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青铜器书法菁华(一)

 RK588 2023-03-27 发表于美国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位于秦岭北麓、渭河南岸的国家4A级景区中华石鼓园内,为宝鸡市文物局下属正县级全额事业单位。它是以集中收藏、研究和展示周秦时期青铜文化为主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图片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建筑外形运用高台门阙、青铜厚土的建筑语言,气势恢弘,厚重威严。建筑面积3.48万平方米,文物库房面积5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万平方米,文物修复保护实验室500平方米,拥有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碑帖字画、铜镜、钱币等文物48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245件。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大,尤以商周青铜器著称于世。基本陈列“青铜铸文明”有“青铜器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路”和“智慧之光”四个部分,荟萃了宝鸡地区出土的商周青铜器1500多件,其中有何尊、逨盘、秦公镈等百余件国宝重器。

图片

四十三年逨鼎一组

年代:西周晚期

规格:2003MYD:018 高58厘米,口径49.6厘米,重44.5公斤

出土地点:眉县杨家村窖藏

历史价值:43年逨鼎共十件,该组器形、纹饰与四十二逨鼎相同。因第九、第十号两件器形较小,不能通篇记铸,而将全文分为两部分,分铸于两件器物内壁,其余8件内壁均通篇铸录全文,铭文31行,计316字,记载了周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六月中旬丁亥这一天,逨因治理林泽,供应王室山泽物产有功,周王室册封其为官司历人(类似于监察部长一职),训导其如何施政,及受到奖赏的情况。文中年、月、干支、月相俱全,为研究西周历法提供了新的资料。

图片

西周四十二年逨鼎

年代:西周晚期

规格:2003MYD:001 高51厘米,口径43.5厘米,重35.5公斤

出土地点:眉县杨家村窖藏

历史价值:42年逨鼎共两件,纹饰、铭文均相同,唯大小有别。鼎自夏代开始出现后,一直沿用至汉魏时期,主要用于祭祀和宴飨,烹煮肉食的炊具。相传大禹平定水患后,铸九鼎象征九州,九鼎遂成为传国重器,是王权的象征。

器内铸铭文共25行281字,记述了在周宣王42年(公元前786年),司工散导引逨入中门,立中庭,北向而接受册命。王说:逨,我的显赫高贵的文王、武王,从皇天那里接受大命,抚佑四方的诸侯方国。从前,你的先人辅佐先王,尽心操劳大命。因此,我没有疏远、忘记圣贤的子孙们。你要效仿你的先辈,助我攻打戎狄,你没有懈怠征战之事,在弓谷彻底打败了戎狄,抓获了俘虏,缴获了器械和车马,你勤勉于征战之事,战斗很顺利,我亲自赏赐给你一壶黑黍酿造的酒和土地。”逨拜首,接受了天子的册命,感激天子的赏赐,作了此鼎,用来追念有文德的先人。铭文详细记述了周王命逨辅佐长父,征伐戎狄有功,受到周王室册封、奖励之事,将逨受到册封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奖励内容记载的十分清楚。


图片

单五父壶

年代:西周晚期

规格:通高59厘米、重25公斤

出土地点:眉县杨家村窖藏

历史价值:壶为古代盛酒器,出土共两件,造型、纹饰及铭文均相同。该壶在器盖、器腹、圈足处,以数条造型各异的龙纹装饰,表现出变化多端的龙的形态。这对铜壶造型优美,纹饰缛丽,铸工精湛,堪称精品。

图片

何尊

年代:西周早期

规格:口径29cm,圈足底径20×20cm,通高38.5cm,重14.6kg

出土地点:1963年宝鸡贾村镇贾村西街出土

盛酒器。整体呈椭方形,圆形大敞口,口沿外卷,较宽,厚方唇,束颈。整体分三部分,颈腹间以素面凹带间隔,腹微鼓,圜底。腹与圈足亦有素凹隔带,圈足外撇,又垂直向下起台。圈足内壁与尊外底之间有四个三角形支撑,分置于圈足内壁四边正中。俯视尊口,外圆内方,颈、圈足、腹部截面为圆角方形,将尊体分为前后左右四面,四面正中,自上而下,各饰一道雕扉棱脊。

