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悼念二爷

 林旭生 2023-03-28 发布于河南


        二爷,林崇宪,生于1921年正月初六,走过百年人生路,于2020年3月31日下午驾鹤仙逝。

        崇宪公,桂荣公之子。生于1921年初,是本族最长寿之老人。妻张梅英,北冶镇西张坡人。
        崇宪公,育有三子。长子保海,小名毛;次子保健,小名猛虎;三子保怀,小名陈子。    
         崇宪公一生务农,大集体时曾任生产队长、会计。2010年九十虚岁时,曾对自己一生做过总结,将其分为三个三十年:
        第一个三十年,兵荒马乱,忍饥挨饿,挣扎在死亡线上;
        第二个三十年,社会和平安定,不用再躲避土匪战乱,但还是吃不饱肚子;
        第三个三十年,才是太平盛世,又不用担惊受怕,又不愁吃不愁穿,这才是老百姓的好日子。

一、《清明节悼念父亲》

:林保健

      《在W革的风暴中,崇宪公曾顶风逆行,进行有限制的分田到户探索》

        1966年,W革开始的时候,父亲是生产队长。那时候,生产力水平低下,而且生产队是敲钟上工,集体生产。一个生产队长操心着整个生产队100多口人的吃饭问题,给国家如数上交农业税的问题。显然,大锅饭的分配方式束缚着广大群众生产积极性的发挥,再加靠天吃饭,天旱少雨,庄稼减产,社员们分的粮食大多不够吃。父亲和乡亲们有心搞包产到户,但是迫于J级斗争声浪高涨,割Z本主义尾巴是当时的Z治风向,谁敢分田到户呢?
        到了1967年,Z反派向各级党委政府D权已经结束,各地的各级G命委员会已经成立,父亲以生产队长的身份,被吸纳为大队的G委会委员。全国的G命形势一派大好,但农业生产受到冲击,乡亲们粮食不够吃,父亲心急如焚。机会来了。派性斗争升级了,从省里到县里,到村里,H卫兵组织分为两派,都宣称自己是Z反派,骂对方的组织是B皇派。这样一来无Z府状态出现了。父亲当机立断,和队里几位乡亲商量,决定把后沟西坡和北岭盖的几十亩茅草地、石爬地分给各家各户,让队里的社员们在集体生产的工余时间,自主经营,收入归己。说实话,在那“狠斗私字一闪念“、狠割Z本主义尾巴不心疼的年月里,父亲这样做是要承担很大的Z治风险的。十几年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几位村民,为了分田到户,几个人竟然采取“按红手印“的方式表示背水一战的决心,但是,我的父亲在主导把小片荒地分给社员的时候,丝毫没有考虑自己需要承担的任何政治后果,这是多么勇敢多么无畏的担当精神!
        就是那一年,在大田生产没受任何影响的情况下,我们生产队的社员,在集体出工之余,起早贪黑,挖茅草,垒石堰,除荆棘,整地边,在一块块儿贫瘠的土地上播种希望。有人种红薯,有人种谷子,有人种大豆,有人种玉米,各显神通。那一年,我们生产队不仅大田粮食增产,社员们自家耕种的小片荒地,更是取得了大丰收。我们家收获的红薯,除了磨粉的之外,大都切片晒成了红薯干,把家里的大囤小囤都装得满满当当。村里其它生产队的社员们粮食不够吃,申请上级发放统销粮,我们生产队没有给国家添麻烦。
        遗憾的是,父亲偷偷下放小片地的事,只种了一年,就被上级发现了,父亲的生产队长职务也被撤销了,但是父亲一点儿也不后悔自己当时的决定。
        今天父亲驾鹤西去了,但是父亲为了群众,不顾及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担当精神却被后辈子孙永远铭记,代代传承。

二、《送父心绪》

:林保怀

三、庚子年清明悼祖父

:林涛

四、《悼慈祖羽化》

:林春梅

百岁祖父驾鹤去,泪和春雨洒故里。
纵有万般不舍意,不劳后辈速归西。
慈爱儿孙睦乡邻,积德行善数不计。
世事通透心淡薄,品行刚正顶天地。
胸怀似海泯恩怨,德厚如山载云气。
痛哉哀哉送慈祖,山河垂泪伤别离。
音容自此归仙界,年年岁岁心戚戚。
吾辈当承祖父训,知足达观世间立。
敬业行善报家国,告慰祖灵笑晨夕。

