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要同形反复就判和,为什么象棋规则不能采用?

 京华笑笑生 2023-03-27 发布于北京

      (列位看官,文末可留下您的看法!)  

       象棋、围棋、国象世界三大棋的规则中,围棋与国象最为简明,即出现同形反复盘面,双方不变,即可判和(围棋称为“无胜负”,用余下时间继续再下一局)。

      规则的简明,让裁判的压力大大减小,几乎可以不存在(裁判存在的意义,就是统计比分,技术纠纷,百年难遇),一个人驾驭几十盘棋的大赛,轻松自如,游刃有余。

      而象棋大赛中,裁判的作用尤其重要,因为经常出现技术纠纷(反复盘面,双方都不愿意变招),需要裁判进行技术裁决,这往往会决定胜负优劣,对棋局发展方向有着决定性作用。象棋裁判,手里往往握着对局结果的生杀大权。

      象棋为何不能采用围棋国象的简明规则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围棋的原理机制。围棋同形反复都是在劫争环境下产生,三劫循环,或四劫循环,棋局便无法继续,此时,双方衡量利弊,选择重下,还是主动变招,由棋手自己决定。

      国象与象棋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同形反复,导致棋局无法继续,象棋无法执行,主要原因在于立法者对自由与公平的理解不同所致。

      国际象棋认为,只要不违反行棋规定,便拥有行棋权利,“我想怎么走,就可以怎么走,裁判无权限定我行棋的权利。”此种权利包含长杀与长捉。

      保护弱者,给弱者机会,是立法者的一条准则,下面一个案例充分说明国象立法者对公平与自由的理解。

       图中,白王面临杀棋,白车马配合,只能连续长将,形成反复,由此弱势方白棋获得谋和机会。

        如果此招法出现在象棋中,如上图,红长将,则明显违规,会直接判负,其中区别便在于对“给弱者机会”的理解差异。

       象棋立法者认为,形成弱势局面,是弱势方历史行棋积淀所致,弱势方须自己承担责任,跟优势方无关。国象立法者则认为,弱势方虽然过去表现不佳,但最终决定命运时候,机会难得,可以给予扳平机会。

       以上是法理层面剖析,从棋种差异上同样有一定依据。

       国象中,王、后、马、象均为斜线行棋(王与后直线与斜线均可),让棋子躲闪能力大大增强,走出三次反复盘面非常不易。

      象棋中棋子有诸多限制,有马别腿、象别象眼,炮要炮架,将帅只能走直线,将帅士局限在九宫,象行棋路线固定几个点,这让很多子力的行棋方向受到限制,受到攻击时,无法灵活躲闪,只能直线摆动,极为容易被长捉,倘若只要长捉长杀就判和,象棋的的和棋率会暴增不少,所以,在象棋规则中,长捉长将无法允许。

         象棋在此困境下,做出了宽容与让步,产生了亚洲规则、世界规则,即采用国象部分法理精神,简化规则,除了长将长捉不允许,其他均可,双方不变作和。

        亚洲规则脱胎于解放前的南方规则,简明,容易理解,对象棋海外传播起到推动作用。现行国内采用规则,脱胎于解放前北方规则,繁复艰深,针对于高水平专业棋手,讲究道理,但不少人难以理解。

(国象国际级裁判梁志华、象棋国际特级裁判丁晓峰对此文有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