纹饰自上而下分为三部分:上段以扉棱为中心饰四个两两相对的蕉叶纹,其下饰两组蛇纹,蛇身曲折,尾上扬而内卷。中段以左右扉棱为界,前后各饰一组大兽面,以扉棱为鼻梁及额中线,兽面球状凸目,阴线勾“臣”字眼眶,浮雕粗眉,裂口,鼻翼翻卷,下额上卷,短齿微露,头上大卷角相内翻卷亦高出器表。圈足上壁以左右扉棱为界,前后各饰一组兽面纹,较腹部兽面简省。三段纹饰均以云雷纹填底。内底铸铭文122字,记述了周成王五年迁宅成周的重大史实。何尊兼具艺术与史料价值,是西周青铜器代表作之一。


图片

胡簋

年代:西周晚期

规格:通高59厘米,腹深23厘米

出土地点:宝鸡市扶风县齐家村

历史价值:胡簋是目前发现商周时期最大的青铜簋,盛食器,重60公斤,因其形体庞大,浑厚典雅,被誉为簋中之王。胡簋的双耳呈象首形,簋体下有正方形方座,加强了稳重感,腹围和方座上均饰直棱纹,颈部和圈足饰一周窃曲纹,上下相互对照呼应,别具一格。

图片

胡簋腹内底有铭文12行124字,是西周第十代国君——周厉王姬胡祭祀先祖,祈神降福的祭文,故还称为“王簋”。铭文说到周厉王作为大宗小子,不敢昼夜贪图享乐,尽心经营先王事业,布政四方,祈求先祖列宗,赐降福泽、智慧,保佑周王朝长治久安。这是目前发现为数不多的周王自作器,因此十分珍贵。周厉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在位期间,不准老百姓依山泽而谋生,禁止老百姓言论自由。公元前841年,手持武器的老百姓集结起来,攻入王宫,最终厉王客死他乡(今山西),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国人暴动”。“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直接导致了周王室日趋衰微,逐步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

图片

逨盉

年代:西周晚期

规格:通高48、通长52厘米、重12公斤

出土地点:眉县杨家村窖藏

历史价值:盉,为古代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该器造型独特,构思奇妙,从铭文得知,是西周单氏家族第八代逨为祭祀皇高祖单公而做的一件礼器。器身呈扁圆形,两面以龙纹装饰,盖首为凤鸟,凤首高昂,展翅欲飞,形象逼真。盖与器身连接处,是一只老虎,它歪着头向上攀爬,悠闲自得的样子却不失兽中之王的威严。盉的鋬手是吞云吐雾的龙首,好像在空中遨游,呼风唤雨。12厘米长而直的管状流,像是一条舞动身躯的长龙,正张着嘴准备吐出美酒。整个器身由四个龙首支撑而起,灵动稳健。逨盉以威风凛凛的老虎连接着刚强雄健的龙与柔美仁善的凤,烘托出一种龙腾虎跃凤呈祥,吉祥画面。龙与凤、刚与柔、动与静相互烘托,彼此呼应,和谐统一。

图片

逨盘

年代:西周晚期

规格:通高20.4厘米、口径53.6厘米、重18.5公斤

出土地点:眉县杨家村窖藏

历史价值:盘为水器,一般与匜配套使用,用于古人行沃盥之礼。该器造型优美,腹部及圈足处装饰窃曲纹,铺首为兽首衔环,盘外部布满翠绿色铜锈。它是杨家村窖藏出土青铜器中史学价值最高的一件。盘内铸铭文21行372字,详细记述了单氏家族8代人辅佐西周从文王到宣王共12代天子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历史。铭文大意为:逨说,我的赫赫有名的皇高祖单父,威武英明,知人善任,是一个有智慧有德行的人。他辅弼文王、武王,讨伐殷商,接受皇天大命,抚佑四方的诸侯国,建立了周王朝,操劳国家,顺应天意。我的皇高祖公叔,能辅佐成王,为王所使,接受大命。(当时)北方的戎狄不来奉献天子,(成王)安定了四边万国。我的皇高祖新室仲,沉稳英明,安远善近,四方诸侯都来朝见康王。但是鬼方背叛朝廷。我的皇高祖惠仲盠父,善和于政,成于谋略,奉侍昭王、穆王、经营四方,讨伐楚荆。我的皇高祖零伯,耳聪心明,尽职心责,侍奉龚王、懿王。我的皇亚祖懿仲,直言规劝(四方左右庶民),(协助)孝王、夷王治理国家,有成就于周邦。我的已故父亲龚叔,端庄恭敬,严肃谨慎,和询于政,德行显著,辅佐厉王。逨继承我的祖父、父亲的职事,夙夕恭敬自己的职责,故天子多赐逨休。天子万年长寿无疆,保佑周邦,治理四方”。

