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属商业养老险再次迎来重磅利好

 每日财报 2023-03-27 发布于北京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险企或迎新曙光?




文/机构投资家  栗嘉

商业保险发展到今天,正在与越来越多的产业挂钩,养老却算得上是和保险契合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因正处人口老龄化挑战加剧的背景,自然而言地推动了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建设成为新的蓝海市场,继而也或为保险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3月1日起,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在原有6家试点公司基础上,允许养老保险公司参加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如此一来也这意味着,该试点范围不仅扩展到全国,而且商业保险公司均被纳入试点经营主体内。那么,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专属养老保险具备哪些优缺点?各保险公司又将如何发力抢占先机呢?




严峻的形势背景

明确金融科技战略,解码数字化转型之路



在讨论专属养老保险发展前景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此次政策发布的背景,这样更有利于全面分析目前养老存在的问题。

首先,来看一组数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总人口14.1亿人,65岁及以上的人口1.91亿,占比13.5%,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将占到总人口的 1/3。

与此同时,随着高龄化、少子化、空巢化程度的提高,不仅会出现各种老年人慢性疾病和失能失智情况的发生,也会导致全社会劳动力的赡养负担加重。预计到2025年,我国的抚养比将超过20%,也就是说,赡养一位老人需要5个劳动力,这个比例相较于2000年翻了一倍。

因此,可以确信养老相关的需求未来会不断的加码,那随之而来的养老金的支付能力以及养老服务务必要跟上。然而,目前形式并不乐观,养老问题依然面临很多挑战。雪上加霜的是,作为养老金体系中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金收不抵支、替代率下降已是很难逆转的事实。

而我国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在我国覆盖率也一直处于低位,数据显示,全国企业年金的参加职工仅有2300多万人,领取人数也只有不到140万人,未来5—10年时间,更会有8万亿-10万亿元的养老金缺口。

正是在前两大支柱承压的情况下,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就成了补充养老金保障最有希望的稻草。




优势新格局

明确金融科技战略,解码数字化转型之路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养老产业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政府对其支持的力度自然会不断加强。

在此之前,银保监会决定,自去年6月1日起,由6家人身险公司在浙江省和重庆市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据银保监会介绍,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以来,总体运行平稳,社会反响良好。截至2022年1月底,6家试点公司累计承保保单近5万件,累计保费4亿元,其中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投保近1万人。

此次政策试点加码扩大至全国,就会形成各大保险公司承保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新发展格局。那么,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对比其他险种,又有会具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从险种投保模式来看。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新华保险6家试点寿险公司,在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上均采取“保证+浮动”的收益模式,提供风险偏好不同的两个投资组合账户供客户选择,分为稳健型和进取型。各投资组合账户具有最低保证利率,而最低保证利率之上的投资收益则具有不确定性,客户如果选择此产品,需要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

其次,再从险种收益率来看。从6家试点寿险公司悉数披露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首年收益数据可知。稳健型账户2021年年化结算利率在4%-6%之间,进取型账户结算利率在5%-6.1%之间。总体来说,产品去年的实际收益均高于最低保证利率。

可以看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最主要优势在于:安全性高,正规保险平台保驾护航。最直接体现在该险种产品采取“保证+浮动”的收益模式,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消费者的本金都是安全的。另外一点,这6家寿险公司均为国内头部险企,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投保经验,可以针对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依法合规的灵活定制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并提供缴费支持。




“紧张”又广阔的前景

明确金融科技战略,解码数字化转型之路



当然对于险企而言,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虽有它的优势所在,但也并不意味着在保险市场激烈竞争中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就管理层角度来讲,如何对参与者进行有效监管,对受众人群进行普及教育,或是影响到目前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能否稳定,长久发展起来的重中之重。

像之前,2021年12月,银保监会出台了《关于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机构发展的通知》。文件给养老保险机构经营业务划定“红线”,要求养老保险机构应持续压降清理现有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强化商业养老险公司“养老”属性。

行业皆知,养老险公司推出的一些产品,并非真正立足消费者退休后的养老保障,而是简单粗暴地将“理财”包装成养老保险。这对于需要依靠保险公司来推行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来说,无疑是最大的阻碍。

此外,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受众群体,大多是新业态从业人员,而他们对长期价值投资和养老储蓄理念了解并不深入。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和保险类机构应重点对这类人群通过长期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投资进行宣传和培育,让其真正意识到为未来养老做准备,而不是聚焦于当前过于短期的投资行为。

总而言之,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市场足够大,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多。不管未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扩容政策的不断完善也好,还是养老保险公司将该项业务作为核心竞争也罢,都希望推动着养老这一行业的升级,来满足大众多层次养老需求。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