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有想法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像“秀才造反,三年无成”。 说和做的差距是很大的, 创业中最难的,其实是执行! 若问哪一行的创业比例最大? 哪一行的创业成功率最高? 我觉得应该是混迹过江湖的搏击高手们! 与在实体行业里的创业人相比, 武林里的江湖老手一旦执行创业计划,成功率很高! 千禧之年起, 从《散打王》风云(鼎峰期,有散打“王中王”柳海龙), 到《武林风》时代(鼎峰期,有武林风三驾马车“王洪祥、刘星君(一龙)、方便”), 二十多年的搏击产业商业化运营以来, 擂台上风起云涌出无数的明星拳手, 只要没涉H,有点名气的拳手在退役后大都事业有成。 我从搏击的专业、半专业、业余三个起步层级, 举例三位搏击朋友的创业史。 ![]() 一、江湖累 (一)、 ![]() (红方是2005年的武林至尊争霸赛年度总冠军--奎弟) 十七年前, 《武林风》散打擂台上, 一位绰号“霸天龙”的专业组拳手, 冲进了武林至尊争霸赛的入围门槛。 翌年, 漂泊在广州的一名保安, 在《百姓擂台》外场的海选中, 引起了裁判员马涛的注意。 同翌年, 长城居庸关下的业余组海选擂台上, 一名矮个子的保险业务员把旋风腿踢出了圈。 (二)、 ![]() (台风兄弟在长城居庸关的武林风海选上脱颖而出) “霸天龙”奎弟, 来自苏北武术之乡--邳州, 打《武林风》前的身份, 是一名武术散打专业的大学生。 奎弟考上XX大学之前, 还拿到了全国青少年散打锦标赛的冠军。 “广州保安”洪祥兄弟, 来自武术之乡扎堆的鲁西北, 自小习练传统武术, 后在武校跟着专业队练散打, 因伤而放弃专业散打后, 为了生计而四处漂泊。 来打《百姓擂台》之前, 除了给人家看场子外, 还曾迫于生计打过地下拳馆的“黑比赛”。 保险业务员台风兄弟, 来自辽宁阜新, 自小喜爱武术, 做中学语文老师的父亲因材施教, 给他弟兄俩选了不同的成长之路, 学习好的弟弟学文, 爱打架的哥哥学武, 因兴趣而产生动力的台风, 因业余爱好而走上了搏击这条江湖路。 (三)、 (2007年2月10日,在河南省体育馆,我拍下了这张洪祥夺冠的照片。图片左上角的“邺倾城”,是我在武林风群英论坛的版主ID) 在拳拳到肉的搏击擂台上, 一切靠实力说话。 专业组的奎兄弟, 半专业的洪祥兄弟, 业余组的台风兄弟, 三人依靠自己的实力, 一路披荆斩棘夺得了各自想要的结果。 霸天龙奎弟, 夺得了2005年度“武林风”武林至尊争霸赛中量级的总冠军。 百姓擂台王洪祥, 夺得了2006年度“武林风”百姓擂台总冠军。 台风卢学斌, 收获了业余组“武林风”武侠梦工厂、武林兄弟连的诸多荣誉。 与大多数靠搏击扬名立万的拳手雷同, 功成名就后, 需要转化这些名气, 如同网红转化收益: 流量变现。 在此基础上, 洪祥兄弟打而优则演, 除了开办有自己的搏击俱乐部外, 还涉足了影视圈。 台风兄弟打而优后办比赛, 创建了自己的搏击俱乐部。 唯独专业组的奎弟最为难, 拿到大奖后却被逼无奈, 离开了心爱的擂台。 二、江湖难 (一)、 (2005年的专业组比赛,还是没有围绳、以散打为主的规则,其中摔法、推擂占据了太多的得分比重,所以像奎弟这样用重击型腿法和拳法胜出的选手,算是赛场上难得的惊鸿一瞥了!) 代表XX太极赢得了“2005年武林风中量级总冠军”, 却并没有给奎弟带来更多的喜悦, 因为奖励的帕拉丁越野车被俱乐部领导看中。 带艺投身、自考入学的奎弟, 与其他体系内训练出来的专业拳手不同, 被领导冠以“xx太极”这类传武招牌, 但还是利用散打的技战术体系赢得了比赛, 却被领导做成“太极散打”的噱头进行宣传。 传武圈里也有真功夫, 太极门下也有真高手, 但江湖骗子、伪武术大师更多。 所以, 搏击江湖里的“传武打假”, 并不是现在才这样毁三观, 而是早就有之。 回到武林风的奖品分配上, 奎弟的领导扔下一个选择题: “要车?还是要学籍?” 