逨盘铭文巧妙的以单氏家族的8代祖先为主线,穿插对应了西周十二位天子,如文王、武王兴周灭商,成王、康王开拓疆土,昭王讨伐楚荆,穆王征伐四方等,将天子的丰功伟绩与单氏家族的功劳结合在一起,既歌颂了周王的丰功,又昭示了家族的伟绩和荣耀,同时,它还印证了《史记·》中西周诸王世系,证实了《史记》的真实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青铜史书。

图片

西周鱼季尊

年代:西周 一级

规格:通高22.1cm,口径19.1cm,腹深18cm,重2134g

出土地点:1980年宝鸡市竹园沟 国墓地四号墓出土

尊是商周青铜器中重要的盛酒器,流行于商至西周中期。鱼季尊体呈长方形,扁椭状,口沿卷曲外侈,束颈,下腹垂,腹下有四扁形虎足,腹侧有一兽头鋬。颈部饰凸弦纹,腹部饰一周共身的夔龙夔凤纹,有云雷纹衬地。

图片

器内底铸有铭文二行六字“鱼季乍(作)宝旅彝”。

图片

西周蕉叶纹铜鼎

年代:西周 一级

规格:通高36.8cm,立耳高7.6cm,口径29.8cm,腹深17.8cm,重6700g

出土地点:1980年宝鸡市竹园沟 国墓地七号墓出土

鼎是商周青铜器中重要的食器。该件鼎口作桃圆状,微敛,平折沿,两耳立于折沿上,腹部较深,三柱足。上腹部饰一周六组兽面纹,每组兽面间有一条小夔龙相连,下腹部饰一周蕉叶纹,纹饰整体均用云雷纹作地,有扉棱。足上部饰兽面纹及弦纹。此件鼎的腹底烟炱极厚,应是周人常用的炊食器。

图片

西周兽面纹簋

年代:西周 一级

规格:通高16.3cm,口径21.2cm,腹深11.9cm,圈足径17.3cm,重3108g

出土地点:1980年宝鸡市竹园沟 国墓地七号墓出土

簋是商周青铜器中重要的食器。两件簋形制、纹饰、铭文皆相同。簋圆口微侈,敛颈,鼓腹较深,两兽耳有珥,高圈足。颈部及足部饰由折身回首夔龙纹及圆涡纹相间组成的纹饰带。腹部饰兽面纹,兽面两侧均有一夔龙装饰。通体无地纹,纹饰整体呈浮雕状。

图片

簋底部铸有铭文“乍(作)宝彝”。

图片

西周伯各卣

年代:西周 一级

规格:通梁高27.5cm,通盖高23.6cm,口径8.5×10.7cm,腹深13cm,圈足径9.8×11.9cm,重3170g

出土地点:1980年宝鸡市竹园沟 国墓地七号墓出土

伯各卣有大小两件,与伯格尊组合成一套盛酒器。伯各卣带盖有提梁,直口深腹,高圈足。盖有兽首捉手,盖面饰兽面纹,盖折沿处饰长身回首夔龙纹。提梁与卣身相接处为圆雕卷角羊首,提梁弯折处圆雕牛首,梁背饰夔龙纹。卣身颈部饰一周回首夔龙纹,中间有两兽头装饰,腹部饰兽面纹,圈足饰长身夔龙纹。伯各卣通身有四条高扉棱,纹饰繁缛细腻,有云雷纹衬地,具有地纹、浅浮雕、高浮雕、圆雕的装饰风格。

图片

盖、器底均铸有“白(伯)各乍(作)宝尊彝”铭文。

图片

西周伯各尊

年代:西周 一级

规格:通高25.8cm,口径20.7cm,腹深20.1cm,圈足径13.9cm,重3250g

出土地点:1980年宝鸡市竹园沟 国墓地七号墓出土

酒器。伯各尊器形作深圆筒状,口外侈,腹中部微鼓,圈足较高。通体饰四道高扉棱,器表纹饰主要分三段,颈部饰四组蕉叶纹,每组蕉叶纹由两只倒立对称的夔龙纹组成,蕉叶纹下饰一周回首夔龙纹;腹部饰兽面纹及夔龙纹,兽面圆目高突,卷角翘出器身;圈足饰夔龙纹。纹饰整体以云雷纹作地

