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身边的创业人:九死一生

 林旭生 2023-03-28 发布于河南

“互联网+”热火的几年前,

舆论中普遍在呼吁年轻人们,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时间里,

恨不得所有的行业都给连带个互联网“+”号,

亏损的企业,

想负负得正(“--=+”),

结果“+”号加上了更多的债务,

近几年里亏得破产清算的小微企业比比皆是…

一、

四十年前,

你摆个摊就能成万元户;

三十年前,

你开个厂就能成暴发户;

二十年前,

你多买房就能财务自由;十年前,你赶上互联网+还能发。

如今,

你想照搬这些套路,

却发现今非昔比。

现在创业开工厂、办公司,

财务自由是难实现了,

债务缠身倒是很容易。

变化无常:

牛市里炒股赚钱的方法,

你不能生搬到熊市里操作。

时代在变化,

周期有跌宕。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但“转变期”(转型期)的节点极少数人才能抓到,

普通创业者能做的就是蛰伏等待,

在萧条期时不冒进、不贪大,做减法、保生存。

经济周期有峰有谷,

在谷底时都很难过。

熬到了局势明朗的时局,

跟在能先知先觉的寡头、大鳄身后,

舍弃现在的鱼尾、未来的鱼头,

能分到鱼身一块肉就不错了!

巩县康百万家族能连续富裕十二代,

那“留有余地”的家风是财富传承的重点。

二、

这几年的“创业难”现象,

并不全是疫情造成的,

即便没有疫情、灾荒,

创业仍旧会很难!

疫情加剧了小微创业者的倒闭潮,

只是压断骆驼脊梁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不是创业难的主因。

真正的创业难,

是当下“信息表、认知差”的传统壁垒被互联网信息化的打破。

除却垄断、特许经营、已经先入为主的大企业,

普通创业者就是在各种夹缝里生存,

想靠自己的双手去打天下,

能生存下来都极不容易。

创业打天下,

只有“降维打击”才最具胜算。

何为降维打击?

比如你是成年人,

却去幼儿园里打拳赛,

这胜算就无敌了。

马某某们曾经复制了“发达国”的某个模式,

拿到“发展国”的市场上实验成功了,

融到国际资本加持后,

在国内独大了起来,

这就是市场抢先时“认知差”带来的降维打击。

同理,

那些如今在非洲发展的一些国人,

他们用地域“信息差”来谋得了当地的生意溢价,

他们在非洲的模式能赚钱,

但这种模式用到我们国内就死路一条,

因为我们国内全产业链化的市场内,

高端的产业门槛太高,普通人做不了,

而中低端的产业,又太内卷化了。

商场如战场,

创业做生意也一样,

只有“降维打击”才最具有打击力。

三、

创业的成功率很低,

比二八现象还二逼。

若是年轻人创业,

尤其是刚毕业的,

没经验、没项目、没模式的,

一时兴起就拿着父母的血汗钱折腾,

我是极力反对的(有科研项目的工科男除外)

靠一腔热情去创业,

九死一生。

热情终将散去,

你需要面对冲动的惩罚。

爱做梦的人才这么创业,

活在梦里是快乐的,

梦醒后无尽的债务。

年轻人创业前,

需要有实际工作经历的浸淫,

在工作中寻找机会。

吴寒笛曾提到一个“乙方创业”的模式,

这是所有实例中相对成功率较高点儿的,

但前提是“曾努力地在原工作单位取得了创业的资源”!

即便有有了资源就够了么?

未必,

因为资源只是条件之一,

而不是唯一。

如果创业成功率低于九成,

你得有十成把握之心才行。

摸清自己的竞争力,

这个项目,

为什么是你?

而不是别人?

你强在哪了?

要认知自己!

竞争力有了还不够,

还要保持热度。

小米有一个我认为最美的广宣:

“为发烧而生”。

你选的行业必须是自己热爱的,

因为创业中会有烦燥、会有颓废,

唯有热爱才能维系梦想、坚定信心,

爱到为发烧而生,

你才会有创造力,

你才能在行业里扎根,

你才有耐心来熬成这个行业的顶尖。

不要优秀,而要顶尖。

做到顶尖,

你才能算有创业成功的立锥之地了!

即便如此,

创业道上更多的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朋友们。

谁说好风景一直在路上?

若终点不可企及,则无人启程!

谨以此文,

献给我身边的创业朋友们、同学们、弟兄们,

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