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卷宗首发|红色土地上的人工之石

 晓Xnfree 2023-03-27 发布于广东
图片

面对特征鲜明的自然环境和艺术家无拘无束的建造实验,建筑师应该以怎样的姿态介入才能在保持场地原有秩序的前提下完成自我表达?云南东风韵艺术中心以“石头”为原型,通过化整为零的外观策略与粗粝朴拙的表皮材料在自然与人工之间寻求平衡。

卷宗对话line 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孟凡浩和幕墙施工方杜·清水建筑事务所创始人杜杰,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这座红色石阵的诞生过程。

图片
图片
图片

东风韵艺术中心地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东风韵艺术小镇——集高端休闲养生度假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现代农业旅游综合体。随着云南本土艺术家罗旭为其打造的建筑作品在社交网络上的广泛传播,这座原本默默无闻的县级市一跃成为旅游新热点。

图片

东风韵艺术小镇鸟瞰

从昆明南站乘坐高铁出发,33分钟后即可抵达弥勒,弥勒高铁站与东风韵更是不过10分钟车程。进入小镇,罗旭在2015年创作完成的万花筒博物馆为东风韵定下基调,随后半朵云餐厅,美憬阁酒店,音乐农庄等建筑强化其土生土长的野性气息,带来极富地域特色的空间体验。原始广袤的自然和个性十足的建筑群落给2018年初次来此踏勘的建筑师孟凡浩留下深刻的印象。彼时东风韵“艺术小镇”的项目定位已经确立,却缺少一个可以容纳展览、演出、会议等活动的现代化艺术空间,为了填补功能上的缺失,业主邀请孟凡浩操刀小镇新地标。

图片

罗旭设计的作为东风韵红砖基调的标志性建筑

图片

东风韵艺术中心项目位置整个东风韵的最高点,几乎在小镇的各个角落都能一眼望见

最初,项目任务是一个建筑面积共计3000㎡的户外剧场和小型画廊。然而在方案过程中,艺术中心的功能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基本我们每开一次会,就会多一个使用功能。”随着业主对于未来运营策划的越发完善,艺术中心逐渐扩展为包括展厅,报告厅,剧场等功能在内的综合性活动场所,使用面积增加至9937.44㎡,项目位置也由原来的山坡变成坡顶,也就是整个东风韵的最高点,几乎在小镇的各个角落都能一眼望见。设计团队无疑要面对更大压力和挑战。

图片

这片红色土地的粗犷无垠与建筑师熟悉的长三角地区大相庭。“东风韵像是红土地上长出来的,自然特征强烈。每次去基地,坐在车里看着天,视野很开阔,感觉就像画一样,整个区域是非常高大的桉树林,晴空万里,几乎天天如此。”孟凡浩说。此外,园区内建筑群已经带有罗旭强烈的个人风格。如何回应场地既存条件,并塑造艺术中心的独特性成为建筑师思考的重点。

设计灵感源自在自然当中最具体量感且与建筑密切相关的“石头”。“经过切削的,有时间感的石块无论是从寓意上、形体上、还是和缓坡地的关系上都相对恰当。整个艺术中心像是一个大型雕塑,五块石头像花瓣一样展开,插进缓坡地。石头的概念更能体现我们和自然野性力量的关系。”相较于一个完整的不规则体量,化整为零的形式策略不仅从外观上与环境相协调,也更有利于消化场地内约5m的高差。

图片
图片

上图:整个艺术中心像是一个大型雕塑,五块石头像花瓣一样展开,插进缓坡地

下图:斜切的不规则形体,外轮廓的折线衔接远处起伏的山峦和前方创意市集密密层层的坡屋顶,成为自然与人工之间的过渡

由于当地规划管理部门对于建筑高度的严格控制,部分建筑浅埋地下,与土地的联系越发紧密扎实。从远处看,由五个单体组合而成的建筑外观呈现聚落般的视觉效果,体量经过严格控制,既非山顶突兀的庞然大物,又彰显自身存在,不至于淹没在东风韵的建筑群当中。斜切的不规则形体,外轮廓的折线衔接远处起伏的山峦和前方创意市集密密层层的坡屋顶,成为自然与人工之间的过渡。