五、《追思》

:林娜

       爷爷去了,在他百岁寿诞之后。
       我以为有这半年的卧床不起,及无疾而终、寿终正寝这些字眼的铺垫,我可以平静的接受这个事实。但当我接到哥哥电话的那一刻,我才知道我做不到。
        从我记事起,爷爷就已是花白头发的老人了。从不高声言而一言九鼎,面容慈祥却自带一股威严。小时候的我对于爷爷是尊敬多于亲近的。一则是爷爷在家族本就德高望重;二则太爷爷遗留下的重男轻女思想使然,我不敢主动去亲近。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明白为何爷爷没做什么特别的事却依然备受尊敬。
        爷爷是个勤劳的人。他坚持工作到七十多岁,直到被父亲接到身边也不肯闲着,每天都会去父亲单位打扫卫生。
        爷爷是个自律的人。爷爷爱酒却不贪杯,坚持每日睡前一小口。卧床不起前几乎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八点休息。甚至在这半年卧床期间也能做到定时定量饮食。
        爷爷是个自立的人。耄耋之年仍能自行到楼下散步。后来不能下楼也任然坚持每天做操、泡脚,坚持能拄拐杖就不用人扶。
         爷爷一生清明。他从不干涉后辈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则自有决断。他经历过抗日战争,却也能接受我去日本工作。他也听得懂普通话,还可以和孙女婿谈谈政治,聊聊工作。
        爷爷是个慈爱的人。从小到大我没看到爷爷和谁吵过架,也没听到他训斥过谁。
        我想爷爷这些年过的是舒心的吧。精神头还好的那些年甚至会和二宝打打闹闹。儿子那年暑假回去,好奇爷爷长及锁骨的山羊胡,上前摸了又摸,爷爷也只是乐呵呵的拉起儿子手说:“三宝,你回来了!”
         父亲的一篇诗文让我第一次了解到文革期间所做的大胆决断、勇敢无畏的事。我记得儿时听父亲说过,爷爷当年要去参加红军,太爷爷没同意。那是我还在想爷爷要是去参加红军就好了。现在想来以爷爷的为人,无论在何处都是可以造福乡邻的。
         去年暑假回家探亲,因为是深夜到家,所以没有惊动爷爷。第二天早起的爷爷看到玩耍的儿子就一个劲儿的追问:“三宝,你回来了。你咋回来的?你妈回来没有?”我想他是盼着我回的吧!
        爷爷去了,去找奶奶了。爷爷,请告诉奶奶,她的愿望我替我爸实现了。

六、《新安林氏七公》

:林旭生

一根藤蔓七只瓜,
瓜蔓瓜延成葩华。
华宪思光珍标德,
德泽余晖照林家。

~~~

附:

洛阳市新安县“原住林氏”八世七公

大爷:崇华公,桂枝公长子。生于19××年,卒于19××年。其妻王氏,北冶镇王岭人。育有二子一女。长子保福,小名亮子;次子保春,小名海。女儿团子,适曹村镇圪塔村王海连。崇华公一生务农,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

二爷:崇宪公,桂荣公之子。生于1921年初,是本族最长寿之老人。其妻张梅英,北冶镇西张坡人。育有三子。长子保海,小名毛;次子保健,小名猛虎;三子保怀,小名陈子。崇宪公一生务农,大集体时曾任生产队长、会计。

三爷:崇思公,桂隆公之子。生于1921年,卒于1998年。其妻郑月英,北冶镇郑坡村人。育有二子二女。长子保育,小名中子;次子保明,小名练子。长女葡萄,适曹村镇圪塔村裴西光;次女秀子,适石寺镇北岭村袁印子。崇思公一生务农,干活特有耐力,大集体时曾担任过生产队副队长。

四爷:崇光公,桂成公长子。生于1923年,卒于1992年。其妻衡秀英,曹村镇纸坊村人。育二子二女。长子春雷,小名木金;次子玉芳。长女金团,小名木女,适石寺村贾虎军。次女秋英,适谷堆村贾文军。崇光公一生务农,粗通文墨,喜欢讲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大集体时曾担任生产队长。

五爷:崇珍公,桂枝公次子。生于1925年,卒于2003年。其妻刘秀英,曹村镇老庄岭人。育有三子一女。长子保奇,小名闹子;次子保恒,小名笼头;三子公平。女儿芳子,适石寺村马大卿。崇珍公一生务农,是老实本分庄稼人。

六爷:崇标公,桂成公次子。生于1929年,卒于2006年。其妻孟秀英,曹村镇观沟村人。育有四子一女。长子保民,小名分子;次子保臣,小名民中;三子保利,小名黑楞;四子滴溜。女儿红子,适石寺镇贾沟村张建坡。崇标公一生务农,大集体时曾担任生产队副队长。

七爷:崇德公,桂成公三子。生于1932年,卒于2014年。其妻王秀英,曹村镇山碧村人。育有五子三女,长子保印,次子保中,三子东风,四子红伟,五子洪子。长女环子,适曹村镇马尾岭樊海亮;次女劝子,适石寺镇孟庄村王思平;三女嫚子,适谷堆南坡林家洼怀忠民。崇德公一生务农,中共党员,曾担任多年谷堆村党支部书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