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华平|眼高才能手高:从诗词的鉴别说起

 杏坛归客 2023-03-27 发布于山东

【诗话】

眼高才能手高

——从诗词的鉴别说起

杜华平

一、眼界与诗词的公共标准

有家做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创业公司在创立之初,给核心员工和开发部门员工每人配发一台苹果手机。创始人的观点是:如果没有玩过最好的手机,没有最好手机的用户体验,不可能开发出被用户喜爱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来。是啊,因为每个人在进行创造性工作的时候,都是以自己心中的标准来做的。内心的标准如何,直接影响到其所创造的产品具有怎样的档次。诚然,眼高不能保证手高,但是眼界不高,见识太小,断断不可能手高,不可能做出好东西来。

诗词是源于人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审美和艺术水平的文化产品,诗词写作更需要强调眼界。具体而言,诗词的眼界,应该包括两方面,即:能判断优劣,区分短长。第一,对诗词作品的好坏,一眼就作出正确判断。第二,对诗词的高低差异,有自己的分辨,有明确的、稳定的主张。前者是公共性的,大家的判断应该比较接近。后者有一定的个人性,不同的人可以有一定的差异。换言之,个人喜好的差异,在诗词阅读鉴赏中必然存在,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在个人喜好之外,仍然还有一些共同性的标准。一首评85分的诗,被评为70分,这是正常的,是个人喜好差异允许存在的幅度,但如果评为95分或60分,这样的作品不是不存在,而是较为罕见。这就说明,诗词评价的公共标准是客观存在的,这是诗词鉴赏、评论有其意义的基础。写作者应该充分重视这套公共标准。

因为眼界有一定的公共标准,所以,我们要通过大量精读名家名作(也就是公认的经典作品、最好的作品),适当地参考古人的诗话、词话,古代优秀选家、评家的讨论,逐渐掌握这套标准。此外,还要扩大视野,适当浏览各种层次的一般性作品,注意加以比较和鉴别,经过这样的训练才能掌握这套标准。

二、诗词评价标准之我见

下面我们选取几篇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来作一讨论。

第一首出自《东坡志林》卷二:

昔年过洛,见李公简言:真宗既东封,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诗。及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曰:“惟臣妾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语妻曰:“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诗送我乎?”妻子不觉失笑,余乃出。

杨朴在被召入京,与妻子惜别之时,妻子所赠之诗用的是大白话,但符合格律(这位妻子看来听杨朴吟诗久了,耳濡日深,似乎不教而会了基本的格律)。不过再看,前两句“更休”和“且莫”,后两句“今日”和“这回”意重,犯了“合掌”之忌,从技巧上看是存在毛病的。那么,这样的诗算好算坏?有多好多坏?

再看第二首,陆龟蒙《对酒》:

后代称欢伯,前贤号圣人。且须谋日富,不要道家贫。

这首诗用了三个酒的典故,“欢伯”出自汉代《焦氏易林》:“酒为欢伯,除忧来乐。”第二句“圣人”出自《三国志·徐邈传》,原来当时曹操禁酒,徐邈私自在家饮酒,醉了,误事,上级查问,他回答说:“中圣人。”原来当时的酒鬼发明了酒的隐语,圣人指好酒,贤人指劣酒,“中圣”即喝好酒醉了。第三句“日富”出自《诗经·小雅·小宛》:“彼昏不知,壹醉日富。”郑玄笺:“童昏无知之人饮酒一醉,自谓日益富。”陆龟蒙在这里说:酒是好东西,可以忘忧,为我们带来快乐。如果喝了好酒醉了,耽误了点正事,也算挺风雅。最好的是,它可以让人暂时摆脱贫穷的窘迫,在感觉上有类似富豪的那种“自得”或者优越感。读懂之后,我们有一个印象,这是一首很有文化含量的诗,那么,它算好诗吗?为什么?

