操还是针对汉室老臣,但是对于杨彪,他就没有再像之前一样用咄咄逼人的态度对待了。

后来的杨彪也算是比较平安地度过了汉献帝时期,后来曹丕称帝,想要继续任命他为太尉,他拒绝了。曹丕便改任命他为光禄大夫,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结语

杨彪用日磾之典故和老牛舐犊之句,救了自己和全家一命。然而不知午夜梦回,他是否会后悔,没有对杨修的为人处世之道进行更好的教导。

史料记载,在很早之前,曹操就在和杨彪的通信中写过:“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

曹操写这封信给杨彪的时候,杨修已经涉入曹植和曹丕的党争。若在收到这封信后,杨彪能让杨修从中脱身而出,对他的行为严加教导,杨修或许就不会在后来丢了性命。

抛开当时的党争之事和大环境的影响,杨修的故事也可以为现在的很多父母带去警示。

现在的物质生活条件好了,环境也更加优越了。很多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也渐渐地走向溺爱和放纵。现在因为父母溺爱孩子所造成的悲剧,数不胜数。

很多时候,溺爱孩子的父母初心,是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让孩子在最好的环境里快乐地成长,可是他们往往忽略了这样做后果。

父母宠爱自己的孩子,天经地义,可是也要教会孩子在社会中如何更好地生存,如果能够观察周围的环境,懂得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孩子来说,是不是更好呢?

杨修出身弘农杨氏大族,本为世代簪缨,却因为一己之放纵而丢失性命,就是最好的警告。

人有才,以才闻名于世;可人也要有处世之道,有防微杜渐之心,方能长久,才不覆杨德祖之辙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