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谓七夕?父母们的七夕:不在浪漫一时,而在相濡一世

 林旭生 2023-03-28 发布于河南

“七夕”,七夕节,何为七夕?

七夕节,从官方的字面查询,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我对“七夕”含义的理解,结合我的家庭经历,全都赋在了四首小诗里:

一、

《七夕》

:我

有人问我七夕谔?

一为夫妻百岁合,

二谢爸妈生养我,

三怜子女孝恩德。

四维血脉同宗系,

五念亲情惦记着,

六有故人知己在,

七惜自己体康茁。

(古诗.近体诗,七律.平起.新韵)

何谓七夕?一惜:生我养我的父母;二惜:疼我爱我的亲人;三惜:血脉相连的手足;四惜:知我懂我的知己;五惜:肝胆相照的朋友;六惜:帮我助我的贵人;七惜:辛苦不易的自己!

这是我在朋友圈里看到的一段解释,七夕,七惜,阅读之后和传诵者惺惺相惜。整理其意思后,按照七言格律的韵脚,撰诗抒怀。


二、

《念叶情》

:我爸

郁郁葱葱满眼渌,

惟有一叶真情暖。

卅年清贫经磨难,

常伴林木抵严寒。

叶伴林时不惜伴,

叶落时节林心酸。

(古诗.古体诗,七古)

2012年,收拾老爸的房间时,无意间看到了这首老爸写给老妈的小诗。老妈是2008年去世的,名里有个“叶”字,所以老爸题名“念叶情”。思念,皆因过去的刻骨铭心。那段铭心的记忆,来自“1992”。

1992年,我国集体企业改制(包含地方国营企业),从此之后“下岗”逐渐成为工薪家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生活难题。为了我们弟兄两个将来的教育问题,父母费劲八叉地刚把户口由老家山村迁到了几百公里外父亲工作的小县城,仅过两年就遇上了“下岗”问题,举目无亲的我们家,面对收入锐减,顿感天塌了一般。

常言道“贫贱夫妻百事哀”,但对于身陷困苦的我们家来说,父母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探寻出路,“夫妇同心,其利断金”。婚姻生活并不是双方简单地为了共同享受什么而走到一起,更多的时候是面对困难同甘共苦时,无需言表的真情流露。

面对家庭拮据,父亲办理了停薪留职,走南闯北、四处打工;母亲抹下面子主动下岗,开始摆摊卖小吃,以出摊经营来补贴家用及我们弟兄两个的学费...,直至积劳成疾。

2008年,母亲病逝,这一年是我们家最痛苦的一年,出了很多麻烦事,有时梦里还常有那些年辛酸的记忆影像。唯一感觉不心酸的过去,就是老相片中的那个老家的工人村岁月,也就是我和弟弟的孩童时期,“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变化,美好的童年就像丢失的记忆一样,在梦里,随着老家印象中那青砖红瓦黑烟囱里的袅袅炊烟,飘散了。


三、

《我想,故我恋!》

:我

为什么会回忆?

因为“睹物思情”,

故而“思绪穿越”!

思念,

是生命的炊烟;

有生之年,

袅袅不断!

我思,故我在;

我想,故我恋!

(新诗,自由体)

在上世纪70年代,大多数青年男女在结婚前,还是依靠媒人来穿针引线,不需要对方有房、有车、有存款、有粮票,只要有个能证明成分清白的证明(工作证上大多数人的成分都是贫农、贫下中农等)。确定对象(大多数人见一次面就能订婚)关系后,会常送些小礼物(搪瓷盆、毛巾等)和好吃食(罐头、点心、甚至是麻糖(油条)等)。所谓定情信物“三大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在70年代才有了这种说法,还只局限于城里有钱的工人阶层,而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到了80年代后才逐渐模仿着城里人往拥有三大件的梦想开始努力。

至于写情诗、情书这些事,在那个文盲还没有扫完、物质生活极其匮乏、“恋爱”两字还未普及的时代,无数多双“对象”,手持“小红书”,奔着恋爱即为结婚之目的,双双结成鸳鸯伉俪而步入婚姻殿堂。

那时的喜事婚宴,一切从简。操办下来,可能就是准备几桌酒菜、准备几床新被褥、几套新衣服、一些锅碗瓢盆、加上有个居身之所,就可以把对象变成爱人了。这个居身之所不一定是现在热议的房子,甚至简单到一间只有床的单身宿舍。顾长卫的《孔雀》里有个情节,“女主角的出嫁就是简单到提着一个装着洗漱用品及搪瓷盆的网兜,坐在对象的自行车后座上,就被带到婆家结婚了”。

我的父亲母亲,当时还都是农业户口的乡下人,结婚的仪式比城里人更要简单。三大件,都是父母在婚后努力攒够钱才买的,而三大件中那辆承载了无数回忆画面的自行车,曾是儿时的我和母亲在村口路边守望,亦或送别父亲外出打工的深刻记忆。


四、

《父母们的七夕》

:我

何为七夕?

是牛郎织女的传说?

是祈祷福禄的拜祭?

是穿针女红的乞巧?

旧节重提,

告诫我们勿忘传统节气里的寓意!

摒弃那洋节气的浪漫一时,

重温父母们“七夕”那相濡一世。

父母们的"七夕":

一见钟情,

再见倾心,

三见定终身。

(新诗,散文体)

父母们的婚姻生活里,不仅仅只有恋爱初时的那种异性相吸的冲动,更多的是婚后双方无需协商的默默付出、彼此间无需解释的理解释怀、情绪宣泄时另一方不由自主地妥协、解决“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生计上的苟且。所以,父辈们简单仪式感的婚姻,简单,却也并不简单。

何为七夕?是鹊桥上牛郎织女的传说?还是妇女们祈祷福禄、罗列女红、穿针乞巧的习俗?从民间习俗上来讲,以前的七夕就是如上所述,而现在的七夕“旧节重提”,是在告示我们不要失去传统文化寓意里的美好!

美好,不一定非得是“2.14”西洋情人节时花前月下的带刺玫瑰,浪漫一时,未必能经一世。而父辈们以前的七夕,通常是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三见伴终身。

最后,我理解到的过七夕,是应该像父母们那样:不在浪漫一时,而在相濡一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