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 《孟浩然》 通韵十二恩/林旭生 田园先行人,归隐爱清新。 入仕迷离返,脱俗浣染尘。 二、旅: D7.1--(2019年2月10日) 襄阳 襄阳,湖北第二大城,却是一个口音上近似“中原官话”的城市,听上去与近邻的南阳口音几乎一致。 襄阳,曾称襄樊,以上世纪计划经济时代的“大专区”地位,那时全域的经济体量还曾超过省会武汉。 襄阳,往南宋时说,这里是《神雕侠侣》内郭靖夫妇抗击蒙古大军南下的战略要冲,金庸先生借郭靖之口讲述了武侠之最高境界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襄阳,往再早的三国时说,这里还曾是诸葛亮躬耕过的地方。 此行寻诗之旅,我更关注此行终点襄阳的一个原因:这里是“诗圣”杜甫的宗祖籍贯地,更是“诗星”孟浩然的老家。 杜甫祖父任河南省巩县县令时,举家由湖北省襄阳迁到巩县定居。史载杜甫的曾祖父祖籍,是山南道襄州襄阳县,后迁到都幾道洛州巩县。至于孟老夫子,那不用多说,自始至终都是襄阳郡人。 D7.2--(2019年2月10日) 孟浩然 孟浩然,号孟山人,世称孟襄阳,爱游山水,一生未入仕途,诗作以田园山水类为主,可谓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兴象”创作的先行者。孟浩然的诗面世时,诗风清新自然、别具一格。因为在近体诗的律式上,在初唐时代就已经由杜审言(杜甫祖父)他们定格定调了。孟夫子却并不沿着老杜的路子走,他追求自然美,是对初唐时过多追求形式美的矫正。 孟浩然把古风与近体进行了整合,所以孟夫子的近体诗,大多为古风化的韵诗,并不一定全部符合平仄规则。孟浩然将近体诗的格律切韵与古风的自然平和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一种“兴象玲珑”的艺术境界。读孟浩然的诗,看不到近体格律的束缚,只感到行云流水般的自然。这是孟夫子与其他诗人风格迥异的特质之一,其经典五言绝句中,收录入小学课本的经典名篇有:
孟诗,有陶渊明的神韵,但又风格迥异,清淡自然之外,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初唐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博得了当时人们的倾慕,这些仰慕孟夫子的名人中,不乏达官显贵,但更有王维、李白这些迷弟“跟屁虫”,其中尤以李白为甚。 在李白还未能被誉为“诗仙”之前,追求自然洒脱的性情、热爱游山玩水的兴致,两人爱好同频,成了忘年之交,李白也因此陷入了对孟夫子的无限崇拜之中。 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鲜衣怒马撒钱花的李太白,看对眼的朋友并不多,能为他人写诗跟屁的现象屈指可数,就那个《赠汪伦》写出去后,也可能是其在汪家嚯嚯无数美酒锦食后兑换出的人情!等李白就要上船离别时,还没给汪家“回礼”,急得汪伦追上前去提醒后,才下笔回礼了:
汪伦这波肉包子美酒,没有白造啊!但对其他人,李白就很少给其写诗了。杜甫做李白的跟屁虫粉丝时,没少给李白写诗,诗圣一生给诗仙写有15首诗,作为回敬,李白也给杜甫写有4首。但,李白赠诗给他人最多的,并不是诗圣,而是“诗星”孟浩然。“诗仙”一生给“诗星”写过5首诗,孟夫子成了李白赠诗最多的人。无他,粉丝之情耳。 《李白全集》所载,李白赠孟浩然的诗五首:《赠孟浩然》、《春日归山寄孟浩然》、《淮南对雪赠孟浩然》、《游溧阳北湖亭瓦屋山怀古赠孟浩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中这最后一首,最为经典,入选了小学时的语文课本:
诗圣杜甫也曾写给孟夫子有赠诗,见《解闷十二首》其六:
诗星、诗仙、诗圣,这三人在现实中形成了一个特别的追星趋势。年岁上,诗仙李白比诗圣杜甫大,成名较早;诗星孟浩然比诗仙李白大,成名最早。于是,杜甫追星李白,李白追星孟浩然,这是当时文化上的一种潮流。 对比古今,现在社会上追星的领域,从一千多年前的饱读诗书,转变到了某些娱乐头部资本热炒下的"奶油小生、伪娘鲜肉、娱乐至死、靡靡之音"。三位诗坛大咖,浩然正气,若泉下有知,估计棺材板都盖不住了。 D7.3--(2019年2月10日) 孟浩然广场 襄阳市襄州区政府正前,有孟浩然广场,高大的塑像背后,是源自南阳境内的唐白河。河面上舟来船往、雪花飘飘。 站在孟夫子的塑像前,想起这春节年假期间的连续七天“川蜀鄂”寻诗之旅,我们一家四口,驾着“大唐DM”梦回唐朝,从诗圣的老家郑州巩义出发,经李白笔下的蜀道难“剑门关”,到李白江油故里寻古不遇,南下蜀中成都杜甫草堂,东出重庆—奉节—巫山,经三峡,过荆门,风雪夜归入襄阳,恰如那“诗圣追星诗仙、诗仙追星浩然”的诗风循环,全程至襄阳孟浩然公园这里,画上了本次寻诗之旅的句号。 《孟浩然》 通韵十二恩/林旭生 田园先行人,归隐爱清新。 入仕迷离返,脱俗浣染尘。 孟夫子啊,再见! 吃碗襄阳牛肉面, 之后赶车回中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