双难选择下, 家庭贫困的奎弟象绰号“霸天龙”一样, 打破了业内的潜规则, 硬气地怼出了心中的不满, 也因此得罪领导后被开除了学籍。 开除学籍只是上不了大学, 但更大的麻烦是领导动用了影响力, 断送了奎弟在搏击江湖里的未来, 从此我国散打届缺失了一颗即将闪亮的搏击明星。 退学之后的奎弟, 只能告别对散打搏击的挚爱, 混迹于社会上的各种“场子”, 四处打工养家, 当司机、保安、保镖、特卫......, 熬得数年风霜, 尝遍江湖疾苦, 获得第一桶金, 最终归隐江湖。 金盆洗手后的奎弟, 回到了老家, 开着一家规模不小的武馆, 教着一帮成绩斐然的徒弟, 偶尔回忆下往事: 食尽人间烟火气, 熬得世苦方知味。 (二)、 ![]() 这个世上哪有什么不败战绩?! “死神”方便在《武林风》出名之前, 在散打擂台上的大多数时候都是当“千年老二”, “死神”来打《武林风》后却永远不死, 保持着48战全胜的战绩熬到了退役。 与方便的全身而退、完美战绩不同, 洪祥兄弟是带着遗憾退役的。 2009年10月10日, 首届《“武林风”中国VS墨西哥对抗赛》, 洪祥兄弟在场面占优的情况下被莱斯特高扫腿KO, 而上个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 洪祥兄弟可是刚刚战胜了曾世界排名第一的乔希里。 一胜一负间,鼎峰到落底, 心理上的巨大落差, 使得赛后的洪祥懵懂了很久。 三个月后, 洪祥兄弟调整好了心态。 失败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再也站不起来! 于2010年1月31日, 在《“武林风”第四届环球拳王争霸赛》中, 战胜了来自伊朗的世界级散打王--侯赛因.奥贾奇。 2020年元旦过后第二天, 山哥问我是否还存有洪祥的战绩资料, 栏目组需要引用下。 ![]() ![]() ![]() ![]() ![]() 待我搜肠刮肚罗列好洪祥的战绩后, 仔细审视了好几遍, 越发觉得洪祥成功的不易, 从只身南下打工、摆地摊、当保安, 到参加武林风的两次海选才被选中, 打预赛《风云争霸》晋级到《百姓擂台》(风云争霸那3场预赛,我还是裁判之一), 2006年的一个赛季里手指被打断两次, 夺得2006年度百姓擂台总冠军后, 开始尝试向专业组散打选手挑战, 接着开打职业泰拳手, 打国外顶尖自由搏击高手, 一步一个脚印, 厚积薄发, 这其实就是一个草根保安的逆袭史。 洪祥在五年时间里, 打了38场比赛(前19场是业余组比赛;后19场是专业、职业比赛), 战绩37胜1负、7次KO对手。 这些成绩成就了他“武林风第一代巨星”的地位, 在拳台上一度被称为“草根英雄”。 洪祥自2006年8月参加武林风业余组比赛开始, 从业余选手对垒, 到与专业选手对战, 再到挑战职业选手, 并取得辉煌战绩, 包括后来混迹于影视圈里, 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从底层草根拼到台前王者的成长轨迹”, 是一副满满的正能量拼搏故事。 我们经常去听别人成功的故事, 而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收获所在领域的成功呢? 其实从王洪祥的身上, 我们也能找到答案, 那就是从“我不会、我不行”, 到“我要学、我要拼”, 虚怀若谷去学、坚韧不屈去拼, 你负责尽心尽力, 上天自会负责好运降临。 总结为一句话: “但做努力,自有前程”。 (三)、 (早期在武林风百姓擂台拔得头角的台风兄弟) 台风兄弟在武林风中是名业余拳手, 打武林风前在天津开跆拳道馆, 传道授业,教教孩子们跆拳道, 顺便卖个保险,是名保险代理人。 竞技跆拳道不能说不实用, 只是不太适合现代的自由搏击擂台。 武林风十八年来, 专业、职业比赛中从未见到有跆拳道拳手打进过预决赛, 更多的拳手来自散打系、泰拳系、踢拳系格斗术, 即便是在比业余组《百姓擂台》还低一个层级的预选赛《风云争霸》, 跆拳道拳手的战绩也不尽人意。 