图片
图片

穿越薰衣草花田一路不断向上,艺术中心的全貌随之显现

穿越薰衣草花田一路不断向上,艺术中心的全貌随之显现。沿着步道环绕建筑半周,石块不规则的切削面和五个独立体量之间高低错落的布局关系在人的行动过程中呈现出丰富的变化。厚重单体之间的狭缝宛若山间壁立千仞的峡谷,丰富来访者的空间体验。

入口作为相对独立的体量成为进入艺术中心的序章。通廊形成包裹感,收住来访者的视线,矩形洞口像是取景框一般将主体建筑的背景从漫无边际的天空限制在廊道轮廓内。红色硬质铺地一路引领访客进入两个石块中间的缝隙,钢结构和玻璃围合气候边界,将视线吸引到建筑内部,鼓励人们前去一探究竟。

图片
图片

入口通廊形成包裹感,收住来访者的视线,矩形洞口像是取景框一般将主体建筑的背景从漫无边际的天空限制在廊道轮廓内

图片

五个相对独立的体量不仅寓意五块石头,还与艺术中心的功能空间相对应。建筑师在每个体块内仅设置一种使用功能,一大一小两个展厅,剧场,报告厅和卫生间等辅助用房各占据一块独立的“石头”。每块石头的内部空间相对完整,设有独立的交通体系,并在各层标高的位置留出开口,通过中庭彼此相连。

图片
图片

每块石头的内部空间相对完整,设有独立的交通体系,并在各层标高的位置留出开口,通过中庭彼此相连

虽然身处建筑内部,其形体生成逻辑依然可以被清晰地阅读。红色的混凝土挂板从室外一直延伸至室内,包裹每个独立的体量,模糊室内外边界,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走入石阵内部。玻璃覆盖的中庭将环绕其周边布置的五个单体凝聚成为一个整体,材料的轻盈透明反衬出石头的厚重与坚实。中庭组织各层水平交通,连接不同功能空间,中央的下沉舞台和阶梯式观众席为艺术中心提供更多使用的可能,并组织竖向交通,进一步增强建筑整体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庭组织各层水平交通,连接不同功能空间,中央的下沉舞台和阶梯式观众席为艺术中心提供更多使用的可能,并组织竖向交通,进一步增强建筑整体性

每个体块内部都根据各自功能呈现出与外观截然不同的空间氛围。1号展厅内的楼梯宛如山岩内凿刻而成的栈道,条形灯带进一步强化空间内的线性要素;2号展厅内深灰色的楼梯扶手体量感十足,成为白色室内的视觉焦点。石头、峡谷、栈道等看似多样形式全部统筹在自然意象当中,丰富而和谐。

图片
图片

上图:1号展厅内的楼梯宛如山岩内凿刻而成的栈道

下图:2号展厅内深灰色的楼梯扶手体量感十足,成为白色室内的视觉焦点

“我们的形体逻辑也是基于对行业现状的了解——有太多不确定性。项目从前期接洽,方案设计再到建造完成,包括到投入运营之后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变化,艺术中心的这个逻辑对变化有一定的包容性。交通围绕中心组织,每个体块的功能可以在未来发生改变。”

图片

东风韵艺术中心的幕墙深化与施工成为杜·清水建筑事务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创始人杜杰感慨道:“这个项目哪怕是对我们这样拥有这么多年经验的团队来说,都是特别系统和复杂的事儿。” 

