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又来了!

 如海 2023-03-27 发布于四川

我愣了一下,颇感意外。发信息来的是学生,我备注的是:研究生XXX(放弃录取)。而我和他最近一次的聊天记录,是去年4月8日,当时我给他发的信息是:欢迎明年来报考资环学院。

这个学生我太有印象了。他去年遗憾地放弃了研究生录取。去年上半年,我兼职了一学期研究生招生复试管理工作,也很意外地遇到放弃录取的学生。要知道,能进入985高校研究生行列,几乎就等同于人生起飞。

我更没有想到的是,今年他真的又来了!执念如是,对电子科技大学情有独钟,对资环学院念念不忘。去年,他因为本科考试科目挂科,未能及时拿到本科毕业证,最后遗憾地选择放弃了研究生录取。

在收取他的放弃录取材料的时候,我一度也惋惜不止,为他感到深深的遗憾,我甚至仿佛看到一个眼眶里含着泪水的孩子,眼神中满是悲戚和忧伤。考研大军汹涌,上岸之路越发艰难。

一个如此坦诚敦厚的孩子,我不曾见过面,只和他有微信里交流。然后,我默默地看着他的名字,消失在录取名单里。他赢了,又输了,转身走进茫茫人海。

一年的时间,不短也不长。或许和他一起拼搏的人,有人已经满心欢喜地开始了研究生学习。而艰辛备考的他,不得不面对本科学业的缺憾,选择放弃录取。然后,他一边继续弥补获得本科毕业证学位证,一边倔强地继续备考研究生。

考公考研,太卷太难。唯有在上岸路上苦心孤诣,在孤寂和沉默中奋笔疾书,艰辛拼搏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滋味。就业的彷徨,考研的未知,裹挟着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呼啸向前。

每一次角逐和比拼,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上岸成功或折戬沉沙,都要求内心强大的年轻人,必须允许当下发生的一切,不气馁妥协、不怨天尤人。成功是喜悦的,失败也只是一时,并非一世。挫折带来的经历,有些时候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加强大。

我一直认为,考研不是必须的。所以,考研的成败也不能决定一个人成长和发展之路。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就业压力巨大的当下,考研对未来的就业更有保障。研究生的重点不是研究,而是未来之路更为宽广。

一年比一年更难的考研,年轻人们加入鏖战,用青春的热血和激情为未来而拼搏。奋进的年轻人,不负韶华,不惧失败,才是年轻的底色,才是青春该有的模样。

复试即将拉开,祝愿归来的这个执着、上进的学生,这一次如愿上岸。我衷心祝福他在复试中披荆斩棘,一路生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