台风兄弟改变了这种现状, 是第一个靠跆拳道技术体系打进《百姓擂台》正赛的拳手, 其第一场正赛(我是他局间休息的助手), 差点KO“2006年百姓擂台亚军”金宏雨。 正是这场虽败犹荣的比赛, 使得栏目组看到了台风兄弟身上的气质, 为其在后来的《武林群侠传》、《武林兄弟连》子栏目中大放异彩。 ![]() (2007年,武林风之武林群侠传,图柒为台风兄弟) 2007年过去后, 经过近三年“百姓擂台”带来的流量加持, 《武林风》已经人气爆棚, 同时为了考虑更专业化到更职业化的运作, 栏目开始在2008年改版, 舍弃了业余组的各种比赛, 之后想像洪祥兄弟那样“草根逆袭”的可能性更小了, 后来的《武林风》强调的是更高、更专、更强, 所以,业余组拳手出身的台风兄弟只能另谋他就了。 台风兄弟不像洪祥那样有散打基础(洪祥出身于郓城宋江武校), 转型成为职业拳手之路充满了波折, 但通过广结善缘、交流学习、刻苦训练、敢于尝试, 在参加了《武林风》之外的一些商业比赛后, 台风兄弟的技战术体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从跆拳道转散打,综合格斗到自由搏击, 把搏击圈流行的各种规则比赛都尝试着打了个遍, 游离于各种大小赛事之间后, 台风兄弟更增长了商业见识, 不但自己办搏击俱乐部, 还尝试着要创办自己的搏击赛事。 经过多年的各种资源积累, 台风兄弟于2014年开始筹备自己的搏击比赛, 主题是百年不变的争议--中日搏击对抗。 创办搏击赛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从现场协调、主持、裁判... 从举办地、场馆选址... 从双方拳手、经纪及其背后的支撑团队... 从资金运作、跑赞助、拉广告... 从赛事报审报批、各级衙门口的过审... 也许这方方面面在不缺钱的情况下都不是问题, 但这年月有几个创业不缺钱的主?!
台风兄弟早期的资金来源于地下钱庄的高利贷, 一度被催收的压力搞得差点没缓过来。 虽然这档事最后给抹平了, 但回想起来还是后怕, 当时太激进了, 万一资金链崩了, 那可是满盘皆输。 最后,还好! 三、江湖冷 (2007年《百姓擂台》之子栏目“武林兄弟连”:左一台风兄弟、左三洪祥) 费伦特曾有一个观点: “白道爱开会,黑道擅执行”。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其实是大多数人对武林高手的误解! 肉体磨练、武德浸润, 在野蛮体魄的同时, 更文明了精神内涵。 通过高强度、高负荷训练磨砺出的搏击意志, 使得这些武林高手们拥有强大的执行能力, 一旦灵光乍现、擦出思想火花, 这帮弟兄们就能开足马力全力以赴地去实施。 对曾经的武林中人的奎弟来说, “江湖,是错综复杂的人性”。 对于如今功成名就的洪祥来说, “江湖,是厚积薄发的稳健”。 对于熬出事业的台风兄弟来说, “江湖,是敢想敢拼地争先”。 如今, 疫情下的经济大环境不好, 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少波及, 搏击赛事难以开展, 武术搏击俱乐部运营维艰, 兄弟们前面的路踏平了, 但后面还有新的挑战! 兄弟们!!! 加油!加油!加油! (早期现场加油助威的武林宝贝们,至今令人难忘) ![]() 附: 文到最后,根据三位兄弟的江湖经历,赋小诗三首,祝你们的事业蒸蒸日上、你们的公司生意兴隆! 致奎兄弟: 《江湖冷》 新韵十一庚/林旭生 碌碌逐风影,忙忙浪迹行。 江湖颠沛冷,恨恨叹浮萍。 致洪祥兄弟: 《草根英雄》 五古/林旭生 阳春白雪曲,曲高和寡音。 立新百姓擂,扬名草根心。 洪祥拔头筹,连胜战封神。 英雄出我辈,往事岁月沉。 致台风兄弟: 《武林风十八年》 通韵十四英/林旭生 风起十八载,发烧为武风。 评名非我意,但愿武魂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