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证中非友谊,快来打卡这个宁海人家门口的艺术展

 文化宁海 2023-03-27 发布于浙江

雨霁天晴,惠风和畅,祝贺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以路为媒——从'坦赞铁路’到'亚吉铁路’艺术作品交流展”顺利开幕!

国家艺术基金是由国家设立的、以推动艺术发展为宗旨的公益性基金,旨在促进艺术繁荣,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推出具有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的作品,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本项目由浙江师范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徐华颖教授担任主持人,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院长刘鸿武教授担任总策展人。

坦赞铁路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记录着上世纪中后期中非人民并肩奋斗的光辉历史。亚吉铁路是进入新时代中国在非洲建设的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被誉为新时期的坦赞铁路本次展览坦赞亚吉两条铁路为展览主题,以上的人、事、物为展览内容,以多类型艺术作品呈现背后的故事,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生动的艺术注脚。

“以路为媒——从'坦赞铁路’到'亚吉铁路’艺术作品交流展”为全国巡展。在“不忘初心,友谊路”单元,主要以摄影、摄像、纪实性实物等艺术形式再现两条铁路建设过程中的感人画面,真实描述两条铁路建成后非洲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坚持信念,发展路”单元,展览呈现了“艺术家走进非洲”的艺术成果,艺术家走进“坦赞”和“亚吉”两条铁路,用心聆听非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美术作品来表现非洲的风物人情。

本次展览由坦桑尼亚中国文化中心、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馆文化处、中国土木工程集团作为指导单位。展览项目组为媒,通过讲述好援非故事来传递“一带一路”的内涵和作用参展作品做到了多群体参与、多品类并置,展览方式采用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

主办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承办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
*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
*宁海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宁波玖玖美术馆(宁海温泉艺术村)

宁海站展览时间:

2023年3月26日— 4月9日

展览地点:

宁波玖玖美术馆(宁海温泉文化艺术村)

开幕花絮

郑军德 教授

浙江师范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孔达达 先生

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保护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榜书”艺术家

徐华颖 教授

本项目主持人、浙江师范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博士生导师

胡仁杰 先生

宁海县深甽镇党委书记,宁海森林温泉度假区管委会主任

薛常亮 先生

宁海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

王琛 主持

宁波市玖玖美术馆馆长

非洲留学生代表


部分展览作品欣赏

一、坦赞铁路老照片

坦赞铁路交界处铺设钢轨  中国**木赞比亚公司提供

齐心协力,攻克难关   中国土木赞比亚公司提供

坦赞妇女参加筑路  中国土木赞比亚公司提供

欢庆通车   中国土木赞比亚公司提供

钱贝西大桥上的火车  中国土木赞比亚公司提供

二、展出艺术作品

《回望故乡》,赵溅球,中国画。

《坦赞路上》,董泉,油画。

《茂盛》,邱兴雄,水彩。

《列车前的男孩》,吴方,水彩。

《坦赞铁路》,宋永进,速写。

鼓乐,宋佳,实验艺术。

部分展览创作意图介绍

王雷 严群利

《童心共筑》  

泥、沙

展览尺寸可变

2023

作品阐释:作品以金华红土及非洲红泥共有的特征“红”为创作基点,邀请金华市金东区光南小学100名学生,来创造表达儿时梦想的中非儿童形象200余名。在中、非孩童方阵中,每一个孩子们都用心表达着未来的梦想:唱歌、跳舞、运动、画画、玩耍、当兵、医生、教师等。在这些小小的梦想中,孕育着中、非未来的希望,共筑中、非之间的友谊而努力!

张瑶瑶

《友谊的彩虹》

旧手套;刺绣

200×170cm

2022

作品阐述:坦赞铁路搭建起中非之间的真挚的友谊,是中非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作品收集了中国式的工人旧手套,在手套上加以缝绣的手法。从1975年出版的《友谊的彩虹》坦赞铁路工地诗歌选中取诗,用这些汉字在手套上拼凑出坦赞铁路周边的风情。如坦赞铁路、非洲动物、脸谱脸绘等具有非洲文化特色的符号。通过作品,忆那个时代人民的努力与心血,想过去-现在中非两国并肩前行,歌颂了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寄托了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美好愿望。

吴巧玲 刘培睿 

《超我》

二手旧衣物;打毛、剪裁、拼贴

45×35×50cm

2022

作品阐释:人类最伟大最古老的梦想不是征服自然,而是超越自我。从日常闲置的衣物出发,借助面具的形式将衣物进行另一个维面上的重塑。塑造面具,实则是在塑造另一个自我,一个超脱于你我他之上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自我。

刘培睿 吴巧玲

《幽灵幻影》

二手旧衣物;打毛、剪裁、拼贴

35×55×5cm×12个

2022

作品阐释:法国文艺批评家马尔罗曾说,“非洲面具不是人类表情的凝固,而是一种幽灵幻影……羚羊面具不代表羚羊,而代表羚羊精神,面具的风格造就了它的精神。”作品材料选择回收的二手旧衣物,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且具有极其强烈的社会属性。而其作品形式借用了非洲特色面具,采用旧衣物打毛、堆叠的技术做成一个立体面具。因此旧衣和面具的结合,是浓郁的非洲文化的一种新的表现,也是非洲文化更深层次意义上的延续与传承。

