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间站轶事:太空笔和太空铅笔

 林旭生 2023-03-28 发布于河南

空间站轶事:一支笔

神舟12号发射成功的热闻下,不知哪里的消息称“3名欧洲宇航员明年或登中国空间站”,此消息不知是否属实?首先我想问的是,这三名欧洲宇航员认识我国空间站里全部操作键的汉化“方块字”么?即便认识些,那能会写么?

关于空间站的新闻报道很多,我今天想讲的是上世纪有关米国宇航员用笔写字的问题。

众所周知,空间站处于失重的外太空环境中,靠万有引力导致的传统钢笔是无法正常书写的,因为墨汁无法靠重力形成连续的输出,最终会让书写者无法用钢笔写字。

在空间站里无法用习惯的钢笔写字,这让米国宇航局很为着急,决定筹备重金予以开发“太空笔”。

1967年,耗费200万美元巨资开发的“太空笔”(命名为AG7型  )终于研发出来了,并在阿波罗计划中得以应用。该笔结构复杂,基本原理是笔芯密封,内充氮气,靠气体压力代替地球上的重力环境,把油墨推向笔尖,从而达到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的正常使用。【其实当初的太空笔的笔芯简化来看,类似于现在的圆珠笔芯,在我上小学时的80年代,老家叫圆珠笔为“原子笔”】

为了能让宇航员写个字,米国宇航局的太空笔终于开发出来了,在上世纪60年代的200万美金,是很“金”贵的巨款了!

讲到这里,“太空笔”的故事并没有结束。作为一名工程师,我深知工程领域里的一句话:“没有过时的技术,只有不合适的技术”。基于这句话,关于米国宇航局重金开发“太空笔”的事,其实流传着“三个版本的同一个笑话”:

太空笔笑话版本一:

电影《三个白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掌管皇家帝国理工大学32年的校长回顾了学校的光辉历史后,对新入学的学生提出新的期待,他将把一只延续学校传统的“太空笔”送给最杰出的学生,并把太空笔描述成非常伟大的发明。

不料却引来了学生兰切的疑问,“宇航员在太空为什么不用铅笔?而用太空笔?这样起码可以省掉几百万?” 

太空笔笑话版本二:

这个版本流传甚广:米国科学家们想研制一种在太空失重情况下使用的太空笔,可研究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成功,只好向全国发出了征集启事。

结果他们收到了一位小学生寄来的包裹,写着一行字:“请用铅笔”。

太空笔笑话版本三:

在一次国际宇航技术交流会议上,米国宇航员拿着太空笔向前苏联宇航员炫耀,“你们有这样能在太空中使用的笔吗?”

前苏联宇航员看了一眼,不屑地说,“我们只用铅笔,在太空一样能用。”

米国宇航员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回去后对科研人员懊恼地说:“我们为什么没想到用铅笔?还要花费巨资去研制新的太空笔?” 

附文】:

太空笔--

米国宇航局在水星计划和双子星计划中,也使用过铅笔。

1967年,开发出供宇航员在太空使用太空笔的开发者,是一家私人公司,耗资200万美金也是千真万确的事。

我国神舟6号飞天使用的太空笔,造价约千元。

太空铅笔--

传统的铅笔芯里含有石墨,而石墨粉是会导电的,在太空中使用并不是太安全。

所以太空中用铅笔不假,但笔芯材料还是与传统铅笔有区别的,而笔的结构其实类似于我们小学时使用过的自动铅笔。

最后,祝我国的宇航员在太空吃好、喝好、工作好、写字好、字写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