幕墙体系经过多轮探讨确定三个基本策略:首先,材料选择GRC,也就是纤维增强混凝土保证板材的整体性和受力的可靠程度;其次是采取开放的幕墙系统,避免耐候胶等密封材料的使用,这就需要将防水层,保温层和排风层全部设在幕墙内部构造当中;最后,为了达到天然朴拙的材料质感,混凝土板采用半工业,半手工的方式生产,即在混凝土预制板脱模以后,先通过手工斧凿将齿条尖角砍掉,消解模具的呆板;再通过手工沿褶皱方向打磨,将混凝土白色,浅色和其他颜色的石英石骨料漏出,去掉表面浮浆,使材料显得更加生动。

图片

通过手工沿褶皱方向打磨,将混凝土白色,浅色和其他颜色的石英石骨料漏出,去掉表面浮浆,使材料显得更加生动

在基本策略确定后,如何通过混凝土的肌理层形成自然质朴的效果成为板材外观设计的重点。line 团队与杜·清水团队在项目现场做过多轮尝试。由于云南天然的砂岩板幅非常小,而且强度有限,所以无法使用天然石材,只能通过混凝土制作凹凸的自然肌理。为尽可能地塑造出石头般朴素粗粝的材料表情,施工方光是打样就做了半年之久,且每次都要做几十平米的样板,以便判定板材拼合后的视觉效果。然而在每个单块上非常自然的凹凸肌理由于拼合的缝隙无法达到浑然天成的完整性。最终孟凡浩决定尝试强化表面的构成感,通过横向线条水平贯通,竖缝密拼的方式得到原石一样的效果,水平肌理将整个建筑外观统筹到一个秩序下面,褶皱深度和疏密的变化又带来丰富的细节。

图片
图片

上图:褶皱深度和疏密的变化带来丰富的细节

下图:室内肌理的延续

板材面层的设计只是整个幕墙体系遇到第一个困难。在此之前,杜·清水事务所曾经做过很多艺术混凝土挂板类的材料,但是尺寸大约在1m左右,在弥勒艺术中心,尺寸变成了1.5m x 3m。而比尺寸更大的挑战是角部的异形的预制板。通过现场切削打磨板材在阳角处直接拼合是较为常规,效果也相对受控的做法。建筑师希望每个石块在外观上有更强的完整性,于是提出板材直接折过来包住转角。“那我们挑战一下吧。”这是杜杰给出的回答,当时他只是直觉可行,没想到这次的挑战大到让他想起来有些“后怕”。

“我们决定在转角的地方整体转过来40cm。在角的地方有一个特别难的东西叫做水平投影线必须贯通,有的齿条是13cm,转到另一个面就变成了11.5cm,再用模具来实现这个事情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整个项目的板材全部编号,排版从角部到边缘,最后在中部解决闭合误差。毫不夸张地讲,如果碰角难度系数是1的话,这么操作我觉得难度系数变成9。后来我们团队付出的代价是十几个工程师一共绘制了1634张模板加工图,这些图纸可以堆满半个房间。”

图片

建筑师希望每个石块在外观上有更强的完整性,于是提出板材直接折过来包住转角

而后续预制混凝土板的生产、运输、安装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各自的难度。由于材料尺寸巨大,工厂几乎停下其他所有产品的生产以留出足够的空间。而运输这些带着各种各样角度的板材就更加不易,一辆卡车的装载数量十分有限。为了保证从工厂到施工现场运输的稳定性,每辆车上都有随行人员监督司机在颠簸路段控制车速,杜杰开玩笑说他们是“随行的押镖人员”。

即便预先采用BIM技术模拟建造,施工现场还是几乎每天都会出现新问题。杜杰派遣了两位驻场设计师每天在现场把实际的角度和尺寸采集到图纸上,和3D模型闭合误差。两个人顶着四十多度的气温在十多米高的架子上爬上爬下,他们甚至总结出一套这个项目独有的营造口诀:高平齐,宽相等,垂线投影,平面测量。

图片

建筑群从各方向角度看都具有极强整体性

好在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没有辜负各方的努力。从远处看,红色的混凝土板赋予建筑极强的整体性,塑造挺拔坚实的轮廓;站在近处,手工凿磨的材料表面细节丰富,自然生动。项目竣工后,杜杰曾经不止一次去到艺术中心参观。而对于孟凡浩来说,故事还没有完全画上句号,甲方对于使用方式的不断调整需要他继续修改设计。作为一位“盖房子的建筑师”,他选择面对现实,迎接变化。而且他对此经验丰富,最初的设计方案已经为现在的调整留出余地。

图片

卷宗对话

line 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孟凡浩

卷宗Wallpaper*简称W*

孟凡浩简称孟

W*:请问您是怎样走上乡村建设的实践道路?