沈婷婷

《ET001》

乘客的旧衣物;剪裁、缝纫、拼贴

80×80cm×3个

2022

作品阐释:作品借用火车车窗的形式,以路上的非洲动物为对象,将收集到的火车乘客穿过的旧衣服,以裁剪、缝纫、拼贴的手法,制作非洲大陆上的各种动物。动物透过车窗展现在乘客眼前,感受非洲野性的呼唤。作品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展现非洲大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同时进一步推动中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描绘中非绿色合作的前景。我们可以透过车窗,看到喷薄而出的顽强生命力,在这片黑土地上完成一场充满冒险和激情的非洲之旅。

宋佳

《鼓乐》

螺栓、螺母;焊接

55×40×40cm

2022

作品阐释:打击乐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非洲人天性乐观,在劳动和生活中,不断的歌唱,用他们那天才的音乐情感表达着快乐。非洲手鼓不单单是乐器,它还传承着非洲大地的传统、思想、艺术、历史和所有能传承的一切。螺栓与螺帽相互作用,像中非友好建交,螺栓高低起伏如同拍打手鼓所产生的声波,鼓皮更是给人带来非洲草原上辽阔的感觉,带人穿越非洲草原。

夏雨欣

《丝路》

头发、石子;翻模

展览尺寸可变;枕木70×10×10cm×2根

2022

作品阐释:作品以中非合作和友谊为背景,以坦赞铁路与亚吉铁路枕木形为载体,用不同年龄劳动人民的发丝制作成铁路枕木。黑白体现出种族平等,从黑到白,是牺牲和拼搏;从白到黑,是再生、流转和继往开来。赞扬中非人民的无私奉献与顽强奋斗,体现出不朽的“丝路”精神。

郑巍敏

《铁轨上的风情》

喇叭、铁路工人旧手套;绣

展览尺寸可变

2022

作品阐释:伴随着火车前进发出的轰鸣声,沿途会看到许多的非洲特色风情,火车上的乘客也会进行交谈,作品以喇叭为依托,以铁路工劳动使用过的手套为材料,将手套拆成线后在喇叭上面绣上非洲唇盘纹饰展现出火车途径之处的风情,将收集的声音重新组合播放,与绣上纹饰的喇叭组合成声音装置作品。

王佳丽

《向远方》

旧衣服;缝纫、拼贴

33×41×46cm

2022

作品阐释:作品灵感从“以路为媒”一词出发,“路”是友谊之路、自由之路、繁荣之路,“媒”有连接之意。从坦赞铁路到亚吉铁路、从中国到非洲、从1976年到2018年,中非两国铁路工人连接起了跨越东非大裂谷的兄弟情谊,利用施工安全服作为原材料便有了特殊的社会属性。信号灯同时蕴含了光明、自由、幸福之意,旨在表达对民族斗争的警惕和中非守望相助的初心。

鱼宏碟

《知足》

布鞋,铁屑;裁剪、拼贴

成衣尺寸

2022

作品阐释:作品诠释女儿对父亲的感恩,表达了父女之间的传承,父亲作为制作车间的一颗螺丝钉,常年穿着布鞋行走在车间,布鞋底扎满了铁屑,将收集到的旧布鞋以拆分、拼贴和缝纫的手法,制作成独属于女儿的婚纱,父亲脚下的路以婚纱为“媒”传承给女儿,布鞋走过的路充斥着利刃,但布鞋制成的婚纱却熠熠生辉。

父亲的足,路知道,父亲走在“铁路”上;

父亲的足,鞋知道,布鞋踩在铁屑上;

父亲的足,儿知道,婚服着在儿身上。

陈伊婷

《落》

pvc塑料、沙

展览尺寸可变

2023

作品阐释:作品以沙漏中的流沙为材质,体现作品中时间的流逝!坦赞铁路的援建者肩负国家嘱托,身披沙土,头戴灰尘,为公忘私、为国忘家。落,是沙尘的掉落,是铁路的落地,更是中国援建者生命的付出与陨落!他们用汗水与热血铸就中非友谊的丰碑,展现着同心共享、天下一家的大国精神!

袁佳虹

《彩色乐章》

铝线、铝合金步梯;缠绕

60×280cm

2022

作品阐述:铝线是用于信号传输的设备,象征信息化的畅通无阻,人物形象从汉代画像石与非洲民间造型中汲取灵感,代表两国的社会风情与审美风格,共同特点是富于动感,体现铁路成功修建的喜悦,梯子上攀登的是代表友好的象,梯子平放象征坦赞铁路这条友谊之路,立起来代表双方共同努力,不断攀登,架起友谊之梯。色彩韵律、人物动感呈现音乐的关系,谱写中非友谊的华丽乐章。

内容综合自甬派、艺术沙龙

审核 | 浩海紫烟、王琛

本期编辑 | 平安、西湖雨

文化宁海题字 | 无禅

文化宁海工作室出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