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台街·烟台故事 | 一百年前济南最大的饭庄,是招远高家庄子人开的

 新用户339933 2023-03-27 发布于山东

烟台晚报烟台街,一条有故事的街

请点上面蓝字,来烟台街逛逛

前几天在互联网上浏览,忽然一个标题引起了我的注意:民国济南泰丰楼饭庄寄招远高家庄子王喜运信函一封。这是网上拍卖旧信函的一个标题。我查看了信函的详细内容,基本断定,这封信就是我的家乡招远高家庄子村在济南泰丰楼工作的王喜运给父母的家书,经具体落实,确定此信函真实无误。

真是感叹如今的信息发达,一封近百年前的家书,兜兜转转在网上现身了。除了感叹,也勾起了我孩童时期对济南泰丰楼模糊的记忆。

小时候,高家庄子村里谁家办喜事,总会请本村的村民做大厨。因为本村大厨多,而且是清一色的济南第一饭庄——泰丰楼的厨子。我小时候要是听说本村的本家、亲戚有喜事,那要兴奋好几天,因为又可以吃到很多美味了,记得有拔丝地瓜、糖醋排骨、红烧肘子、四喜丸子、樱桃肉、炸劳子鱼等,而且每次都会根据食材,变换着上几道叫不上名的好菜。如果主厨心情好了,还会用萝卜、黄瓜,刻几个菜雕摆放在菜肴上,这让我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孩子们大为惊异。食客边吃边啧啧称颂:真不愧是济南第一饭庄泰丰楼高厨!喜主也是满脸自豪地向外村来客介绍济南泰丰楼的来历、掌故及与自家关系远近。

主厨忙完了,也谦恭地询问来客吃得是否满意,得到的当然是一片赞誉。如果主厨几杯酒下肚,那肯定要讲上几段想当年在泰丰楼时的辉煌历史。主厨的手艺无疑为喜主挣了脸面,喜上加喜。泰丰楼的名字听得次数多了,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济南泰丰楼饭庄于1914年开张,地址位于济南市老火车站附近,经二路纬五路西胡同内,东家是来自招远高家庄子村的徐其清。饭庄有两个院落,可摆300余桌酒席,厨师、跑堂的及杂役等共有百余人,当时是全济南最大的饭庄。

1984年出版的《济南饮食行业志》记载,泰丰楼经理为徐镜海,许多存留的泰丰楼记录中也称“镜海先生”。查阅徐氏家谱,镜海是徐其清的字,大名为徐其清。民国初年,人们为了表示尊敬、关系密切,一般以字相称。传来传去,济南与徐其清关系密切的各界朋友,只知其叫镜海,而不知其大名。

济南泰丰楼之所以敢称第一,其一是规模大,其二是饭菜质量好,其三就是档次高。饭庄桌面铺台布、地面有地毯,备有精细瓷器、银质餐具、象牙筷箸、电扇、电话、留声机、暖气、水冲洗手间等。这在当时的济南,绝对找不出第二家来。由此,吸引着济南府的达官贵人,以到泰丰楼宴请为荣。据1927年《济南快览》记载:泰丰楼室内敞亮、陈设讲究、餐具多系特制;地处幽静街巷,非素识者,几不得门而入。

济南泰丰楼如此讲究,在于其有雄厚资本。总经理徐其清祖上在北京开设绸缎庄,清咸丰皇帝驾崩那一年,为皇宫筹办丧事发了大财,有了资本后在北京又开设了许多店铺。民国初年,徐其清携资到济南,开设了泰丰楼饭庄。发家不忘家乡人,徐其清开业之后,就招了一批又一批家乡人到泰丰楼饭庄工作,据统计,招远高家庄子村先后有43人在济南泰丰楼工作过。写家书的王喜运当时在泰丰楼任二掌柜。东家是徐其清,大掌柜是许茂亭,二掌柜就是王喜运,看来王喜运确实有本事,能把一百多号人的大饭庄管理得井井有条绝非易事。

泰丰楼当年在报纸上的广告

由于徐其清为人忠厚,对人诚恳,没有贵贱之分,凡是本村或邻村去济南的,大都到他饭庄吃饭,他从来没有要过钱。乡亲来济南办事,也都是尽量帮忙,救急救困,堪称德高望重,仗义疏财。

从网上的照片看,信封是普通的牛皮纸信封,落款为泰丰楼。信笺可大有讲究,上方正中是孙中山先生头像,左右两侧上方是“总理遗嘱”四个字,头像两侧是遗嘱全文;信笺右边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从信笺上可以看出,此信肯定写于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后。从信的内容看,是王喜运托人往家里捎东西,东西有给父亲买的寿帽、寿靴,看来其父或年龄较大或已患病,有给母亲买的衣料、头巾,还有孝敬老人的钱款。字里行间,可见王喜运至孝的赤诚之心。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在济南泰丰楼任二掌柜的王喜运的报酬不低,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左右,能给父母一次捎这么多东西,没有可观的收入是做不到的。