图片

尊内底铸有铭文二行六字“白(伯)各乍(作)宝尊彝”。

图片

西周云纹编钟

年代:西周 一级

规格:通高28.8cm,甬长9.8cm,舞修13.2cm,舞广9.3cm,栾长19cm,铣间16.2cm,鼓间10.6cm,重4346g

出土地点:1980年宝鸡市竹园沟 国墓地七号墓出土

乐器。此套一组三件编钟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编钟。三件钟体形制和纹饰类似,大小递增。钟体呈合瓦形,截面呈椭圆状,圆甬中空与体腔相通,旋上有方形挂环(干)。钟钲部两面各有三组枚,每组三枚,篆间及鼓部饰细阳线云纹,云纹稀疏。较大的两件钟钲部周边有乳刺,最小的一件钟篆部及旋上素朴无纹,唯鼓部饰细阳线云纹。

图片

西周兽首旄饰

年代:西周 一级

规格:旄首通长18.5cm,銎口径3.4×5.1cm,鐏长5.6cm,口径3.5cm,重422g

出土地点:1980年宝鸡市竹园沟鱼国墓地七号墓出土

旄由旄首、木柲、鐏组成,木柲两端纳于旄首及鐏銎口中,此件仅存旄首和鐏。旄首呈鸭头形,中空,圆目,鸭嘴微启,上喙饰有花纹,下喙有透空三角形穿孔;鸭首衔于一兽口中,兽卷角,上有孔钉,两目处对称饰夔龙,銎口呈桃心形。鐏呈圆柱形,底端饰团凤纹,鐏身饰鳞纹。

图片

西周弓形器

年代:西周 一级

规格:通长36.5cm,重550g

出土地点:1980年宝鸡市竹园沟 国墓地七号墓出土

弓形器多认为是用来协助驾车者挽缰绳的器物,属车马器。弓形器体呈弓形,器身内壁凹下,上有三道脊棱,脊部隆起,中心处有一圆突,两侧饰蝉纹,纹饰整体有云雷纹衬地,弓身两端伸出连弧状曲臂,臂端有镂空小铃,内含弹丸。该器臂身的连接处均有明显捆缚痕迹。

图片

西周兽面纹大口尊

年代:西周 一级

规格:高23.6cm,口径25.6cm,腹最大径18.3cm,腹深16.8cm,圈足径15.4cm,重2750g

出土地点:1980年宝鸡市竹园沟 国墓地七号墓出土

盛酒器。该件尊大口外侈,束颈,折肩,鼓腹,高圈足。颈部及圈足饰两周凸弦纹,肩部有三牛首,牛首间及上腹部均饰夔凤纹,下腹饰兽面纹,兽目圆雕突出,器体纹饰皆用云雷纹作地。

图片

西周凤纹提梁卣

年代:西周 一级

规格:高26.5cm,身高24.3cm,口径8×10.3cm,腹深14.7cm,重2080g

出土地点:1980年宝鸡市竹园沟 国墓地八号墓出土

盛酒器。两件卣在器形、花纹、铭文方面均相同,唯有大小之别。卣有提梁,带盖,直口,敛颈,深腹,下腹鼓,矮圈足。提梁与卣身衔接处有环相扣,梁首端圆雕一兽头,兽耳侧竖,双角分歧,似鹿首,梁背饰夔龙纹。盖面隆起,中部有菌状捉手,捉手上饰四牲首,盖面及颈部饰弦纹、回首夔凤纹,圈足饰弦纹,通体无地纹装饰。

图片

盖、器内底皆铸有铭文两行四字“乍(作)宝尊彝”。

图片

西周凤纹尊

年代:西周 一级

规格:高25.2cm,口径18.8×19.5cm,腹深20.7cm,圈足径14.1cm,重2000g

出土地点:1980年宝鸡市竹园沟 国墓地八号墓出土

盛酒器。凤纹尊体呈圆筒状,圆口外侈,腹部微鼓,高圈足。尊体上腹及圈足处各饰两周弦纹,腹部饰两周回首夔凤纹。夔凤折身、垂冠长尾,腹上部有对称两兽首。

图片

尊底铸有铭文两行四字“乍(作)宝尊彝”。

图片

宝鸡青铜器书法菁华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编
西泠印社出版社
ISBN 978-7-5508-3579-5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术、艺术并重,再现金文书法经典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抚原器、如睹真迹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