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访烟台非遗 | 妙手匠心彩绘京剧脸谱

 新用户339933 2023-03-27 发布于山东

烟台晚报烟台街,一条有故事的街

请点上面蓝字,来烟台街逛逛

当细腻光滑的泥团在模具中初见雏形,当蘸满颜料的画笔在泥塑表面上下飞舞,当戏曲角色被精缩为一件件彩绘作品——你一定会感叹京剧泥塑精微彩绘脸谱制作技艺传承人陈玉山的妙手匠心,感叹国粹艺术散发出的别样魅力。

说到京剧泥塑彩绘脸谱,陈玉山从烟台京剧开始谈起。

他说,当年徽班进京给皇上唱戏,大多会选择最便宜方便的水路,往返途中要来烟台准备物资补给,歇脚的工夫就唱唱戏做做营生,这一下便唱响了烟台“京剧之乡”的美名。

京剧泥塑彩绘脸谱艺术,最早可追溯到清末,目前市面上售卖的多为传统花脸脸谱。

1998年,陈玉山在京剧脸谱大师关志忠门下学习后,抱着打造“烟台文旅名片”的初心,来到这个京剧老码头开始了他的艺术创作。

陈玉山也是一名画家,对艺术有着天生的敏感与痴迷,他沉浸其中,为京剧泥塑彩绘艺术开发了服饰、盔头、髯口等,在原有技艺的基础上,力求通过更多细节呈现作品的精气神和艺术美感。

取自芝罘岛的黄土,经过浸泡、筛制、半风干后,在台面上将泥团反复摔打,擀薄后嵌入模具按压紧实,再用刀片沿着模具边缘修理齐整。不用倒扣,更无需敲打,只需再取一小块泥团即可一点点把泥塑“粘”出来。看似并不复杂的工序,其实在每一个细节都隐含着学问。

“用黄泥雕塑不可避免会面临开裂的问题,经过我多年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掌握了泥性的关窍,不添加任何东西,不烧不烤。我制作的泥塑脸谱,细腻光滑永久不裂。”谈到已经攻克的这项技术难关,陈玉山十分自豪。

干透的泥塑用潮湿的毛巾轻轻一扫,就达到了抛光打磨的效果,上好白底后,把脸谱的轮廓拓在纸壳上,固定当作封底。“背面下方要留一个三角形的缺口,一是为了方便悬挂,二是为了展示黄泥的材质。”红忠紫孝,黑正粉老,黄狠灰贪,蓝勇绿暴,在色彩的加持下,角色的性格也悄然呈现。

盔头也是陈玉山大力研究的元素。2017年,他成为了京剧泥塑脸谱大师杨玉栋的学生,主攻盔头制作。“盔头的纸样用八层宣纸糊成,一次可以刻6张,但刀锋不能有一点倾斜,否则上下层大小就会不一致,须得垂直下刀。”不同角色盔头的层次、构造、尺寸都不同。

如今的陈玉山,就像一位刀法出神入化的大侠,只需用眼一瞧,用手一比,就能在纸样上裁出合适的大小和形状。

近年来,陈玉山创作了不少得意之作。有色彩对比强烈的“双面人”,有更加立体且区别于正面形象的“侧脸、凸脸、凹脸”,有去掉了耳朵趋于简洁的新式脸谱,还有“二度创作”的梁山一百单八将。

为了传承并发展这门手艺,陈玉山创立了泥塑脸谱工作室,集教学、研究、生产为一体,他的作品远销海外30多个国家,广受好评。在传承非遗艺术、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陈玉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践行了打造“烟台文旅名片”的初心,让好品山东·烟台手造走出国门!

文字/影像   陈睿旷 丁浩萌 赵志杰 杜明阳

你可能还想看:

有人说它堪比“天上龙肉”,它比龙肉还要鲜

老烟台曾有座叭蜡庙,叭蜡是啥?叭蜡庙又在哪儿?

40多年前烟台的第一个地下商场,您知道在哪儿吗?

走,洗海澡去!

来源 | 烟台晚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