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易经》第三十七卦作为“家训”的马氏庄园

 林旭生 2023-03-28 发布于河南

《中原经典文旅》景点推荐游3:安阳县蒋村乡西蒋村--马氏庄园

马氏庄园,位于安阳县蒋村乡西蒋村,是晚清广东巡抚马丕瑶的老家,与山西祁县乔家大院、河南巩县康百万庄园并称为“中原民间三大官宅”。

马氏庄园

马氏庄园,从古建风格来看:既有北京四合院的宽敞明亮,又借鉴了山西晋商大院的规格齐整,同时又融合了江南地区的秀美园林、廊廓和中原地区“蓝砖蓝瓦 、五脊六兽挂走廊”的建筑特色,是研究中原建筑艺术多样化的特例活标本;从纪念意义来看:马氏庄园,曾做过刘邓大军的指挥所,西院内保存了这一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遗址,当年的会议室、办公室、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的下榻处、粮仓和部分士兵的居住地均历历在目,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国庆节冒雨探访马氏庄园

中原三大官宅中,虽然康百万庄园和乔家大院因影视剧及民间商贾传说而盛名远扬,但严格意义上说,从“官宅”的“官”字属性来看,“中原第一官宅”应该属于“马氏庄园”。康家、乔家,皆为经商起家,虽然后代中也有考取功名的族人,但从始至终的持家之道和官场并没有半点联系,康家与乔家是纯粹的商人,族人的一些功名也大都是花钱捐官买个名罢了,而马氏庄园的马家则从清廷到民国,大都是走的仕途道路。

进士第、太史第、一门双进士

望族,是我国传统家乘文化中的一种特有结果,家族达到极致,则同姓同宗聚集而居成规模庞大的庄园,而我国的庄园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家国文化的型式表现。马氏庄园,起建于光绪六年(1880年),历经44年间不断扩建,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建成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庄园规模。来参观马氏庄园,需要提到三个人:马丕瑶、刘青霞、马吉樟。

一、马丕瑶

马丕瑶

马氏庄园,主要为马丕瑶子孙所建,而马丕瑶本人,却是清代标榜的百官廉洁楷模,步入仕途后的大多数岁月都是背井离乡在外做官,在彰德府老家的生活岁月并不多。(某度百科上提到的马丕瑶作过河南巡抚的介绍被大量作者旁征博引后,我却发现是错误的,在清代,河南是一个只设巡抚不设总督的特别省区,位置非常重要,不会让老家本省的官员还做本省的巡抚,而同时期的河南巡抚是倪文蔚)

马丕瑶政绩年表

马丕瑶的主要一生政绩如下:

光绪三年,山陕大旱,马丕瑶赈灾,受阎敬铭赏识;

光绪八年,马丕瑶于太原知府任上赈灾、固防、断冤案,受张之洞赏识;

光绪十五年,马丕瑶任广西巡抚,设立官书局,倡办蚕桑,开设机坊,建设育婴堂,栖流所,医药局。江南苏浙一带洪水成灾,马丕瑶赈银20000两。

光绪十六年11月,清廷赐马丕瑶头品顶戴。

光绪二十年,马丕瑶任广东巡抚,值甲午战争之际,修复海防、选拔将领、兴办团练、操持装备,后卒于任上,终年65岁,两广总督谭钟麟奏报清廷,诰授“光禄大夫”、“威武将军”。

马丕瑶蜡像

马丕瑶,膝下有四男三女,均见多识广,其子孙或者做实业、或者走仕途、或者搞研究,均多有建树,但广为我们现在所知的有两人,刘青霞和马吉樟。

二、刘青霞

开封刘青霞纪念馆蜡像

近代孙文先生所题及的“巾帼英雄”,只有两位。南秋瑾,北青霞。

北青霞,指的就是尉氏刘青霞。清廷旧时代,朝廷给其的荣誉是“一品诰命夫人”;民国新时代,孙大总统称其为“巾帼英雄”。这“北青霞”,在其18岁前,叫做“马青霞”,是马丕瑶的小女儿。

有关刘青霞的故居,在中原地区有三处:

第一处,在尉氏县西关师古堂。

第二处,在开封市顺河北土街。

第三处,在安阳县蒋村乡西蒋村。

马氏庄园刘青霞绣楼

开封地区的两处刘青霞故居,我在《中原大宅门里的财富传奇(一):“东刘”》里,已经详细提及。刘青霞的开封故居和尉氏县故居,细看其建筑风格,均来源于安阳马氏庄园之古建风韵,最典型的是你会发现刘青霞生活过的这三处故居,宅院内都会有独特的前廓,这一点是中原各地主庄园、官宅所没有的。“前廓”,这个最大的作用是在雨雪天气下可以不必被淋,方便在宅子内自由穿行。

廊廓风格,在开封和尉氏刘青霞故居也可以看到

在刘青霞25岁时,其丈夫刘耀德因长期吸食鸦片病死,这位拥有尉氏县城一半以上房产、拥“双千倾牌”20多万亩农田、握数百万银两的中原首富死后,给刘青霞留下了无法计量的巨额财富,但唯独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尉氏刘家富裕了150多年后,需要面临极大的财产纷争问题。为避免坠入刘家族内的遗产纷争漩涡,刘青霞借有“遗腹子”之托词,搬到了省城开封居住。         在省城,刘青霞不断接触到新事物、新文化、新思想,其内心也开始逐渐摆脱封建家族财产纷争的影响,眼界变得更加开明,从家族纷争的摆脱上,提升到了兼济天下的爱国主义,并发文《告四万万男女同胞书》。