孟:我的第一个乡村项目是2014年接到的富阳东梓关回迁安置房。坦白说并不是因为对乡村有研究,前瞻性地预料到中国乡村会有这样的发展。在那之前我的设计实践都在城市,突然遇到一个差异化的类型觉得很有意思,就接下了这个项目。东梓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之后就有更多同类型的项目找过来,我也在实践中对当代乡村振兴这个大命题不断地进行反思。

W*:结合过往实践经验,您如何看待乡村振兴的发展,以及您认为建筑师在乡村振兴当中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

孟:其实可以这么理解。20多年前地产的⻛口相当于现在乡村的⻛口,原来是在一块块大空地上天天让建筑师造城,现在是大量的乡村项目涌现出来。我们建筑师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性非常强的职业,很难游离其外。

建筑师在乡村当中起的作用不应该像是在城市中那样不停地造房子,而是从真实的需求出发,乡村中能聚集的人群是有限的,它不需要那么多的房子。所以很多乡村项目找来,我都会尽量告诉他们,乡村有这么多存量的房子空着,如果能把它盘活再利用,就很好,很积极了。

我这两年一直在提:建筑师是一个组织者,设计的是一个局,建筑设计的方案只是这个局中的小环节,如果不把各方资源整合到一起,在乡村当中寸步难行。我们做的很多乡村项目都很认可我们,认为能帮他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帮忙找钱,找施工方,找运营方,筹划怎么产生利益共同体。这些都成为建筑师要做的事儿,造房子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图片

面对一个破败的乡村,如果想对它做些积极的事情,更多是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

W*:您如何看待文旅对于乡村发展的意义?

孟:文旅是能够在短期内出成效的一条路,它肯定不是唯一的。现在说⺠宿是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是因为它的投入小,动静大。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把一个投入不大的⺠宿做成目的地,流量和传播性甚至可能超过一个5A级景区,这就是以小博大。

但是面对一个破败的乡村,如果想对它做些积极的事情,更多是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首先不是每个村子都具备资源禀赋适合发展文旅,而且,文旅是单一产业,它的抗击打能力很弱,比如说碰到疫情管控,无论多高端,多火爆都会受影响。

W*:具体到这个项目当中来,您如何理解东风韵的项目定位以及和弥勒本土的关系?

孟:弥勒艺术小镇和传统的乡村振兴项目还是有点不一样,它和阿那亚比较像,是一个大型的开发项目,城市的资本,生产力,技术输入到这里。城市居⺠会来这里购买房子,享受艺术空间,来这里打卡。

图片
图片
图片

艺术中心室内

W*:艺术中心内其实有些工字钢节点暴露在维护结构之外,您如何看待该项目的施工精度?

孟:在云南这个地方,大家对于房子的建造精度要求并没有那么高,我们也用更为可控的工业化的成熟材料和建造技艺去对当地的施工水准做出回应,每个项目都会遇到不可控的问题,我的观点是“我把房子盖成,比我追求完美导致房子盖不成还是要好”。没有百分百如意的现实,从中吸取经验,避免下次出现同样的问题。

卷宗对话

杜·清水建筑事务所创始人杜杰

卷宗Wallpaper*简称W*

杜杰简称杜

W*:请问您为什么会选择从事混凝土的研究和实践,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您的事务所?

