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台街·街面忆往 | 淘砂记

 新用户339933 2023-03-27 发布于山东

                                                                                                                            烟台晚报烟台街,一条有故事的街

请点上面蓝字,来烟台街逛逛

1958年秋,我在解放路小学(现为养正小学)读五年级。这天,还没等上课,班主任走进教室,她是空着手进来的,装扮异常朴素。

站在讲台上,她严肃地说:“同学们,'钢铁元师要升帐’,目前到了关键时刻,我们要为此再贡献一份力量。刚才接到通知,一批矿石已运到学校,要我们把矿石砸成矿砂,到海里淘干净,再把精矿砂送至高炉旁,让小高炉吃上'细粮’。学校决定:这项任务由我们五年级来完成。家住得近的同学现在就回家拿锤子……”

这时,我忍不住了,从位子底下取出一把方形大铁锤,举起示意。老师和同学们都愣住了,我同位惊讶地问我:“你有先见之明?”

我向他们讲明来龙去脉:我二哥在经济计划学校(位于大马路路北,大马路与虹口路交会处)读书,不久前学校停课了,校园内建起两座小高炉。二哥被选派负责炼钢,吃睡都在学校里。他在废铁堆中偶然发现了一把锤头,就留下了。我爸爸又给它安上了一个溜光水滑的长木柄。用它砸铁矿石可好用了,我本想把它拿到学校显摆一下,没想到,歪打正着,正好用上。

这时,老师把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大组:大锤组与小锤组。身强力壮的男同学编入大锤组,我算不上壮实,沾了锤子的光,也被编入大锤组。

学校将校门口的水泥路划分成8段,五年级8个班各领1段。我们是4班,居中。

送矿石的车来了。3个壮汉拉了满满一大胶轮车,一个膀大腰圆的小伙驾辕,两个棒小伙拉边套。胶轮车的大轱辘,与汽车轱辘差不多粗。1车矿石恰好分给8个班,我们班分得的那一筐,大约有100斤左右。

我们各就各位。只见从张裕公司(现为张裕博物馆)到学校大门口,再到烟台山下海边的水泥路面上,密密麻麻全是我们五年级的学生在砸矿石。锤起锤落,火花四溅。送来的矿石大的有足球大,小的有苹果大,要求大锤组先将其砸成核桃大,再交给小锤组砸成豆子大小。

从烟台祥山铁矿拉来的矿石很硬,除我那把大锤管点用外,同学们拿来的木柄羊角锤都嫌太轻,一锤下去,石屑乱飞,震得虎口发麻,臂膀酸痛。

大锤组缺大锤,老师又将人员进行新的编组。以我那把大铁锤为中心,由全班最壮实的4人加上我,组成大锤一组,专门负责砸块头大的矿石。我们5人一组,轮流用一把铁锤,歇人不歇锤,把矿石砸至苹果大小为止,再交别的组继续破碎,直至砸成豆粒大的矿砂。

任务尚未完成,放学的铃声响了。老师让我们将矿砂堆成一堆,说:“把锤头放回教室,回家吃饭。下午大家都带一个脸盆来,一部分同学继续砸,一部分同学下海淘矿砂。”

放学回家途中,我见到电报局(广仁路北,广仁路与解放路交叉处)的墙壁上又添巨型宣传画,有两层楼那么高,画的是两个钢铁工人正汗流浃背地炼钢,上面几个火红大字:“为1070万吨而战!”

