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000年前良渚先民的留言,你读懂了吗?

 CZi5 2023-03-28 发布于河北

5000年前的良渚先民也有“留言板”吗?

图片

图 | 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出土的石钺,左为B面,右为A面 | 来源于平湖博物馆

良渚遗址群出土的文物中,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被发现带有刻画符号。

它们之中既有形似花鸟鱼虫的单个符号,又有多个刻符放在一起的组合样式。据统计,目前已发现的刻画符号有750多个,包含340多种类型,并且80%的符号在烧制前便已被刻画在器物之上。

图片

图 | 来源于马黎《看见5000年:良渚王国记事》第341页,2021年4月出版

在庄桥坟遗址(良渚文化遗址之一)出土的这件石钺上,B面有一个细看像鸟的图画式符号,而它的右上角不禁让现代人产生联想——

这不是一个“郑”字吗?

图片

石钺的另一面,良渚先民留下了这样“一句话”,它看起来很像现代汉字“日卜日卜日卜”的字样。

图片

图 | 来源于马黎《看见5000年:良渚王国记事》第337页,2021年4月出版

5000年前的良渚先民留下的“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这六个符号似一串难解的密码,虽然需要时间解答,但其所象征的意义非凡。不同于零散孤单的单个刻画符号,它更像是已经具有语言表达功能的字符。多个刻画符号有规律地排列组合在一起,又具备文字特有的表意功能,因此这一串良渚刻画符号被视为原始文字。

图片

图片

图 | H41石钺,上为1A面,下为1B面 | 来源于良渚博物院

图片

图 | H41 石钺 | 来源于良渚博物院

诸如此类的良渚“原始文字”和“图画式符号”十分常见。透过它们,我们不妨阅读一下5000年前的“留言板”。


良渚先民都说了什么呢?我们先从不太像现代文字的图画式符号看起。

图片

图 | 刻符黑陶罐 | 现藏于良渚博物院

现藏于良渚博物院的刻符黑陶罐曾被称为“前所未见的珍品”,在其肩部及上腹部刻有亦图亦文的12个符号。

这些刻画符号连在一起仿若一幅古早版的看图说话。

图片

图 | 来源于杭州新闻中心

图片

图 | 刻符黑陶罐的12个符号特写 | 来源于马黎《看见5000年:良渚王国记事》第351页,2021年4月出版

根据这12个符号所展现的模样,现代人大胆联想。

它们有的像一只可爱且活灵活现的“神兽”。

图片

有人猜测它其实是威猛的老虎。
图片

图 | 来源于纪录片《自然传奇》

半圆形图案像个月亮,井格像一亩田地,很多短线组合的图案或许是一棵树。

图片

如果良渚先民也需要写看图说话作文,或许他们想表达出这样一幅画面:

月明星稀的夜晚,微风吹拂树叶,一只似老虎般的神兽悠闲地走过一亩田地。

图片

在良渚遗址出土的器物上,先民绘制出了大自然的样貌,留给后人天马行空般的想象空间。

图片

图 | 刻符宽把杯 | 来源于浙江新闻

在这个刻符宽把杯上,创造者似乎用“鳄鱼”的形象创作出了早期“品牌徽标”。这件“鳄鱼牌”的杯子让我们的视野从陆地转向了水面。

图片

抽象的图画符号虽然略难解读,但其所揭秘的良渚先民的自然崇拜及祭祀习俗,对了解良渚文化有极高的价值。在这些刻符器物上,我们也可以窥见一二。

图片

图 | 良渚玉璧及鸟立高台刻纹 | 来源于马黎《看见5000年:良渚王国记事》第344页,2021年4月出版

良渚先民对自然万物心怀敬仰,其中值得一提的便是“鸟语”。对于鸟的崇拜常常会显露在当时较高级的器物上,比如良渚玉璧上出现的鸟形象,很可能与当时的祭祀文化有关。


看起来比较复杂的象形符号和表意性图画符号,为传播祭祀文化、记述复杂故事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良渚文化的另一类刻画符号“笔画简单的指事性抽象符号”,更有助于后世破解文字发展的秘密。

这类符号不仅让人与现代汉字产生联想,更与晚了1000年的甲骨文有诸多相似之处。

在苏州澄湖遗址出土的贯耳壶上发现了五个连续排列的符号,他们似乎与文字有一定关联。

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制作者的“签名”,也可能是代表器物用途及容量的记号。

如果将这类符号与甲骨文放在一起,或许会显露出一条惊人的线索!

图片

图 | 来源于杭州新闻中心

这类刻符常位于良渚器物口沿或器底部位,它们通常在烧制前便已刻画完成。

在泥质黑陶贯耳壶的一侧,我们便能看到像沙漏样式的刻符,这样的符号在甲骨文中代表着数字“五”。


那么,良渚文化真的存在文字吗?它会是甲骨文的前身吗?

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确切答案,因为目前尚未在良渚遗址中发现类似于甲骨文的成熟的文字系统。但可以确定,5000年前的良渚先民已有文字表意功能的图符系统。

再度回看5000年前的“留言板”,良渚艺术家在陶罐上留下的一幅幅佳作:他们依水而居,依靠耕田渔猎自在生活,他们临井而汲,围火而歌,对大自然的崇拜以及对生命的探索始终引领着他们前进。

那段尚未解答的“日卜日卜日卜”是什么意思呢?说不定那是良渚先民对千年后的我们说的一句:“你好,未来的人。

结语

中国文字的源头究竟在哪里?

仓颉作书,后稷作稼。

当我们的祖先仰望璀璨星穹,

俯瞰四海八荒之时,

千里江山的万般形状已存于心中。

结绳计算远古事,

临鱼摹鸟象字生。

辟开荒昧惊天地,

中华文明著先声。



总监制:张筱曼

监制:邓莫南、王菁菁

责编:彭锋、韩丹

编辑:刘梦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