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秦始皇的被刺为例,浅议秦朝的社会治安已经逐渐走向崩溃

 四地闲夫 2023-03-27 发布于山东

论述秦过的《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等巨著不是不读,是读得太久了。今天换个话题,秦始皇为什么尽被追杀,里面究竟得罪了多少人?

秦始皇像

一,秦始皇是个厉害角色

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个千古一帝先得荆轲一刺;建国后又得搏浪一锥;再后来竟得京城一围;事不过三,再来一下,便成千古之帝了。

秦始皇的三次被刺,一次在咸阳宫,是荆轲主刀的;一次在搏浪沙,是张良主谋的;末一次在咸阳城内,遭几个无名杀手围攻。赖他命不该绝,竟能逄凶化吉,遇难呈祥。之后,加深法治力度,一切以法律为准绳,不想弄巧成拙。

秦始皇惊骇之余,他也该想想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被追杀的总是他?他倒底干了些什么事,招来了不同阶层的恨,不同身份的人不畏艰险,如飞蛾赴灯,义无反顾地,前仆后继地追杀到底呢?

二,荆轲的刺秦,是秦国即将灭亡六国,遭到的巨大反抗力量时出现的。

这种争斗,是国与国之间的敌视对抗。谁都知道亡国奴的生存是种什么生活。周朝后期的仁义道德基本上已经荡然无存,剩下的就是强凌弱,大并小,奸诈阴谋,巧取豪夺。秦国'自穆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秦昭王扣留楚怀王,活人相会,死人而归。六国″由此不直秦'。秦国的不守信用,招来六国痛恨。

秦始皇的铜马车

白起实践商鞅的变法,仅白起就杀死六国百万军队以上。白起的残杀,一般记载为″斩首',这种'军功体制“之下,敌人连全尸都保不住一个,让多少人愤恨?这种杀法,激起多少人家仇视?秦国施行商鞅变法,国力的强盛与六国的损失即成正比,秦始皇的扭曲性格,是招致关外六国破灭的重要原因。刚愎自用,惟吾独尊,促成了他看不见地下的火种。他认定武力可以搞定一切,他认为他能消灭六国,也可以治理好六国变成的郡县。

当时的各国看来,谁都不愿做破国亡家,妻离子散的人。而秦灭六国的战争,势必造成破国亡家,妻离子散……死了的就死了,活着的必要悲愤。六国民众对此无不咬牙切齿,埋藏愤怒,等待机会,实施报仇。

三,燕国太子丹谋杀秦王,就是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当时秦国已经发兵攻击赵国。赵王迁错杀赵国最后的救命稻草的李牧,加快了赵国的彻底灭亡。唇亡齿寒,燕国的太子丹,怀疑准备工作没做完备的杀手荆轲不去,准备先派外强中干,徒有虚名的秦舞阳去,致使荆轲负气而去,结果失败。秦王政逃过一劫之后,断然灭燕。把太子丹追于衍水,后被乃父所杀,欲消秦王灭燕之志。

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奏出了六国行将灭亡的时代悲歌,有形的家国破灭了,无形的仇恨也埋下了。这就是家国兴亡的辩证法。

秦始皇对待破灭后的六国宗室,大臣,豪强,民众,可谓残暴。六国的宫室画成样图后,被夷为平地。照图在咸阳重建;珍宝财富向西运,后宫美女全带走,甚至平民百姓,被俘虏的士兵,也被秦人奴使,成了战利品。被秦国士兵残忍奴役。仅以齐国为例,举国投降,依旧免不了国破家亡身死路绝,齐王建对于秦灭五国有大功,竟然饿死。更何况剧烈反抗的其他国家的王室民众。秦始皇灭其他国家后,他是这样说的,理由相当充足:

秦王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史记-秦始皇本纪》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项羽在安阳屠杀秦兵,就在于秦兵们说,当初奴役过六国士兵,才让六国士兵对他们以牙还牙,他们忍不住了,才要逃。有反心。项羽才因此而杀了秦兵二十二万。仅留几个将领入关。《史记-项羽本纪》说明项羽杀秦兵是有原因的。是秦人'天造孳犹可活,自作孳不可活也。'的自吞苦果。

四,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一成不变地残酷统治民

不恤民间疾苦,贪婪暴戾,激化社会矛盾,深刻而全面推行苛政,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民群众在秦朝时,还是那么仇恨秦始皇父子的刚暴统治。那么憎恶秦朝的统治秩序,渐渐起了推翻秦始皇父子的统治决心。