看第三首,赵翼《四月十一二等日大寒,围炉就暖,偶书》:

五月披裘气自雄,我今四月拥炉红。天教寒士添佳话,不但冬烘夏亦烘。

这首诗第一句用了一个典故,出自《后汉书·逸民传·严光传》。严光原与光武帝同学,后来遁迹富春江边,五月披裘垂钓。光武帝派人觅他出山,得到的禀报是:“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据此描述,光武帝觉得其气度不是一般钓徒,应该就是他同学严光。末句“冬烘”有来历,出自唐末王定保《唐摭言》,当时有主考官将一个名为颜标的考生误认作颜鲁公颜真卿的后人而取录为状元,遭来民怨,时人作诗嘲讽:“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后来,冬烘一词成为酸腐文人的代名词,进入民族共同语,一直使用到现在。这首诗又应该如何评判呢?

再看两首词,一是巴山黑哥《浪淘沙》:

小子走巴山,踏遍渝川。背星背月背朝天。呵嗬一声忙拄地,仰望岩悬。

日夜顶风寒,脚破鞋穿。为儿为母为家园。苦命二哥背不尽,背起人间。

另一首是在网上引起热议的《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

天灾难避死何诉,主席唤,总理呼。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

银鹰战车救雏犊,左军叔,右警姑。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

核对词牌格律,可知:前一首完全合律,后一首除了字句的外观(即句数字数)符合《江城子》的词牌,但是押韵和平仄都不合要求。当年王力先生曾批评套用古人词牌而不知词律的人,说:如果用了《满江红》的词牌就不应置这个词牌的格律于不顾,除非你另取《满江黑》之名。

由此可见,最低层次的评价标准应该是一般人都认可的,这就是:应该符合诗词的形式规则,譬如押韵是起码的规定,是一切传统诗词都必须遵守的底线。律诗和词,还有平仄规定,填词、写律诗,一定要在这个层面上符合规定。

在此之外,还可以确立哪些标准呢?我以为有:

第二:语言较为讲究,力求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包括两方面:有艺术技巧(即讲究表现方法和手段);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譬如语词有出处,能用典)。

第三:合体,即具有所用诗体、词体的基本风味。如绝句含蓄,善于虚处传神;五律自然朴实而含义深微,七律刚劲有力而情感深沉;小令词柔婉缠绵,长调词细腻曲折,感慨万端;《满江红》《沁园春》等类词牌悲愤激越,词情慷慨。

第四:把普通的生活、艰难的人生,带入诗性的光照之中,把苦难的人世改造成值得回味、让人沉思的艺术世界。

以上可作为第一个大层次的标准,都做到了就是较好的作品,可评为“良好”。更高的层次(可评为“优秀”),还有以下三端:

1. 思想深刻。能给人以哲理上的启发,引起人思想上的回味和深思。

2. 深情感人。能在情感上打动人,使人与作者有很强烈的共鸣。

3. 创造出一定的意境,让人沉入一种艺术境界中,得到很好的艺术享受或艺术满足。

三者有其一,就很优秀。如能同时有其二或三项皆备,则更是上乘佳作,具备可传世的要件。

三、几篇代表作品的鉴别意见

有了标准后,现在可以讨论上面五篇作品的鉴别与评价了。很明显,这五篇作品,最差的应数那首《江城子》。这首词只能评为不及格,因为它首先形式不合格,其次在思想上、艺术上也很拙劣。最大的问题是“废墟下的自述”的立言角度太不近人情,缺乏起码的对受灾死难者生命尊严的尊重。这是政治思维的产物,是背离了文学本质的情感做作、思想苍白之作。每个文学写作者都应该避免走入这样的路子。

另外一篇较差的作品是陆龟蒙《对酒》。此诗按以上前两条标准看没有问题,即既合乎形式要求,又有不低的文化含量,但是它只能算是及格的作品,因为它不能以情感人,也没有什么意境,更谈不上让人得到思想上的启迪了。