杜:我高考的时候是想考建筑学,最终因为某些原因到了苏州学习结构。毕业后进入地产行业做过各种工作,也做过总工程师,但学建筑还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感觉做清水混凝土比较合适,因为它“材料即结构,结构即建筑”,材料和结构一体化,具备由里及表的一致性,就做了杜·清水建筑事务所。十多年来,我们以清水混凝土作为基础,逐渐拓展到夯土建筑,竹木建筑的研究。因为做过一些案例,后来遇到想要试验性的材料和做法的建筑师,我们就会一起配合,探索。

我们自己有设计、工程、材料生产研发部门,现在还在做一些小家具的尝试。公司大概有40个人,部门之间的工作相互渗透,以任务为中心,是比较协同的状态。

图片

夜晚室内的光线透出,仿佛从巨石中凿壁偷光

W*:请问您作为施工方对自己有怎样的行业定位,与建筑师如何配合?

杜:其实我们差不多做了20年的混凝土,这些年的定位是做行业内的补充。我自己学的是结构,结构和建筑这两个专业在大学里面比较割裂,再说到施工现场和材料又是脱节的,我们就想来补充这个事儿。我们一般的工作方法是配合建筑师去做结构选型,构造设计,工艺设计、材料设计以及它整个过程的控制,我们有时候会做总包,有时候会做分包。

每个案子我们都要去充分了解设计师和业主的意图,感知他们要表达的色彩,质感,肌理等等,包括整体最后呈现出来的建筑的气质和氛围。这是我们一直以来工作的方法。

W*:请问您在弥勒艺术中心项目中具体负责哪些工作?相较于现在的幕墙做法,现浇混凝土是不是更有助于控制整体建筑的外观效果?

杜:建筑外立面构造层和表面的艺术混凝土挂板是由我们负责设计实施的。

我们最早拿到的任务是非常规的建筑语言,要借用工业化和当代材料结合的方式表达云南地域原生的,自然的属性。最重要的还是投资可控,工期可控,这个是业主方最大的需求。

最初这个项目讨论过清水混凝土的结构体系,因为能做到结构和材料浑然一体的状态,但是当时我们在论证的过程当中和各个设计院都做过咨询,云南的抗震烈度很高,大厅的跨度巨大,又有异性结构,如果清水混凝土整体做的话,那么复杂的一个形体,工期造价可能都不受控。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最终选择非正交骨架的钢结构和外挂幕墙的体系。

W*:请问您如何理解目前建筑施工行业的现状?

杜:目前来讲建筑行业还是面对很大的挑战。首先是地产大规开发的增量模式和增量市场在大幅度缩减,对于存量的建筑,比如说目前城市更新的板块,乡村振兴的板块而言,建筑方面差异化、精品化、艺术化的追求就变得比较重要,也是未来的趋势。但是这个趋势和目前整个行业内几十年发展的惯性以及市场上,政策上的机制还是匹配不了。

比如说认价。我们现在一般会给业主提供很多支撑,带他去考察,把我们以往十多年的各种案例拿出来,甚至把以往的合同条款拿出来,让大家权衡分析,现在许多业主还是以这种技术性谈判再加上市场调查,比价询价最后集体决策的方式进行商讨和定价。但这个过程就非常冗长,我说的机制的匹配就是把鼓励创新的决策过程简化。

所以我们目前更倾向于服务私人业主。大家沟通成本相对较少。因为如果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没有足够的信任和共识,全过程里面大家的消耗就太大了。比如弥勒艺术中心项目当中的斧凿面,手工打磨面是不可能拿一些参数描述它的交付标准的,它就是一个感受,一个状态。每一个这样状态的东西,咱们验收的标准是什么?如果不在前期达成足够的共识和信任,或者说大家的认知在中间发生偏差,那实在太痛苦了。

好在弥勒项目还是挺有运气的,业主方的领导,设计方和我们都是能走到一根基准线上,所以我们最终才能把这个项目坚持下来。

摄影:是然建筑摄影、王策

撰文:李里

编辑:邓圆也

编排:yuxin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