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静如水——似水年华

 乐儿小筑 2023-03-27 发布于福建

 /wuzhen

时隔二十年,又看了一遍《似水年华》,当画面打出“五十年后”,我忽然明白自己为什么不喜欢乌镇了。不是因为它过多的商业推广,也不是因为人们口中它已经的商业化,而是因为这部电视剧。白墙黑瓦,小桥流水,吴侬软语,诗意盎然......在最美好的环境里用最温柔的语言讲述了最是疼痛的故事,虽然剧终时被主角以“成长”二字概括总结,却让看剧的我不能释怀,多年。这次去到故事的发生地,恍惚间剧中的一切都变得分外真实,我站在乌镇的桥上,感受到的伤感便是剧情的延伸。

文说乌镇的每一座桥都能带你回到原地。他的本意是生长之地带给他的安全感与熟悉度,可英,来自台北。那个落雨的清晨,她和他并肩走过乌镇所有的桥,然后离开,永不相见。乌镇的桥把文带回了他的来处乌镇的书院,把英送回了她的来处台北。全剧几乎都是晴天,唯独把乌镇常见的雨水放到了真正的离别之际,以掩饰俩人奔流的泪水。清醒着告别远比那种未知的最后一面来得痛苦,直到,文在齐叔怀中放声大哭时,他与她的故事才得以封存起来,沉入市河的水底,不被允许再露面。

是像散文诗般的剧,浪漫,唯美,细腻,婉转,文艺,悠扬......旨在剖析人物内心的情感瞬间。有时候台词零碎得让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文和英就是在那样短小而直接的只言片语中达成了灵魂深处的默契。一如英所言,那是另外一个自己,世界这么大,不知得用多少世的修为才能换来这一世如此的遇见,可偏偏结局在启程时已经写好,无论怎样尝试勇敢尝试努力尝试改变,都不能扭转地奔着别离而去。文说是“命运”。命中注定在你眼前敞开一扇窗,让你看见你从未想像到的美景,再突兀地把窗紧紧关上。不曾问过你的意见就给予,更不曾过问你的想法就收回,其中的过程只有“挣扎和惦念”。

我想起了《廊桥遗梦》里弗朗西斯卡和罗伯特的故事,在欲望与责任之间,弗朗西斯卡选择了后者,让影片成了一个时代的经典。文和英皆未步入婚姻,是服从内心还是现实这个问题上,显然较那两位来得更为自由,但却殊途同归,没有意外。剧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过,来铺垫文和英的放弃:文去台北见到英在试婚纱,英在试婚纱时想到心爱的文仿佛就在眼前。这段剧情非常直观地表现了炙热的感情未经过长时间面对面的打磨,终究不能够走得长远。文可以飘洋过海为英而来,却没有走上前一问的勇气,他对英的信心显然不足,换作默默时,他会笃定地说“你总会追上我”;英从未想过文会来到台北找自己,仅当作那是一场幻觉,不敢有半点放肆,换作雄,她倒是敢作天作地随意矫情。后来俩人一起试想着一个“如果”,才惊觉,那便是他和她的历史转折点。庆幸这世上从来没有如果,他们之间这份沉静如水的情感,才得以脉脉地流淌在生命里。

片中多处运用了彩绘动画,以诠释文的内心世界,那是他绝对的私域,而英却能轻松地一起进入。起初会因他们的心灵相通而会心的笑,后来则因他们的太过相似徒发感叹,两个一样的人是很难携手终老的,退一步做回好朋友又太难,大抵终得永不再见才可换来后续的安稳。当英说出“我来给你的塔加个盖”时,万般悲凉扬起,我知道,此后的文再也没有了这个灵动的多彩世界,这一点在他最后说“我也变成了齐叔”时得到验证。他和她都在时间里,把自己活成一个不会遇见奇迹也不会创造奇迹的人,和世上大多数的人一样。

许多人看了这部剧去的乌镇,说那是一个适合抒情与恋爱的地方,我楞只见到了悲伤。它像市河的水,日夜不息,缓缓的,绵延不绝。当年黄磊自编自导自演,以此来作别或许与剧中人雷同的一段感情,让它在岁月中活成故事。一个人,真正学会放手的时候,那么成长就来临了。文和英都选择了“让你永远不再想起我,把记忆烂在心里”,各自面对因此到来的长成。黄磊,大约也是。

记录是最长情的陪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