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情 | 我与母亲

 木瑛 2023-03-27 发布于内蒙古

——回复【第01周】获取本周温情语录——

母亲算是新中国最后一代“文盲”吧,她不曾进学堂一天,却也识得若干简字,出门倒也不至于被骗或是走丢,因此,近年来也偶尔在外打工,信息自然比在家务农时快了许多。

记忆中我似乎从未与母亲亲近。小时候夜里打闪响雷都是钻进父亲的被窝,长大点梳辫子也是父亲手把手教我,后来读书住学校母亲也很少看望我或者是帮我拾掇行李,而常年离家的我给母亲打电话也并不频繁,但这些都未影响我们母女间的感情。

小时候拿了家里一块钱买方便面吃,正战战兢兢躲在巷子里偷吃,母亲操着笤帚破口大骂追着我打,我边嚎边跑,眼泪迎风打在脸上就像是刀割,那是我记忆中触觉最疼的一次。

第一次做饭,是夏日农忙时分。放学回家写完作业,母亲还没回来,想给她一个惊喜,就做了陕北农村常吃的“熬米汤磅蛮蛮”。做好后,满怀期待时不时跑到路口张望母亲的身影,那是童年最漫长的一个黄昏。终于盼到母亲回来,巴巴地等她夸我,然而饭后她只说了一句话:“把锅碗洗了。”

母亲粗心,早年间,家里光景一穷二白,她所有心思都在赚钱给我们花。也是近几年,她才意识到我与弟弟人生中许多第一次她都不记得,她自然很遗憾,也觉得亏欠,但我们都很释然,也更爱她。

母亲是个独立但不失温柔的妇女,而我也早早学着照顾自己,她很少干预我的生活,即使在叛逆的青春岁月,她也只是问津些许。她会在偶然间问及我的闺蜜或者同学,然后言简意赅地讲自己待人处事的方法,末了,也会温和地询问我的看法,她就是这样简简单单地教着我善良待人温暖生活。

母亲性格很急,忧患意识更是突出,尤其是对我们父子仨。我参加工作本来都说好一个人报道,母亲突然就觉得我要去个人生地不熟的陌生环境,非要陪我来,谁劝都不顶事儿,我只好改签车票依了她。

后来,表姐病重,她两头为难,想多陪我几天,又想回去安慰她兄长。她在我面前表现地犹犹豫豫唯唯诺诺,简直像个孩子!而我早已料定她会“弃我而去”,这已不是第一次。

十岁那年夏天,暴雨成灾,上游水库跃跃欲试想要决堤。有天半夜,不知哪里传来的消息,说是发大水了,家家户户拖家带口往山上走。母亲被邻居喊醒后,一拳推醒熟睡的我,让给弟弟穿衣服,然后她就跑走了。

我边哭边喊醒睡梦中的小弟,边给他穿衣服边告诉他妈妈不要我们了,我两正难过的起劲,母亲又跑回来了。原来,隔户人家是她小弟家,舅舅不在,她跑去喊妗子和表妹们。

母亲兄妹四人,兄友弟恭亲密无间和睦友好,她也时常教导我与小弟相亲相爱。而外婆走得早,所以,我理解她,也从不怨恨她。

一日,母亲捏着我的手把玩,看到大拇指处有道很长且明显的疤痕,特惊讶地问我哪里来的,我浅浅一笑:“有年帮你摘茄子,不小心用刀子割到了,当时你是知道的。”她微微一笑也不再说什么。

母亲对我的忽略正如我不知道她何时有的白发一样,我们很少去刻意关心对方,但并不代表我们不爱彼此。

这些年并没有陪伴在母亲身边,每次打电话都在报喜不报忧,而我也并不执着于知道她的近况。近来,她倒时常打电话说她的烦心事,我就静静地听着然后宽慰她。我想她是明白我已成人,可以帮她分忧,也是不想像以往那样事事瞒我,毕竟我是到该承担一些变故的年纪了。

我与母亲这样平凡简单,但我们都并不愿给彼此留有遗憾,就如我出嫁她会不舍,而我也在花更多的时间去关心照顾她,愿母亲幸福安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