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何成长都需要自律,那如何才能持久自律呢?别轻易离开舒适区

 玉儿4386 2023-03-27 发布于浙江

这个社会竞争太激烈了,取得任何一点成绩可能都需要“比你以为的”更久的时间,那些让你在起点上充满优越感的东西,不一定能给你持久的竞争力,让你一直比别人强,有些还可能成为你的束缚.

太多东西需要时间的验证。

不知何时,出现了“打卡”这个词,每天不间断的打卡。我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些朋友立志,比如:从今天开始,我要坚持写读书笔记,每周至少3 篇,请大家监督。

然后我就盯着观察,别说坚持 3 个月,一般 3 周不到就没下文了。

在《认知觉醒》这本书中,作者周玲把人分成两拨:一拨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没有什么想法,压力不多,动力也不大。手机上有什么玩什么,给你推什么就看什么 另一种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他们“睁开了眼睛”,克制了娱乐的天性,希望通过自己的主动改变,来为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准备。

我举个自己的例子,之前参加了一个口语训练营,充满激情地加入,可是开营后我直接吓得不敢点进去看,因为楼太高了。所以一星期后我果断退出了。而现在机缘巧合,每天有小芋头给我们整理一段英文晨读,我每天不定时的朗读,从不间断。

还发现另外一个有趣的例子:有个小伙伴说:之前有段时间经常去练字,那段时光内心很平和,并没有特别的焦虑,也很满足。目标是想着成为书法老师。可是不知不觉迷失了,就在跟我们聊天的晚上,我们约好一起练字打卡。

她的字真的写得很好(一天一页有时候两页),我自叹不如,每天不管多晚,都能报到,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没人影了;而我还在继续做着这件事(每次写三行)到今天已经是第63天了

我现在想来,可能我在训练营朗读英语和那位伙伴练字都是“靠意志力”,而在群内每日晨读,每天写三行字就是“主动做”这让我每天坚持读,坚持写,而且还不厌倦。

“主动做”与“靠意志力”,那感觉真是完全不一样的。“靠意志力”是想要快速改变,于是花心思制定了远超自己水平的学习和训练计划,结果因体验太苦而中途放弃。

这何尝不是太多人无法保持自律的原因呢.

我最可喜的地方就是主动降低学习的难度和强度,让自己处在最佳承受范围。

在周玲看来,这个重要成长规律——“舒适区边缘”

每次到舒适区的边缘坚持一下,然后在回到舒适区停留一下,调整好了再到舒适区边缘……如此反复。

读书笔记也一样,笔记虽好,假如一上来就不管三七二十一,让你把整本书的知识点都记下来,往往会觉得难度太大,根本无从下手,没过几天,你的激情就消失了,更不要说喜欢了。

那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会做但特别容易遗忘的”,或者“不会做,但稍微努力一下就能学会的”事情上,然后在这个区域努力。

比如说:做笔记先摘录书中的金句,把书中受益最深的一段记下来;写文章,从50字,100字记录,或者每天记下一件有趣(带点感情)的事情。

当你真的热爱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会很享受做这件事的过程,成长是一场持久战。当你的成长只有焦虑、痛苦和抱怨时,那就不会有成长了,只能自己淘汰自己了。

太多人都没有超群的智商,永远的好运气,关键时刻的贵人相帮,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颗平常心,在自己的“舒适区边缘”打磨,培养我们积极的耐心以及所有能支撑我们走得更远的性格特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