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程全生命期管理

 求是1025 2023-03-27 发布于山东

工程全生命期管理从工程全生命期的角度出发,运用集成化管理思想,将传统管理模式下相对分离的策划决策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在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有机集成,建立策划决策、建设实施、运营维护的集成化管理系统,实现工程整体功能的优化和整体价值的提升以及建设工程全生命期目标。

起源

20世纪80年代的工业信息化战略措施,实现了项目信息管理中的各个阶段无纸化和信息化办公,是产品生命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PLM)的前身;产品生命期管理是全生命期管理理念的起源,指产品从需求分析到产品报废的全生命过程管理。持续采办和全寿命支持、产品生命期管理、物流管理的演变过程如下图所示。

产品生命周期演示产品生命周期演示

内容

①四大阶段。概念阶段、规划阶段、实施阶段、收尾阶段。②九大管理。综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人力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③三个协调。工程目标的一致性协调、工程结构的合理性协调、工程功能的整体性协调。④五大目标。社会满意目标、安全的目标、经济的目标、时间的目标、质量的目标。⑤四大支撑。三维设计、协同管理技术、资产管理技术、信息移动化。

特征

①以工程全生命期为对象,考虑从工程前期策划到建设、运行、拆除的全过程,超越工程的阶段性。②从工程相关者各方和整个社会角度出发,超越工程中的利益主体(如投资、业主、设计单位、承包商、运行单位、产品用户等)角色。③从工程系统的总体出发,超越具体的工程专业(如建筑学、结构工程、给排水工程、设备工程等)。④构建集成化的工程管理系统,超越具体的工程管理职能(如进度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HSE管理、资源管理、运行维护管理等)。

目的

以工程全生命期的整体最优作为管理目标,反映工程全生命期的整体效率和效益,注重工程全生命期的可靠、安全和高效率运行,资源节约、费用优化、与环境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目标包括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运营阶段的各个目标,因此是项目全过程的目标。

具体包括5个组成部分:社会满意的目标、安全的目标、经济的目标、时间的目标、质量的目标。

任务

决策阶段的项目论证:政府项目的审批,核准及备案制度;决策阶段的技术、经济和管理论证。项目设计阶段论证:设计准备阶段管理;项目设计招标;项目设计的阶段管理和过程管理。工程发包与物质采购。施工阶段管理:建设单位施工管理,施工监理,施工项目管理,动用准备阶段管理。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工作机制,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应用,基于互联网系统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价值

项目全生命期管理的核心任务是为工程建设增值和为工程使用增值。为工程建设增值:确保工程建设安全,提高工程质量,投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为工程使用增值:确保工程使用安全,有利于环保、节能,满足最终用户的使用功能,有利于降低工程运营成本,有利于工程维护。

意义

结合工程项目动态变化的特征,提高管理绩效。全面考虑项目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高项目价值。减少信息传递的扭曲和失真,降低信息获取成本。避免短期成本行为,打破部门界限,将不同阶段的成本统筹考虑。

实施机制

LHW-7-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全生命期管理-2.png

实施途径与方法

工程全生命期管理与建筑信息模型结合,实现工程全生命期各阶段、各参与方、各专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以解决“信息断层”“信息孤岛”等问题。

工程全生命期管理与BIM、云技术结合,可以针对工程建设周期长、参与方分散而众多、专业细致繁多的特点,有效解决信息共享、信息协作和信息安全等问题,也可以实现大规模数据存储与分布式计算。

工程全生命期管理与BIM、物联网技术相结合,避免工程中人工收集数据的烦琐与错漏,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实时性,支持实时、前瞻的分析与决策。

条目图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