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极分化!有的老师一年产出42篇核心,有的老师颗粒无收!

 学术进修 2023-03-27 发布于河南

不管是研究生还是高校老师,所在单位对论文的发表都有要求。

毕业要发核心,评职称要发核心,发文数量还有规定,是不是听着就头大?这就是很多科研人面临的困局:各高校的学生和老师都有发文需求,但是核心期刊数量少、版面少、周期还长,这个天平极端不平衡。这不是危言耸听,凭空捏造,是有真实数据证明的,带你扒一扒2022年核心期刊发文现状

01



双月刊的核心期刊数量占总核心期刊的一大半

见刊快的半月刊和月刊一般是投稿者的首选刊物,原因无他——速度快,能够满足迫切需求。但是,这两类刊物数量加起来远少于双月刊。还有一个更糟糕的消息:为了保住核心的地位,提高期刊影响因子,半月刊和月刊有转变成双月刊的趋势。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不仅投稿周期延长了,期刊的版面也骤减。

02



核心期刊发文量在逐年减少

2022年北核发文数量比21年少了9378篇,从2018年到2022年,累计减少出版的文章大约3万篇,南核5年间减少出版的文章大约1万篇。惊人的是,这个趋势依旧在延续,每年发刊数量稳步递减。出版社的低需求与投稿者的高供给导致每年大量文章被拒稿。

03



大佬发文数量多,存在两极分化

以新闻传播领域为例,2022年学术大咖喻国明教授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量高达42篇,平均每月3.5篇核心!而有些老师在核心刊物颗粒无收,一篇也没有发表。旱涝分明,这未免也太两极分化了。

核心期刊发表众所周知的一个“潜规则”:重视身份和单位。

研究生、普通高校讲师发南核简直“难比登天”。南核要求作者学历是博士及以上,职称要求是二本院校副高及以上;可是博士讲师、硕士副高等,如果学历或者职称其中一项没达到要求,可能就没办法以独立作者的方式发表论文。除学历、职称外,如果有课题研究或基金的作者,会相对更有优势。北核发表难度相对南核要低一些,一般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即可,有的高职单位也可以。

04



高校发文量分布不均衡

中国人民大学位居榜首,且数量远超第二位,可是据统计还有76家高校没有在南核上发表一篇以一作身份署名的文章。难道这些高校的老师没有在南核发文章的需求吗?恐怕不是吧。

发文越来越来难是共识,所以,一定要趁早发,抢先发,多做些准备,未雨绸缪,慢一步“版面满了”,迟一秒“版面费涨了”,晚一步“职称评审没了”,学术论文是必需品,毕业要用,就业要用,晋升要用,所以,早发表,早收益。

论文发表愈发内卷,文章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如果没有学术写作能力的积累,之后的日子恐怕是举步维艰。不想陷入死循环,还是要从自身能力开始做提升,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建议各位老师为自己的学术之路做长远的打算。

学术进修课堂常年辅导学术论文写作,对接同方向核刊编审/外审专家,一对一私密辅导,做您学术路上的良师益友!

核心论文/SSCI论文/硕博毕业论文/课题申报书 一对一辅导

扫码添加助教了解详情

更多学术讲座、学术辅导、论文干货、写作技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