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年高考,我过了分数线,却被挡在大学门外

 新用户339933 2023-03-27 发布于山东

烟台晚报烟台街,一条有故事的街

请点上面蓝字,来烟台街逛逛

1977年10月,我在广播里听到了高考制度改革,“由推荐改为考试选拔”的消息,这意味着多年来的大学推荐招生将要退出历史舞台。我激动得难以入眠,一条崭新的大路展现在我面前,我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

我有这个信心。

当时我工作的滑石矿里有十几个青年跃跃欲试,要凭真才实学,一展身手,圆自己的大学梦。算算离12月9日、10日考试的时间,不足两个月。既要不耽误生产,又要抓紧时间复习,加上没有资料,复习茫无头绪,我们心急如焚。

听说10里地外的庙后公社高中正组织复习,有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讲座,星期天,我便和几个同伴骑车去听课。

正好赶上一位中年老师讲作文,满屋都是应届毕业生,我们几个不好意思地坐在后面。

当时这位老师没有讲作文章法,只讲考试内容。他结合历史现实告诉我们,语文考试重点是作文,一定要把这十几年国家和个人以及身边发生的大小事,拢一拢,回忆咀嚼发酵,选出你最感动的几件事,构思准备三两篇背下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作文一定要反映人们十几年来的心声。

课后,这位老师和蔼地询问了我们几个的情况,他免费给了我们刻印的各科复习资料,嘱咐我们抓紧时间复习。

回矿后,我一边工作,一边复习。除背诵各科知识点外,按照语文老师的安排练笔。

读农办高中时,语文老师跟我们说过,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有个好脑子,不如有个烂笔头。参加工作后,再忙,晚睡前我也要记下一天里印象深刻的见闻,不拘长短。我写过许多新闻稿件,但用新闻报道写法来应付高考,显然是不够的。

当时我订了《解放军文艺》,平日没事了,就细心阅读揣摩,里面的散文随笔几乎都能够背下来。有几篇写领袖去世的散文对我感触很深。我便模仿着构思了一篇记叙领袖去世对我心灵震撼的散文,又结合现实写了一篇《我的大学梦》,详尽而饱满地抒写了自己几年的奋斗以及酸甜苦辣。

星期天,我把作文交给那位语文老师批阅。他颔首微笑说,不错。领袖去世一篇更感人一些,回去好好润色加工,搞不好考试能用上。

那两个月的业余时间,我戒绝了打球、下棋等娱乐,一心复习。宿舍后的篮球场上隔一天晚上放一场电影,我堵着耳朵,在宿舍里苦读。上下班路上,晚睡前,我背政治、历史、地理要点,竟然把三本复习小册子,背得滚瓜烂熟。

不知不觉到了高考这一天。

考场安排在庙后公社高中。我们骑车前往,在考场外等候半个小时后,进入考场,两个人同桌。

我身旁是一位满脸胡子的中年人,发考卷后,他才坐在我身旁。他说,他刚从战山河工地上请假过来。

我问复习了吗?

他摇摇头说,没时间。本不想考,见大家都报名,便想来试试,碰碰运气。

比起这位老兄,我幸运多了,起码我拿出了一定的时间复习。

第一场语文考试,发下试卷一看,几个常见词语解释,一篇《鹬蚌相争》的古文翻译,作文《难忘的一天》。

看到作文题,心里一喜,这不是我曾经写过的内容吗?我立即解释词语,翻译古文。20分钟后,开始作文。我略一思考,提起笔,唰唰写起来。将难忘的领袖去世那天的情景再现,几乎一气呵成,交卷铃声一响,我刚好写完最后一个字。

我长吁一口气,看看身边,那位满脸胡子的考生早走了。他的考卷上,除了考号、名字,没写一个字。

记得历史考试有一个名词解释:孟良崮。父亲在解放战争中打过三年仗,他经常跟我讲孟良崮战役。讲他所在的华东野战军九纵在孟良崮打阻击,激战异常残酷,他就是在这次阻击战中火线入党的。父亲说,别看张灵甫一个师三万多人被围在孟良崮山上,可他一个师的美式装备比我们一个兵团的装备都好,而且孟良崮四面又有救援部队,最后咱们华东野战军还是消灭了张灵甫装备精良的74师,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这靠的是党的正确领导,还有老百姓的支援。我不费事地写出了这道题。下了考场,许多考生相互询问,孟良崮是啥?我暗喜,同时对父亲充满了敬仰。

