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业带

 求是1025 2023-03-27 发布于山东

内涵与要素

产业带是以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铁路、公路等运输干线及其组合、能源动力及水供应线、邮电通信设施等)为发展主轴,以轴上或其紧密吸引区域内的联系密切的城镇或城镇群为主要载体,建立在沿线众多产业部门密切协作的基础上,由产业、人口、资源、信息、城镇、客货流等集聚而成的带状区域产业经济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部有其特定的产业结构、资源结构、技术结构,并且建立了紧密的经济技术联系和生产协作。

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线状基础设施束、产业体系和城镇群是构成产业带的5个基本要素,地理位置是产业带形成的自然因素,自然资源是产业带存在的场所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线状基础设施束是产业带形成发育的前提条件,产业体系是产业带发展和演进的主体,城镇群是产业带的依托和增长内核。

构成与特征

产业带的构成通常包括:交通干线或综合运输通道、以工业商贸业为主的三次产业以及沿线分布的经济中心和大中城市。三大构成要素相辅相成,三者相互促进及关系的演变是产业带的基本发展规律。三次产业特别是工业、金融商贸业和信息业是产业带的主要构成内容。

产业带应具有以下特征:①依靠交通干线的狭长空间地带,空间构成具有条带性;②分布有多种产业,构成成分具有复杂性;③经济规模、经济增长速度较高,发展具有动态性;④产业带整体具有开放性,在所处区域具有广阔而深远的影响,其地位突出而重要。同时,经济密度等多项经济指标沿产业带中心向外递减,具有梯度变化规律。

分类

按照产业的主体类型,可将产业带划分为:农业产业带、工业带、旅游业产业带。进一步细分,可以有基础产业带、高新技术产业带、制造业产业带、重化工业带、能源产业带、生态旅游产业带等。

产业带的发展通常要以交通干线为轴线,按照交通轴线性质的不同,可将产业带划分为沿海型、沿江(河)型、沿路型和综合运输通道型4种基本类型的交通经济带。

日本太平洋经济带是以沿岸航线及沿岸线路为生长轴线的沿海型交通经济带,欧洲的莱茵河经济带和中国长江经济带属于沿江(河)型交通经济带,中国京九铁路、哈大高速公路以及胶济铁路沿线经济带属于沿路型交通经济带,美国波士华经济带则属于综合运输通道型交通经济带,由多种交通轴线复合而成。

另外,按照发展阶段的不同,可以将产业带划分为雏形期的产业带、成长期的产业带、成熟期的产业带。21世纪初中国现有的产业带都还难以称为成熟的产业密集带。虽然外形和轮廓相似,但仔细观察发现,中国大多数产业带线状的基础设施束也还不够发达,整体组织性差,内部联系松散,协同配合不够,缺乏系统性,导致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的产业带大多属于雏形期和成长期的产业带,产业密集程度、交通便捷度等有待提高。

形成与发展表现

产业带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产业带形成初期,企业区位行为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表现为向某一优势区位集中,进而发展成若干城市工业集中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又由中心向外沿轴线扩散,这两种空间过程既相互推动又相互制约,便形成了产业带。

产业带的形成是经济较为发达的空间结构标志,也是经济技术发展的有利空间结构形式。合理的产业结构及其演进和升级是该地带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是推进经济带发展演化以至向外延伸的动力。在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集聚与扩散两种作用力。极化过程与扩散过程两者互为作用,互为制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作用的强度和方式大不相同,主要表现为:①起始阶段。即建立推进型产业之前,具有优势条件的区位的经济发展水平比周围腹地(边缘区)原有水平高。②极化阶段。当增长以不同的程度首先出现在某些点上时,便开始了极化过程,增长点以其优越的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条件通过后向联系效应将周围地区的人、财、物吸引过来,使中心和周围腹地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扩大。③扩散阶段。当集聚达到一定限度,扩散效应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心与周围腹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小,区域内部经济趋于一体化。

扩展阅读

  • 关林.产业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理教育,2007,(6):4-5.
  • 张从果,刘贤腾.产业带内涵界定与发展演化探讨.特区经济,2008,(3):268-270.
  • 曾昭宁,王忠.我国产业带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商业时代,2008,(10):82-8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