告四万万同胞书

1905年豫学堂兴办时,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捐白银1万两,其他河南籍京官合捐银1万两,刘青霞独自捐银3万两。

1911年,刘青霞独自经营的桐茂典盈利状况良好,而刘家族人共同经营的公茂典亏损50余万银两,在族人苦苦请求下,刘青霞拨银18.5万两白银捐助公茂典。

1922年,冯玉祥督豫。一直以来致力于民主革命及公益教育事业的刘青霞,捐出了自己几乎所有的财产(300万家产和120万银元)。这一举动,在那个争名逐利的战乱时代成为了耀眼一幕。

刘青霞最终捐赠了其拥有的所有财富

刘青霞曾拥有无数财富,又捐掉了无数财富,这种千金散去、未求复来的魄力,是另一种精神上的财富体现,不仅仅于当时的乱世,纵观千年以来也是少有的慈善之举。

三、马吉樟

马吉樟

马吉樟,是马丕瑶次子,刘青霞的二哥,虽为清末进士,但他思想新颖,对世界格局有自己的见识,马氏庄园的南院,就是马吉樟的住所,和其他两院相比有一定的不同,是刻意“去官宅”化的一所独特院落。

马吉樟一生的主要经历如下: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废止科举。马吉樟与其妹刘青霞联合袁世凯等在北京筹办“豫学堂”,马吉樟任学堂监督(校长)。豫学堂的存在,传播新观念,培养仁人志士。

1906年,马吉樟与其妹刘青霞东渡日本,考察实务。这次日本之行,结识了孙中山、黄兴、鲁迅、宋教仁、陈其美、何香凝、康有为、梁启超、张钟端,并加入了同盟会。

1907年,马吉樟回国任湖北按察使后,又选送40名湖北学子赴美留学。

1911年,马吉樟被袁世凯聘任为总统府内史、北洋政府秘书长,但在袁世凯称帝后辞官。

关于马吉樟的书

马吉樟退隐后,精研金石、潜心著述,有《益坚壮斋稿》遗世。盛昱评马吉樟时说:“...因其无派,故超乎众派...”,这也许是对马吉樟书法及人生最为准确的概括和评价。除了金石著述外,马氏家族之家训也是由马吉樟所书,上匾为左宗棠所题,马氏家训内容来源于易经第三十七卦“家人卦”,大意是:女主内,男主外,老幼有序。家长对家人要严格要求,不失法度,全家人都要诚信庄重,各尽其责,各尽其道,和睦相处,体现了儒家教育思想。

四、《马氏庄园--家人卦“家训”解读》

马氏家训-易经第三十七卦-家人卦

家人,利女贞。

【家人卦,卜问主妇之事吉利。】

彖曰:家人,女正位于内,男正位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也。

【《彖传》说:家庭成员之间,女主人居正之位在内,男主人居正之位在外,这样男女主人在家庭内外各有其正当的地位,这是天地之间人们必须遵循的道理。家庭中应该有严厉正道的长辈,这就是父母啊。父亲有其责,孩子有其责,兄长有其责,兄弟有其责,男人有丈夫的职责,女人有妻子的妇道,各尽其职,各尽所能,那么家风自然就端正了。家道端正,天下也就安定了。】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卦象:风助火势,火助风威,相辅相成,是家人的卦象,喻家人同心协力才更好发展事业,类似我们常提的“家和万事兴”。君子观此卦象,从而省悟到言辞须有内容才不致于空洞,德行须持之以恒才能充沛。】

马氏家训来源易经

初九:闲有家,悔亡。

【初九卦:防范家庭出现意外,不能事后悔恨。】

象曰:闲有家,志未变也。

【卦象:谨防家庭出现意外,警惕未然事变。】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

【六二卦:主妇家中料理家务,操持得井井有条,这是吉利之象。】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巽也。

【卦象:六二卦的吉利,像夫唱妇随一样。】

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妇人嘻嘻,终吝。

【九三卦:困苦之家,但能辛勤劳作,终会转吉为富;富贵之家夫妻只知嬉笑作乐,终将败落。】

象曰:家人嗃嗃,未失也。妇人嘻嘻,失家节也。

【卦象:贫困之家,而能辛勤劳作,未失正派家风。富贵之冢,一味嬉笑作乐,则有失勤俭之道。】

六四:富家,大吉。

【六四卦:富家,大吉。】

象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

【卦象:幸福家庭,大吉大利,家人和顺而各守其职。】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九五卦:君王到家庙祭祀祖先,不要忧虑,祖先福佑家人,凡事吉利。】

象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

【卦象:君王到臣民之家,说明君臣交相爱护。】

上九:有孚威如,终吉。

【上九卦:君上掌握杀罚之权,威风凛凛,权柄不移,终归吉利。】

象曰:有孚威如,反身之谓也。

【卦象:杀罚立威,终归吉利,因为君上能够内省己身,外树威望。】

向时书。

【以该周易第三十七卦,书为马氏家族家训】(卦象寓意解读,林旭生注释)

马氏家训四扇屏全景

名门望族,能够多代传承,都会有自家独特的“家乘”文化,康百万家传承400多年财富神话,靠得是《留余匾》“家训”,而马氏家族的家风传承,用易经第三十七卦--“家人卦”的卦象解读作为家训,古往今来仅此一家。

-正文结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