两天的考试很顺利地过去了,考后我感觉到复习资料用处不大,全凭自己当年读联办高中打下的坚实基础。

1977年年底,我考试过了分数线,接到录取通知,回官道公社教育组政审体检。

没料到,接下来我却被体检打了一闷棍。血压高,连测三次,一次比一次高,我被确定不合格。体检单项淘汰,我因为血压高落榜了,与大学无缘。

我被挡在了心心念念的大学门外,懊恼不已。事后去县医院检查,医生说,高一点儿,140/93,调整一下情绪,血压就平稳了。回到滑石矿,我经常让矿医量血压,矿医说,问题不大,体检前,吃点儿降压药或者喝杯醋保准过关。我还去咨询名医,他们说,你这不是高血压病,是由于紧张害怕导致机体交感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心率增快,心脏输出量增加、外围血管收缩,所以血压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注意调整情绪,检查会过关的。直到过了若干年,我参加工作后,在乡镇医院工作的妻子听到我高考的故事,经常给我量血压,从没有高过。

转过年,我找来高中文科所有课本,继续复习。我相信自己的能力,文化考试并不能阻挡我。

1978年7月7日、8日,再度迎来高考。我们所在的滑石矿考生,要去离矿山50里外的栖霞三中考试。记得考试头一天上午我下了班,唯一的一班客车已经走了。我吃过饭,背着简易的铺盖,抄滑石矿西边李博士夼村的山间小路,越过两座大山往栖霞三中走去。巧遇大雨,电闪雷鸣,我在茫茫雨雾中翻越大山,雨水冲刷,逆风而行,在坎坷泥泞中滑倒过,却没有丝毫畏惧,心早已飞向了考场。

过臧家庄南大河时,河水汹涌,我没有停留,按照一位老农的指点,在平坦处渡河,河水齐腰,水急浪涌,我险些被冲倒,多亏老农拉我一把。渡河后我双腿绵软,一时不知为何,泪水哗哗流出。我坐在河边稍一休息,站起来朝学校走,黄昏时赶到了考点。晚上我身体发烧,拿的毛巾被浸透雨水,只好光身躺在草褥上,一宿没有睡好。

早晨,我喝了一点儿稀饭,昏昏沉沉地进了考场。答题时,我竟然清醒了。考完后,我回忆做的题,会做的基本没有丢失,但试题比起第一次高考明显加大了难度。

半个月后揭榜,我又上了录取线,比分数线超了13分。按照划线标准,考本希望不大,专科有把握。

这年上线考生政审简单,不再外调审查近亲,但体检仍然严格,单项淘汰。体检地点依旧安排在栖霞师范。第二天到检查血压,一看到血压计,我不知怎么又紧张了。医生量过后说,你出去放松五分钟,再量一次。五分钟后,我回来再量,医生疑惑道,咋回事啊,越量越高?不要紧张嘛!这么着,你再休息一会儿,量第三次,如果还高,没办法,那就淘汰了,小伙子!

一听淘汰,我脑袋轰的一声,不知咋办。走在师范学校的南北路上,我在想,这一次估计又是凶多吉少。正彷徨四顾,茫然无措时,碰到我高中的物理教师王德春,他时任进修学校校长。

王老师满脸微笑地跟我握手说,你来干啥?我两眼的泪水流出来,跟老师说了高考体检血压不过关的难处。王老师说,没事,你到我家来,你这不叫高血压,全是情绪影响的。到王老师家,他让我坐下说,甭担心,我当初考大学,也是一量血压高,我出去,深呼吸,慢慢放松,喝了点儿醋,过关了。老师拍拍我的肩头,拿出一个白瓷杯,倒了一点儿醋给我说,你把它喝下去,坐一会儿,慢慢走到检查室,保准过关。

我疑惑地问,老师,行吗?

绝对没问题!

我按照老师说的,喝口醋,用五分钟走到检查室。坐下,医生慢腾腾给我量血压。有了老师的鼓励,我心情也平稳下来,过关的信心陡然增强。

想着,医生已经量完了,他点头说,小伙子,行了,刚好没过线。

我问多少?

138/87。

我一个高儿跳出门去,跑着去跟王老师说去。

后来,我被烟台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录取。那年,我已过了25岁生日。

你可能还想看:

考考宴客的规矩:整鱼上席,哪儿朝着客人?

哎哟这个鲜!舌头就像过了生日

我在东风电影院放电影的日子

芝罘仙境·所城记忆 | 奇山所城城隍庙,未解谜团知多少?

来源 | 烟台晚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