秦始皇统一六国雕像

秦政是这样失去民心的:

昔秦绝圣人之道,杀术士,燔诗书,弃礼义,尚诈力,任刑罚,转负海之粟致之西河。当是之时,男子疾耕不足於糟,女子纺绩不足於盖形。《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穷兵黩武,不珍惜民力,急于事功,结果好事成了坏事。

遣蒙恬筑长城,东西数千里,暴兵露师常数十万,死者不可胜数,僵尸千里,流血顷亩,百姓力竭,欲为乱者十家而五。《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极度自私,压榨民力,让民众怨声道载,反抗之心萌动。

於是臣再拜问曰:“宜何资以献?”海神曰:“以令名男子若振女与百工之事,即得之矣。”’ 秦皇帝大说,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穀种种百工而行。《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为了南越征战,民众妻离子散,无处渲泄心中悲苦:已经忍无可忍了:

又使尉佗逾五岭攻百越。尉佗知中国劳极,止王不来,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於是百姓离心瓦解,欲为乱者十有六家。《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终于有志士挥锥一搏,欲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

《史记-秦始皇本纪》

搏浪沙的铁锥,即是在这种背景下扔出的。

五,铁锥砸碎了秦始皇的副车,秦始皇外巡千骑万乘。

兵马俑铜马车

随行的铜马车配置得奢侈豪华,坚固耐用。不幸的是,飞来的铁锥,距离那么远,目标被圈定就只差了那么一点。若砸中秦始皇的主车,秦始皇当场就没命了。但是,仓海君只差那么一点儿,否则就没有下一次再遇刺了。

张良的这一次,被说得清楚是为韩国报仇,为自己家几百被残杀的亲人报仇。一个像张良这样的文青尚且满腔仇恨,散尽千万家财为此一杀,更何况,其他六国的王室,民众了。

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腊曰“嘉平”。赐黔首里六石米,二羊。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秦始皇本纪》

在咸阳的一个夜晚,带了几个侍卫高手,出去微服散心。竟然被几个蒙面刺客围堵追杀。若不是几名侍卫拚命抵抗,秦始皇怕是提前千古了,如果这样,早死点时候,也不致于在沙丘之变了。

荆轲刺秦,搏浪行锥,咸阳夜遇,这三次都是在秦始皇意料之外。他一次又一次被人追剌,是他不去想个为什么,还是不愿去想是为了什么。也许,他明白想也没有用。他刚愎自负,用残酷的法制去应对一切反抗,结果,引起更多的不满。

秦始皇的行踪极为隐蔽,作复道就是为了保密。但他的行踪还是被人查出了,刺客方才准确无误地找对他,并对他进行攻击。这也说明,秦始皇身边也有人把消息泄出来。这又是为什么呢?当然是希望这个主子早点死。仇秦已经浸渍于宫中了。

在秦始皇的眼皮之下,竟然有刺客找上门来,这真是匪夷所思。足见关中的治安混乱,已经到了什么程度。秦始皇这次是下令大搜十日,结果贼毛都没有抓到一根。此后关外日益混乱,出了许多奇怪的事,其中'东井殒石',指名点姓痛骂当今皇上:'始皇帝死而地分',道出了秦始皇是如何招人嫌弃!各地官吏的残酷镇压,也镇压不了人民的反抗斗争。甴此可见秦始皇时代的社会形态,社会矛盾,社会治安,被仇恨充塞了各方面。早已经入木三分了。

秦始皇号令天下图

六,秦始皇应该是把天下人给得罪完了。

他当然知道,他的办法是让法吏去治罪,结果越治越乱。假使他活着,大泽乡起义也可能爆发,因为大泽乡起义离秦始皇死去不到一年。而秦末天下大乱,几乎囊括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反抗势力。三次刺杀行动,仅仅是反抗秦政的三点浪花,更猛烈的涌动在地底下。陈胜吴广的起义,只是燎原了几十年的忍耐和压抑仇恨的情绪,一旦沾上火星,三年时间把秦帝国烧了个干净。秦人积怨太久又太深之原因就在于此。虽然,历史大势赋予了秦人的历史使命,但也并不是让统治阶级不施德政和仁政。秦人忘乎所以,秦始皇被刺客追杀,早该更弦易张,轻徭薄赋,留一条路给民众生存下去。如此可缓迟早亡的命运,何致于十五年的帝国运祚,为怒火燃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