王喜运本人我没见过,但他的亲哥哥王吉运,我有点印象。我小时候刚记事时,王吉运已是步履蹒跚、弯腰驼背的老者了。听大人们说,泰丰楼关门歇业之后,王喜运就留在济南另谋发展,没有像大多数在泰丰楼工作的本村人员那样回乡务农。

济南泰丰楼1914年开业,到1948年9月关闭,前后存续了33年。因济南解放前国民党的破坏,无法继续经营下去,故关门停业。东家徐其清携家眷回京定居,饭庄的东西能卖的卖了,不能卖的分给饭庄的伙计们散伙。伙计们有的继续留在济南谋生,大部分都回乡务农了。

泰丰楼存续期间,为高家庄子村人争了光,也解决了很多家乡村民务工问题,更重要的是大多在泰丰楼工作的村民都学到了一技之长,也开了眼界。我小时候在村里东家去西家跑,经常在村民家里见到写有“泰丰楼”字样的八仙桌、凳子、上菜的木制盘子,甚至还有一个专门送外卖订制菜的直径近一米、上下两层、木制的食盒子。

高家庄子村现存泰丰楼的食盒

泰丰楼存续的33年,正是政局动荡时期,在济南的泰丰楼也是一个小社会,见识了各路人物,也见证了许多人物命运的起起伏伏、兴盛衰败。如文化名流胡适、冰心,都在日记中提起过在泰丰楼聚餐的情形,在当时的山东任过省长、省主席的张宗昌、韩复榘也多次赴宴泰丰楼,更不用说济南的其他军政高官、富豪商贾。

泰丰楼留下了许多逸闻旧事,其中最令人回味的是一个叫佐藤孟江的日本女子在泰丰楼做学徒的故事。

初入泰丰楼时期的佐藤孟江(左)

佐藤孟江1925年出生于济南,她的父亲是一位民国初年即来中国创业的日本商人,在济南开办洋行。佐藤孟江自小聪慧勤奋,尤喜中国烹饪,对鲁菜情有独钟。十多岁时常跑到济南的小饭店去偷学技艺,父亲多次规劝不见效果,索性找到泰丰楼的东家、老朋友徐其清,介绍女儿到泰丰楼学艺。

泰丰楼厨师长叫钟兴利,当时五十四五岁的样子,他性格倔强,典型的老派手艺人做派。最初,钟兴利严辞拒绝了东家让他带女徒弟一事。接下来的几天,他被这位日本女孩磨得没了脾气,破例允许她在厨房外围烧火和饲养鸡鸭。佐藤孟江一点也不在乎,打扫鸡舍、扫地洗碗、倒泔水、垃圾,既勤快又利索。偶尔给师傅打个下手,一教就会,很有学厨师的天赋。

佐藤孟江回国后,在东京创办了济南菜馆

随着时间的推移,钟兴利越来越认可这位女徒弟。可老规矩不允许女人进后厨,钟师傅只好让佐藤孟江女扮男装上灶。从1942年到1948年4月,六年多时间,厨师长钟兴利手把手教会了佐藤孟江如何做鲁菜。日本投降后,佐藤孟江一家不得不回日本。回国前,钟兴利和他的伙计带着厨具、食材赶到女徒弟家中,大家一起动手,做出了68道菜,表达了浓浓的师徒情谊。

佐藤孟江回国后,在东京创办了济南菜馆,并开设烹饪教室,使鲁菜在日本发扬光大,并得到日本民众的认可。2005年她与丈夫合著的《鲁菜情缘》一书在中国出版,这本真实细腻的著作,为济南人探寻泰丰楼的历史打开了新的角度。

佐藤孟江与丈夫合著的《鲁菜情缘》

上世纪80年代后,佐藤孟江多次带弟子们来济南,与济南烹饪界高手切磋技艺。2004年,山东省烹饪协会向她颁发了“中国鲁菜烹饪特级大师”荣誉证书。

时光悠悠,时代在变,家乡人百年前开设的泰丰楼饭庄至今仍余音袅袅,一封从饭庄发出的家书,如折戟沉沙,勾起了那段如烟往事。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你可能还想看:

烟台街·怀故人 | 褪却作家的光环,我看见峻青叔叔的原形——胶东的儿子,胶东的好小伙!

烟台街·乡村记忆 | “贾家庄子,香油梆子”,你听过卖香油的梆子声吗?

烟台街·烟台美食 | 如果评人间美味排行榜,它必须位列其中

烟台街·我与芝罘 | 这棵老槐可能是芝罘最老的树了

烟台晚报“烟台街“征稿启事

这座城市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有独特的民俗风情,更有抹不掉的家园记忆,烟台晚报“烟台街”版期待一切热爱本埠地方文化的人士惠赐佳作。投稿时请作者务必提供银行账号,稿件一旦发表,以便寄奉稿酬。

来源 | 烟台晚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