走到家门口,我见到庆安里的水泥路上,密密麻麻坐着一群老年居民,妇女居多。有的在和泥,把耐火材料与黏土和到一起;有的在捏坯:用半截木柱做胎,把和好的泥浆捏成薄薄的泥片包在上面,待其半干时取下。这就是炼钢小高炉急需的所谓坩埚,用来盛矿砂的。

由于祥山铁矿的矿石品位太低,炼钢费火、费料又费力,且产钢量极低,有人献策:将矿石砸成粉末,用水将杂质淘掉后再烘干,装进坩埚中,投入炼钢炉中,试图解决矿石品位低的问题。

我们小学生分到的这项任务,也是出于这个目的。当时,全市各单位都动员起来,采矿、运输、粉碎、淘矿、造坩埚、炼钢铁,分工协作,“为钢而战”。

见到学生的身影,街道委员会主任喊了一声:“孩子们都放学了,上午就干到这儿,回家做饭吧!”大家闻声散开。

做好的坩埚就放在我家隔壁的一间空房子里,我进去一看,吓了一跳:它们一个个像炮弹,灰黑色,中空的,一排又一排摞起来,已经快摞到屋顶了,果然众人拾柴火焰高。

见我蓬头垢面地回来了,妈妈第一句话就问:“锤子哪儿去了?”我说放在教室里了,妈妈这才放了心。这把锤子用起来特别顺手,真成了我家的宝贝了,以至于邻居们排着队来预约借用。

下午上学时,我带上了洗脸盆。大海退潮了,我们每两人分半盆矿砂,脱下鞋,挽起裤腿下了海。夏日已过,秋水挺凉,浸得腿发红。我们把盆子放入水中,两人4只手把住盆边,在水中拼命地晃荡、晃荡……烟台山下的海面上,上百个脸盆在海中摇来晃去,清澈的海水眨眼间变得一片浑浊了。

当我们再次把盆子抬出水面,一人端盆,一人用双手猛搓矿砂,而后再将盆放入海水中继续晃荡。几次过后,矿砂减少了一半,盆底出现了乌黑闪亮的精矿砂。

上岸后,老师让我们把淘好的矿砂集中到几个盆子中,说:矿砂明天就要用,自然晾干肯定来不及,谁能把矿砂带回家在锅中炒干,明天上学再带回来?

我毫不犹豫,高高地举起手,端着半盆矿砂回家了。

妈妈正在做饭,我上前求妈妈用锅炒矿砂。妈妈一听就急了:“咱家本有两口锅,一口送去炼钢,一口就在这儿做饭。今天,你爸爸带病到西沙旺下海淘矿砂,你大哥在银行砸矿石,你二哥在学校炼铁,今晚要回家;你姑姑在医院运耐火砖……一家人都在忙活,一百张嘴都等着回家吃饭,你还想占锅炒矿砂!为了你一个,耽误了全家人,你昏了脑门子了吗!”

我急得只想哭。忽然,四合院中南屋家的男孩跑过来,将手中的一块锈铁片一亮,说:“用它!把它放在石头上,矿砂放在上面,下面烧火,一会儿就干了!”我恍然大悟,自己太笨啦,为啥非要占用妈妈的做饭锅呢?

按照他的办法操作,天黑前,我们就把半脸盆矿砂烤干了,提前送到学校。

第二天上语文课,老师给我们出了个作文题:我的理想。

我是这么写的:“以前我的理想是当飞行员、船长、作家、诗人……就在昨天,(我)改变了这一切想法。我们为什么要砸矿石、淘矿砂、做坩埚、炼钢铁呢?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富铁矿,只能用贫铁矿石炼钢铁,多大的浪费呀!为此,我立志当一名勘探队员,骑上骏马,翻山越岭,历经千难万险,为祖国找矿。相信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一定能找到富铁矿,不远的将来,中国定会成为世界钢铁强国。”

有生以来,我的作文第一次被老师当作范文在课堂上宣读,还被贴在墙报上展示。

“大炼钢铁”这段历史,今天回头来看,自然不乏荒唐的色彩,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不过,作为亲历者,回首这段岁月时,我心中却是另有一番滋味。是非褒贬,话说两头,相信看完这篇文字的读者见仁见智,也许会有新的解读。

这座城市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有独特的民俗风情,更有抹不掉的家园记忆,烟台晚报“烟台街”版期待一切热爱本埠地方文化的人士惠赐佳作。投稿时请作者务必提供银行账号,以便稿件发表后寄奉稿酬。

来源 | 烟台晚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