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染监测与数据科学应用

 感控plus 2023-03-27 发表于美国

作 者: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北院区感控科  党欣苒
审 校:慕彩妮

导  读:

感控工作是承上启下的,临床最关心什么?关心科室感染率高不高,抗菌药物使用率高不高?医院领导最关心什么?关心感染率有没有降下来,送检率有没有提升起来?这些问题需要感控工作者做到门门儿清,这些临床和院领导都关心的问题其实归结起来就一点:医院感染监测与数据统计。

医院感染监测与数据统计是感控人日常工作的一个大板块,统计数据是基本功,每个感控人都是数据的搬运工。如何将获取到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科学运用,不仅需要感控人有扎实的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的思维、科学的分析能力,还需要一个规范化的信息化平台来支撑。在陕西省预防医学会第25届医院感染控制学术年会上,全国大咖感控专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吴安华教授为大家系统性的讲解了感染监测与数据科学应用。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控中心主任医师 吴安华
学术报告:感染监测及数据科学应用
一、医院感染监测定义与作用
医院感染监测是指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解释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全院综合性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
监测规范中规定:新建医院或未开展过医院感染监测的医院应先开展全院综合性医院感染监测。建立可信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底线和培养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医院感染监测的意识。全院综合性监测的时间应连续且不少于2年。
2、目标性监测
目标性监测监测目标明确,有干预,针对性强,对感染防控价值较大,仍然是目前比较推崇的监测方法。目标性监测很多,规范中主要罗列了常用的监测目标:
(1)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监测(包括成人和儿童ICU);
(2)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
(3)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尤其是清洁切口感染监测;
(4)细菌耐药性监测。如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CRO监测;
(5)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如清洁切口预防用药监测。
3、医院感染现患率(患病率)调查
医院感染现患率是指一定时间段内住院患者中患医院感染的频率。高质量的现患率调查也能反映医院感染的真实情况,包括患病情况、危险因素、主要存在的问题,它既可以部分代表发病率资料,又可以部分代表目标性监测资料如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4、抗菌药物监测与细菌耐药性监测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职责中包含参与抗菌药物的管理,当然也包括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
5、环境与手的卫生学监测
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
水及涉水项目
高频接触医护设备表面
呼吸机
6、清洁、消毒与灭菌监测
清洁过程与效果监测、消毒过程与效果监测、灭菌过程与效果监测
7、感染控制措施依从性(过程)监测
手卫生依从性
无菌操作依从性
Bundle依从性
标准预防与补偿预防措施依从性
环境清洁与消毒依从性
过程依从性
二、医院感染监测方法
前瞻性监测主动的,患者入院之后就在医院感染专职(兼职)人员的监测下,观察是否发生医院感染?是什么医院感染?是否是耐药细菌感染?有哪些危险因素?需要做哪些检查?是否存在医院感染暴发?预后如何?等等,这样调查的结果比较准确,尤其是进行目标性监测时更实用。
回顾性调查通俗地讲就是我们以往的查出院病历,对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登记并统计分析,完全依赖于病历上医务人员的记录,处于被动地位,虽然也能得到有关资料,但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料滞后二是其准确性依靠记录者,三是不是临床的调查,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规范中推荐采用前瞻性调查不推荐回顾性调查,现在信息系统可以实时监测
三、监测的管理与要求(如何确保监测质量?)
医院应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并应将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质量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
医院应培养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识别医院感染暴发的意识与能力。发生暴发时应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医院应建立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发生下列情况的医院感染暴发,医疗机构应报告所在地的县(区)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于12h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l5 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l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l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h内进行报告
l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l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l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设施要求 医院应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完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与基础设施,医院感染监测设施运转正常。
四、医院感染监测结果的科学应用
监测结果四要四不要:
监测结果要可靠,不可靠结果不要
监测总结要及时,总结不及时结果不要
监测结果要比较,没有比较的结果不要
监测结果要应用,没有应用的结果不要
监测结果在医院内的科学应用
1、总结时评估监测结果的可靠性:结局监测、过程监测;
2、总结时考虑如何应用监测结果:及时反馈到监测结果相关部门,及时知会相关部门,及时报告相关管理层;
3、应用结果时提出评论和建议:从专业角度和管理角度;
4、制定干预措施,依从循证感控原则;
5、通过应用监测结果推动质量持续改进,充分运用品管圈和PDCA质量改进活动。
监测结果在医院外的科学应用
1、内部交流;
2、各种会议交流;
3、发表论文,全国应用、全球应用;
4、参加监测系统,如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区域性医院感染监测网,医院感染科学研究网络等;
5、相互学习交流,建立标杆大数据库。
五、没有反馈应用的监测是半途而废的监测没有与干预相结合的监测是无效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后要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结语
医院感染监测与干预是感控工作的核心要素,也是感控专职人员核心能力的体现。感控人员只有学会了系统性、科学性的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从数据分析中探寻到管理高风险点,突出管理重点,防患于未然,采取有效的、精准化的预防与控制措施,确保医护安全、患者安全,推动医院安全、快速、高质量的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