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2 花钱:这还用学习吗?

 王肖杰 2023-03-28 发布于山东
孩子,你是不是想早点挣钱,挣很多钱,这样就可以随便买买买了?先别这么乐观,花钱这事儿可是个技术活,学问大着呢。比尔·盖茨曾说:“巧妙地花一笔钱和挣到这笔钱一样困难。”人这一生跟花钱终身相伴,所以早点想清楚钱该怎么花很有必要。
钱能买到的东西很多,从形态上可划分为商品和服务,比如买手机是买的商品,买机票买的是服务。换一个角度,又可分为效率类和享受类。
效率类本质上是花钱买时间。比如高铁票比绿皮火车贵,飞机比高铁贵,贵在效率高,能节省时间。学习培训的费用本质上也是如此,因为参加培训比自己看书摸索效率高;工作繁忙,请家政帮助打理家务,也是出于效率考虑,家政擦玻璃又好又快,给自己省出的时间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享受类主要满足心理需求,继续细分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娱乐,比如电影、游戏、蹦极、旅游等;另一类是感受,即满足眼耳鼻舌身意,从眼的角度来讲,现代人在讲究实用性的同时,更加看重美感,比如物品包装、电影画质等;听觉享受上,很多耳机几千、上万元,高档音响上百万元;嗅觉享受上,比如香水、香喷喷的饭菜;味觉上,比如酒、茶、咖啡等的享用;意是意念,就是主观认知,比如很多人认为钻石代表坚贞不渝的爱情,但它无非是一颗亮晶晶的石头,还有人认为买高档包能代表身价等等。
这样分类只是为了说明的方便,事实上很多商品的功用是两者兼而有之的,比如吃大餐既有物质享受,也有精神愉悦,同时还可能有效率考虑,因为自己做饭花的时间更长。再比如手机,它是有形物,同时也是效率工具,可以当电话、电脑、手表、录音机、导航仪、电视机,甚至书法字典等,甚至也是一个娱乐工具,还有一些人把手机当成寄托,丢了手机就像丢了魂。
正因为这种兼有的特性,商家会故意混淆物质和享受的界限,把利润空间较大的享受性与商品的物质性捆绑,谋求更大的收益,比如键盘强调手感。所以花钱的时候要过一下脑子,别掉进了商家的宣传陷阱里。
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有这么几个原则:
第一,看功能。功能是购物的首要原则。有用的买,没用的不买。不用而买,就是浪费。有些东西尽管使用频率很低也需要买,比如正装,即使一生只穿一次也不算浪费。我刚结婚的时候流行滚筒洗衣机,单位同事中很多赶潮流的,但我还是买了老款的双缸洗衣机。原因是双缸洗衣机有两个功能,一是洗衣服,二是当水桶。当时开发区经常停水,需要储水,而滚筒洗衣机不能储水。此外,东西不要买太多,多,意味着负担。有一次整理衣柜,发现我有6套西服,有的一次也没穿过,买的时候只是图打折便宜,结果不仅没用,还给自己带来了负担。
 
第二,看使用时长。像锤子、钳子、螺丝刀之类的居家用品能用一辈子,不仅要买,而且要买质量好一点的;但手机之类的消耗品一两年就会换,所以不必追求最高档。我买手机的原则是新机上市的时候买其上一代机,这样技术不太落后,而花费少很多。
第三,看使用频率和效率。马桶每天都用,所以要买好一点的,而一次性筷子能用就行;电脑是生产力工具,每天都要用,所以要买好一点的;跟健康有关的东西不要省钱;在外工作需要租房,尽量离工作单位近一点,以减少通勤时间和精力,可以多花点钱。
第四,看维护费用。美国房价不高,但后期维护费用很高,属于买得起、养不起的东西,慎重购买。有的车很好,可能价格也不贵,但油耗太高,而电动车正好相反,养车费用非常低,可以考虑买电动车。在印度,如果想惩罚一个人,可以给他送一头白象,白象是印度教的主神,不能杀,也不能用它来干活,只能养它到老,费用很高。
除了给自己花钱,还有一种钱是为别人而花。比如买礼物、压岁钱、份子钱等等。自己吃饭,一碗面条就够了;与朋友吃,要下馆子吃大餐,这就属于人际消费。
为别人花钱也有几个原则:
一是主观上有认识。不要认为下馆子花了冤枉钱,实际上多花的钱是人情投资。人生在世,难免有求于人,等到求人时再去经营感情就晚了,功夫在平时。建议你把这一项列为平时的必要支出,存在心理账户上,这样花钱就不心疼了。
二是要记账。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情尽管算不清,但还是要记住,有机会要还。人情的特点是有来有往,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记账的目的是防止忘记,人情债一定要还,但不意味着当下就还,可以间隔很长时间,而时间长了又容易忘记,所以要记。
三是面子钱别抠门。既然是面子钱,买的就是面子,标志就是价格。比如上茅台酒,说明待客之诚;吃海参鲍鱼,说明看重对方。当然不要死要面子活受罪,跟自己财力相匹配就好。有一次某企业高管有事相求,请几个朋友吃饭,但没有定包间,环境乱哄哄的,说话都要扯着嗓子。这次饭后,大家对这个人就有了另外的看法。
关于花钱,这里只是择其大略,不免挂一漏万,主要想提醒你在花钱之前要想清楚钱花在了哪儿,不要浪费。尽管花钱这事因人而异,但心里有谱,总是好的。

好友需要,分享给TA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