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台街·往事如昨 | 那年的大白菜供应突遇难题,谢天谢地,多亏了农民兄弟!

 新用户339933 2023-03-27 发布于山东

烟台晚报烟台街,一条有故事的街

请点上面蓝字,来烟台街逛逛

每到小雪节气,我便会想起当年供应大白菜的情景。当年我在招远(县)商业局任副局长,正好分管这事儿。尤其难忘1984年,那年供菜出了点意外,差点让我抓瞎,至今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不好了,有十多个单位无菜可供了!

计划经济时代,城区居民吃菜,全靠商业局下属的蔬菜公司供应。那时没有大棚,到了冬天,大白菜就是居民的当家菜。所以,大白菜供应绝对是件大事。

“立冬萝卜小雪菜”,1984年小雪那天,天气阴沉,雪花零星飘落,落地即化。为了保证临阵不乱,蔬菜公司提前规划调度,指定时间和地点,通知各单位去拉菜。

一大早,蔬菜公司几乎全员上阵,我也带领招远商业局业务科的同志赶到菜地助阵。初冬的大白菜挂着一层薄霜,整整齐齐地码在地上。

来拉菜的车辆已陆续开到菜地。菜地中间放一台磅秤,秤上搁一块门板。菜农从地里拔出白菜,熟练地用镰刀削去菜根上的泥,放在门板上过秤。然后大家齐呼拉动手装车。一个单位接着一个单位,接力赛一样井然有序。

由于土质、施肥、品种、管理等差异,有的地块大白菜长得好,有的长得差,大的一棵有十多斤,小的五六斤。人们都喜欢大个头儿。

那天,我在北关西菜地看到这样一幕:有个单位嫌分的白菜长得小,要求调换。菜农说,这是今年的新品种,是小帮菜,这种菜味道甜,好吃。可人家单位就是不认,非要大帮菜。

我问明情况,说:“不要紧,这些小帮菜留着供应咱商业系统,给他们调换大帮菜。”

对方是一家有一百多人的工厂,他们如愿以偿拉走了6车菜。剩下的小帮菜,供给了商业局机关及所属企业。

职工们分到了小帮菜,也不太高兴,但吃过之后,却赞扬有加。伙房的炊事班长于师傅还特意跟我说:“明年咱还要这种菜,比那种大帮菜好吃多了!”

第二年,我们有计划地扩大了小帮菜的种植面积。后来,大帮菜基本退出了市场。这是后话。

话说回来。正当供菜有条不紊地进行到第三天傍晚时,蔬菜公司邵经理急匆匆地找到我,说:“不好了!没想到还缺8万斤菜没有着落,有十多个单位无菜可供了!”

我一听,脑袋“嗡”地一下,这问题严重了!十几个单位的职工供不上菜,他们一冬怎么生活?我们向县委、县政府无法交代是小事,几百号人吃不上菜是天大的事。那时候,冬天除了大白菜几乎没有别的菜可吃,总不能让职工天天吃饭就咸菜吧?

我问邵经理,周边大队还有没有多余的菜?他说都联系遍了,没有希望。我突然想起下面乡镇可能有菜,也顾不上吃晚饭,立马叫上业务科长和司机,向大吴家乡奔去。

连夜下乡求助,感谢农民兄弟!

赶到大吴家乡政府时,天色已晚。还好,乡长许学田同志当晚值班。说明情况后,他马上安排伙房给我们每人做了碗面条,然后,抓起电话就和各大队联系。

那时,为了解决社员吃菜问题,有条件的大队每年会拿出几亩水浇地种菜。因种的亩数较少,分给社员后就几无剩余了。

当时小雪已过3天,大部分生产队的菜已收割完毕。许乡长联系了好几个大队,都说菜已收完分给社员了。他灵机一动,换了个问法。

当立甲疃大队书记王忠德接通电话后,许乡长开口就问:“你们村的大白菜为啥还没收割?”王书记以为乡长批评他工作拖拉,一个劲地解释,说这几天忙其他农活,没顾上割菜,再说天气不太冷,大白菜在地里还能长。

许乡长一听,高兴得差点笑出声来,但仍故作严肃地说:“你马上召集生产队长到大队办公室开会,我马上赶到。”

当我们赶到立甲疃大队办公室时,见书记和10个生产队长正襟危坐,怯生生的。许乡长笑着说:“大家不要紧张,今晚我和王局长来,是向你们求助的。”

如此这般,说明情况。王忠德说:“我和队长们今晚是准备来吃打卤面的(挨批评的意思),没想到是让我们来做贡献的。那好,我先表个态:我们宁可自己少吃菜,也要帮你们渡过这一关。各队报个数儿,看能挪出多少斤菜。”

见书记表了态,队长们有的报5千斤,有的报6千斤,一汇总,共计5万多斤菜。听到这个数儿,我脑子里紧绷的弦才松了下来。谢天谢地,更感谢农民兄弟!

我知道,许乡长心里比我还高兴,但他没忘自己的角色,说:“今天你们的举动值得称赞,城乡互助天经地义。你们今后可适当扩大大白菜种植面积,除了发给社员,多余的可拿到市场上卖,增加集体收入。”

离开大吴家乡政府,已是晚上10点多了,还有3万斤菜无着落。我们又马不停蹄跑了几处乡镇,最后在宋家乡党委副书记陈学斌的大力协助下,到英里大队落实了3万斤菜。不过他们的条件是:要给大队解决两吨柴油、500斤化肥。

任务总算完成了,天也大亮了。

事后,我问蔬菜公司邵经理,今年为什么缺了那么多菜。他说主要原因一是有菜农改换了品种,产量降低;二是化肥、柴油供应不足,少浇了几遍水,肥料也跟不上,影响大白菜的品质和产量。

问题找到了,但我们却无力解决。当时,柴油、化肥都是非常紧缺的农用物资,指标由县计划委员会下达。那是以粮为纲的年代,主要生产资料都向粮食生产倾斜。

有一次,我到县里开会,在走廊里碰上县委书记姜中兴。他问我:“怎么今年的大白菜供应遇到了困难?”我一怔:姜书记怎么知道此事?

听完我的汇报,他叫出秘书李景山,交待两件事:一是通知县计委,明年增加蔬菜生产所需化肥、柴油指标;二是通知农业局,协助商业局拿出明年菜篮子工程新规划,增加品种和品种改良。

短短10分钟,就把难题解决了。真是干脆利落!

后来,姜书记又多次在会议上强调,说“菜篮子工程不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要有实实在在的措施和办法”。在他的关心和支持下,招远的蔬菜生产有了新的起色。

后来,许乡长对我说:你走后的第二天,姜书记来检查工作,我向他说了此事,他若有所思地说:“噢,连夜求助,看来困难不少。”

姜书记在招远工作只有短短两年的时间,但他多干事、办实事的工作作风一直为招远人民所称道。


这座城市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有独特的民俗风情,更有抹不掉的家园记忆,烟台晚报“烟台街”版期待一切热爱本埠地方文化的人士惠赐佳作。投稿时请作者务必提供银行账号,以便稿件发表后寄奉稿酬。

来源 | 烟台晚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