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台街·烟台故事 | 面对大批来犯之敌,这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还不慌不忙地坐在长矛杆顶上吃烧饼

 新用户339933 2023-03-27 发布于山东

烟台晚报烟台街,一条有故事的街

请点上面蓝字,来烟台街逛逛

我家住芝罘南尧村,小村不大。上世纪30年代末,我七八岁,全村也不过八九十户,可姓氏却繁多,究竟哪个家族是最早的“占山户”,众说纷纭。

根据纪家茔中“模子坟”的存在,要算纪氏较早,据说纪家来此建村落户至少也有千儿八百年的历史。

不管哪个姓氏是占山户,反正我们李氏落户是较晚的。不知李氏祖先当初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没有一块像样的房基,也没有可耕种良田的贫瘠之地安家落户呢?

从我记事起,这个村的村建就很任性,随高就低,顺坡就洼,房子七高八矮,杂乱无章,村中没有一条可以被称为街道或胡同的地方,如果实行门牌制那可就难了。

李氏的晚到,自然更加难以找到可耕地块,为了生计,不得不在山坡、沟壑、河边野岭开荒,搞点耕种,有时也在人家地与地之间的狭小荒地开垦。这,就引起了纷争。

李氏是武术世家,豪爽、侠义,有着天然的凝聚力,当有一家与他人起了纷争时,其他家会很快自发聚集过来,帮腔、评理。

那个年代,也少有官府文书、地契什么的,谁种的地就是谁的,有道是“你不种,荒芜了,我们种就不行吗?”对方也拿不出什么凭据,一来二去,也就不了了之了,可是背地里,村里人都称“红胡子李家”不好惹。

就这样,李氏家族被冠以“红胡子”的绰号,叫来叫去,时间长了,便也不在乎了:反正我们没做损德的事。而李氏又侠义惯了,当别人遇到不公平的对待、受到欺侮时,李家同样也会出手相助。

有一年,胶东地区反“长毛子”。据说大概有一二百人的队伍,从牙山一路向北杀来,所到之处,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百姓纷纷出逃,向烟台方向而来。

李氏家族中有个女娃,自幼反叛,不听管束,三四岁时开始学武术。嫌每天练登山式、骑马式太枯燥,她就按着故事里讲的,既练飞檐走壁、燕子穿柳的轻功,又练铁砂掌、铁布衫硬功。她悟性好,天生一块学武的料子,性子又倔犟,想干的事一定要干好,她自己跑到野外、树林潜修苦练,有时也去偷看拳房里的高手练功。到十二三岁时,这丫头已经练就了一身的好功夫。

这天,逃避长毛子的人群来到了南尧,一路边跑边喊:“长毛子来了,快跑吧!“村里人听说后,家家关门闭户,收拾细软,紧张地准备着。

当消息传到李家时,李家小丫头正想找个机会一试身手,就跑到大道上喊道:“村里人不必惊慌,看我的!准叫他们有来无回!”

村里人都知道李家有个丫头片子武功了得,但从未见识过,大家半信半疑,便跑到居高临下的地带观望动静。

此时,长毛子的前队已到达南尧大道,但见一个衣衫不整、头发蓬乱的小丫头,正盘腿坐在竖起的长矛杆顶上吃烧饼,挡住了去路。

一长毛子喝道:“大胆的小丫头,敢挡住爷爷的路,不要命了!”说着挥刀一指,只见小丫头左腿一挡来刀,右腿将来人下颌踢了个正着,对方立刻痛苦地倒地。

这一幕很快传到队伍中的头领那里。头领一听大怒,由马上一跃而起,踏着众人的脑袋,蹿到小丫头跟前,二话不说,抡刀就砍。

小丫头不慌不忙,左脚踢开来刀,右脚用力连踢带挑其前胸,喊道:“哪儿来的还回哪里去吧!”果真把对方踢回到马上。

那头领大惊失色,一边往回逃跑,一边命手下向前冲。

众人你推我退,小心翼翼地向前凑拢,只见小丫头“刷”一下拔下长矛,迅速向前连捅带横扫,前面的人立刻倒下一片,后面的撒腿就跑。

“停住!谁跑,谁就得先死!”小丫头喝住他们,命令他们把伤者全部带走,“一个都不准留在我们这里”。

村里人亲眼目暏了这一幕,从此对李家刮目相看,事后更是杀猪宰羊,送到李家答谢。之后,全村人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再也没有无谓的纷争了。

你可能还想看:

烟台街·烟台故事 | 福山老县城以西六里,曾经有这样一处奇景

烟台街·烟台故事 | 渔船在海上打鱼,意外打捞上来一个蹊跷物件,谁也不识,消息层层上报

烟台街·往事如昨 | 两年后我才有资格买自行车,可我下乡没自行车不行,咋办?

烟台街·往事如昨 | 那年爷爷被绑票了,而且差点就被“撕票”

这座城市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有独特的民俗风情,更有抹不掉的家园记忆,烟台晚报“烟台街”版期待一切热爱本埠地方文化的人士惠赐佳作。投稿时请作者务必提供银行账号,以便稿件发表后寄奉稿酬。

来源 | 烟台晚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