相比较而言,赵翼、巴山黑哥也面对着苦难的人生,但是赵翼是在写一种偶然出现的奇怪天气、反常的生活场景,以一种诙谐、有趣的方式,暗暗地把贫寒知识分子的人生和坚守都轻轻道出。巴山黑哥则把对苦难人生的担当,变成了一种诗意,写出了一种坚毅的性格、不屈的品质,朴实而苍凉、坚定。两首诗都达到了第四个层次。而杨朴妻的诗用第二个层次的标准来衡量,存在一定的瑕疵,根据第三个层次的标准看,它做得也不算好,但由于它对普通百姓善良、朴实的品质,以及对于官场的险恶作了生动的表现。这三首诗评为良好,应该是公允的。

再来读一首。其作者是日本古代大约相当于中国初盛唐时期的长屋王。他在接触到从中国传来的佛教后,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于是,做了一千领袈裟,各各题写了一首四言绝句: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Image

书法图片来自网络

长屋王欢迎中国僧侣前来日本传法,这一主题很难说有多少诗意,应该说很一般化。然而,这首诗只要一上口,就能感受到从中悠悠地飘出的一股清新气息,一种浓浓的诗意。这是怎么回事呢?当然是因为开头两句,这八个字写得很美。但如果仅仅把这两句当作是写景的佳句时,我们就太低看它了。仔细品味,我们能感受到长屋王是在表达这样一种观点:中日两国虽然被海洋分割,山川不连,地理有别,这对中日来往、交流造成很大的障碍,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两国人民处于同一片蓝天之下,风月相亲,呼吸与共,休戚相关,每一个生命都能互相感通。这种博大而有情的生命理解,是大多数高僧大德,和许多优秀诗人相通之处,诗最神圣、最美好的情感就是这样一种形式。因此,我们即使不能把这首诗奉为一流之作,也应该视为上乘佳作。

再来读两首以普通日常景象为题材的诗,一首是比杜甫稍晚些的大历诗人李端的《听夜雨寄卢纶》:

暮雨萧条过凤城,霏霏飒飒重还轻。闻君此夜东林宿,听得荷池几番声。

另一首是李商隐的《滞雨》: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两首诗都很有意境。前一首写雨,从视觉写到听觉,写得细腻,层次感很强,同时又由己及人,把怀人念远之情,表达得非常感人。后一首以夜雨、残灯为背景写思乡之情,以当前的凄凉、孤寂与“故乡云水地”的明媚色调、温馨气氛加以对比,让人感觉到诗人已沉入到美好的回忆中,但又突然被恼人的秋雨所搅,美好的梦幻又被置换成凄黯的画面,所以,末尾淡淡一笔,以直白的语句,暗藏着曲折的情思,艺术技巧是高超的。两首诗连起来读,可知都是优秀之作,比刚才所读的赵翼、巴山黑哥那样的作品还要出色,既感人,又情韵悠悠。李端和李商隐这首诗再仔细对读,恐怕又是后者更加意味深长,更加耐人寻思。

四、总结与引申

上述讨论是结合具体实例来作的,因为分析细致、客观,结论大体应该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平时阅读时是否多数作品,我们都能像上面那样作出较明确的鉴别呢?可能有不少读者会觉得没把握。我想途径只能是:多读上乘佳作,仔细品读,多作比较。年深日久,不断坚持。在这过程中,好的辨识力就会逐渐形成,本文所讨论的标准,不必特别记,也能够逐渐掌握。

唐太宗在晚年所作训诫太子之书《帝范》中有《崇文》篇,有为后世经常引用的名言,曰:“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每个写作者都应记取这一训言。多读最好的诗词,我们才能朝着更高水平迈进。

从以上观点扩展开来,还可进一步概括诗词创作的原则为十六个字:目无凡俗,骨尚奇高,胸怀民物,情寄芥微。

(本文是在20161月江西省诗词学会第五届代表大会所作报告基础上修改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