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于解甲庄尚书墓的地点,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新用户339933 2023-03-27 发布于山东

烟台晚报烟台街,一条有故事的街

请点上面蓝字,来烟台街逛逛

老虎石,因有一块酷似静卧猛虎的巨石而得名。它和周围蜿蜒的群山相呼应,又有虎踞龙盘的寓意。老虎石附近田地土质肥沃,树木葱郁,花草繁荫。

李永绍墓地就静卧在老虎石南面山坳的苍松翠柏中。

据西解村李氏族人讲,他们祖上墓地有十几处,规模比较大的主要有两个,按所处地理方位不同,分别叫作西老茔和东老茔。

西老茔位于丁家夼村西北部。此地处在金斗山和桂山两座名山之间,有“头枕金斗,脚踩金柜(桂)”之说。

资料图  文图无关

当地人回忆,当初西老茔是仿照孔碑孔林式样建设的,区域内松柏苍苍,石碑林立,石人石马石兽散布其中。这处茔地埋葬的大多是家族中考取功名或有点社会地位的人。李家人还在茔地周围专门盖了房子,供祭祀时临时歇息之用,还辟有看护房,雇境内苏、郑两姓人负责长年看护。随着时间推移,苏、郑姓人在此娶妻生子,繁衍生息,人口增多,逐渐形成一个小村落,取名李家茔,后更名为丁家夼北村。时至今日,当地百姓还有将在小村里生活的人叫作“看茔的”。

东老茔在西解村北面。族内有不成文的规矩:凡是李家后人无论贫富贵贱,无论亲疏远近都可以在这里下葬。西解村李氏家族的始祖李龙和李松的墓地就在东老茔。相对于西老茔,东老茔是个开放式陵园。

清乾隆四年(1739)岁末年尾,一代廉吏李永绍去世,享年90岁。

李永绍画像

李永绍去世后,对于他的墓葬地点,当地百姓有许多说法。有人说,李家害怕盗墓贼破坏骚扰,在出殡时,有三队人马抬着棺椁,分别向不同方向墓地出行下葬,究竟哪一路里面抬的是李永绍真身,李家人秘而不宣。有人说,老虎石这块墓地,是李永绍生前觉得西老茔气数将尽,就请风水先生选好的。其用意是为了保佑家族兴旺,子孙发达。还有人说,李永绍的棺椁一直葬于老虎石。

究竟哪一种说法更接近事实呢?

李氏家族后人、学者李玉平经过多年走访族中老人,查找古籍资料,给出的答案是:李永绍的坟墓原本在西老茔,三年后由其孙、陕西庆阳府知府李绵祚主持搬迁至老虎石。

李玉平介绍,虽然贵为朝廷一品大员,但李永绍晚年家境日渐式微,他家里根本无力操办一场轰轰烈烈、像模像样的葬礼。随着李永绍的离世,曾经的登州府名门望族之一的“大司空李家”开始从辉煌的鼎盛时期走向没落。在宫卜万编撰的《牟平遗香集》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李永绍的孙子李因祚年少时就有非凡的才能,但参加科考却屡试不第,后来得了癫痫病,到了晚年更加落魄,以乞讨为生,每当讨得一顿饱饭后,就躺在破庙房檐下“吟啸自若”。从这些记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李家已经成为普通人家了。这是其一。其二,退一步讲,即使李家家业尚兴,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也不符合李氏“慎嫁娶,谨丧祭”“置业于子孙,莫如种德。传家之道,惟读与耕。兴家之本,莫过于勤俭”的家训。尤其是李永绍一生俭朴勤勉,谨小慎微,他生前一直告诫子孙要踏实做事,清白做人。他在给孙子们的诗中曾叮嘱道,“嚼断菜根方是官,匪躬报国惟心安”“尔祖江南清白吏,成人似续振家声”。临终前李永绍留下遗言:丧事从简,不得厚葬。

李玉平说,将李永绍墓从丁家夼西老茔搬到八里之外的老虎石是他的孙子李绵祚一手操办的。

李永绍膝下有3子9孙,诸孙中他最疼爱的是李绵祚,李绵祚也非常上进、争气。在李永绍的《约山亭诗稿》中,就收录了多首李永绍写给李绵祚的诗词,教导其为人、处世、做官道理,其舐犊之情溢于言表。

《李氏家谱》记载,李绵祚,字伯士,号太学士,初任广西桂林府通判,后升授江南松江府同知,又升授陕西庆阳府知府等职,诰授奉政大夫,晋授中宪大夫。

李永绍去世后的第三年(1742),李绵祚回老家省亲祭祖。当看到西老茔祖坟,尤其是李永绍墓地疏于整修,杂草丛生,一片萧条荒凉时,禁不住黯然神伤,他决定另择一地为祖父打造新墓。

经多方勘查,李绵祚听取众人意见,决定将祖父墓由西老茔搬迁到老虎石。老虎石地方虽好,美中不足的是名称差强人意,听起来有点动物凶猛之意,于是有人提议,将老虎石更名为拾钱山,以示吉祥。李绵祚采纳了改名建议,随后选定良辰吉日,一番繁文缛节的祭祀仪式后,先在西老茔将李永绍棺椁挖出,后雇壮汉抬往老虎石,一路上浩浩荡荡,吹吹打打,观者如潮。到了目的地,吉时已到,一声号令,鼓乐齐奏,鞭炮轰鸣,有人在上山路上、墓地周围广撒钱两。一时间,钱币飞舞,众人疯抢。众口铄金,“拾钱山”名字由此不胫而走。

李永绍的新墓由黏土、熟石灰、沙,配以糯米浆混合后浆砌,非常坚固。为防止墓地被人盗挖,李家人还专门雇了林家疃村姜姓人看管。

李永绍墓换了地方,老虎石改了名头,能否达到李氏家族重振家风的美好愿望就见仁见智了。

历史有时会让人捉摸不透。1966年,李永绍的墓被夷为平地,骸骨抛于荒野,后被其后人收敛,择地草草掩埋。不久村民们将土地平整,种上庄稼,仿佛这里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只有那块老虎石在岁月的侵蚀中依然挺直腰身,诉说着过往。

1991年版《牟平县志》对李永绍墓有如下记载:“位于解甲庄镇林家疃西塂坡上。1973年调查时得知,1966年'破四旧’时被挖。棺椁内尸体浸在水中,未全部腐烂。殉葬品有珠子1串,牙盒1个,诸物下落不明。”

你可能还想看:

手擀面在烟台有几种吃法?哪种最好吃?

在解甲庄无人不知“北大门”,它可不是一座门

机智的母亲,靠“卖惨”逃脱虎口

惊心动魄!我有幸目睹了一回英雄舍身抢险的壮举

来源 | 烟台晚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