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业保护

 求是1025 2023-03-27 发布于山东
①直接的关税和非关税保护。直接的关税保护,即关税壁垒,指的是一国政府通过对进口商品和服务征收关税,来限制外国产品和服务进入本国市场。由于关税提高了外国商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的价格,从而降低了其在本国市场上的竞争力。这是历史最为悠久的贸易保护措施,可以起到保护民族产业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保护性关税和惩罚性关税两类。直接的非关税保护,即非关税壁垒,是指除了关税以外的其他各种限制进口的政策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后,非关税壁垒逐渐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这些非关税壁垒主要包括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苛刻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减少非关税壁垒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关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多边贸易谈判的重点放在非关税壁垒上。20世纪90年代建立的用以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致力于消除各国的各种非关税壁垒,以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②间接的非关税保护。主要措施有:包装和标签的规定;健康和卫生标准;质量标准;安全及工业标准;通关手续和地点;海关估价程序;海关分类;外汇管制;以商业秘密和国家安全为由以内部文件的形式进行内部行政干预和审批。③国内产业政策。主要保护措施有:政府或国家垄断性的生产、销售与贸易;政府体现产业区别的国内资源倾斜政策;对国内重点保护的产品实行优惠税收;对国产化率高的产品实行优惠利率;对购买国产品实行贷款;对重点民族工业提供政策性保险和政策性加速折旧;对进口品竞争产业给予科研补贴;对承担国家重点产业发展的国营企业给予政策性补贴;实行汇率贬值以奖出限入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