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政府知识管理

 求是1025 2023-03-27 发布于山东

是在日益加剧的非连续性、高度不确定性和未来不可预测性的环境下,为适应新的管理形势和职能变化的需要而进行的。目的是为增强政府的活力、激活政府的创新能力、增强政府的凝聚力,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和决策能力、协调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加快政府内部知识的创新、流动和使用,建设一个功能齐全、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精简高效、具有竞争力的政府。政府知识管理的主要工作包括:

建立知识管理组织

在行政机构中,建立知识管理的组织是开展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组织由5个部分组成:①知识主管。主要负责整个机构知识管理工作和制订各种知识活动计划。②专门小组。成立专门小组,小组成员由政府机构各部门的业务骨干组成,完成机构的知识管理活动。③知识库。政府部门在建立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库时,知识库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知识库可以间接提升工作人员的能力,使普通工作人员变为专业知识很丰富的人。④政府知识网络。利用该网络可以吸收外部的知识,公务员通过网络彼此交流管理经验,并实现政府机构内部的知识共享。⑤激励机制。提高公务员参与知识管理活动的积极性。

整合政府信息

指政府在行政过程中,对产生、接收、交流、处理的信息进行整序、清理和关联的过程。包括信息本身内容的整合、协同工作中涉及的信息整合、面向服务和接收数据的信息整合。如政府发布信息的分类、归并和链接;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信息聚类、连接跟踪和共享;“一表式”管理的信息采集、集成与共享等。

发现政府知识

在政府信息中,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隐藏的大量知识,可为政府决策和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帮助。发现政府知识,除了积极利用政府内部的知识以及利用知识网络、社会知识之外,还要积极挖掘工作人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特别是一些政府公务员长期从事某一方面的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方法。实施电子政务以后,公务员的管理和行政方式发生了全新的变化,所以积极挖掘公务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变为政府机构的共有知识,对于提供电子政务的行政效率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可以通过政府内部刊物、内部信息交流网络、讲座、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把公务员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同时,利用大量的政府服务数据(日志、各类报表、纳税情况等),发现规律、预测趋势,从而指导政府工作和辅助政府决策;也可以从各类政策法规文件、事务处理数据以及政府数据库中发现知识。

创新政府知识

要求具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需要制定创新激励政策,需要拥有适合创新的组织结构等。其创新内容主要包括:①服务创新。表现在创新网上服务模式,推进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加快与网上服务平台融合,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借力高科技,推进政务服务手段的现代化。②管理创新。采用一表式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等对现有管理方式的改革。③技术创新。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重大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加强社会预期管理;深入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④组织创新。采用扁平化和柔性化的组织结构重组政府的组织结构,使之适应知识管理的需要。⑤制度创新。主要为创建知识共享制度、自我学习制度、电子认证制度等制度。

建立电子政务应用系统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是以知识管理的理念为指导,融信息处理、业务流程和知识管理于一体的应用系统。它具有强大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支持政府机构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还具有较强的信息共享能力,提供不同层面的信息共享。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学习功能,不但模拟和实现了工作流的自动化,而且有利于公务员在工作中学习。所以,建立和使用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政府机构不但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跨时间、地点、部门的协同办公,提高公务员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而且可为政府决策活动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