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歌剧精品,回归初心

 阿里山图书馆 2023-03-28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呼儿嘿哟》剧照 潘禹辰/摄

文 | 唐若甫


3月10日晚,兰州黄河剧院,一则发生在甘肃山沟沟里的生动故事被改编成歌剧并首演。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五幕歌剧《呼儿嘿哟》由杨壮作曲,李天圣和马霞编剧,首演夜由王燕指挥甘肃交响乐团与甘肃省歌剧院独唱演员组成的演员班底演出,导演为蒋力。

正如其名“呼儿嘿哟”所带有的独特浓郁西北民族气息,歌剧启幕那一刻便从视觉和听觉上奠定了丰厚的地域特性。蒋力以简洁直白的置景和充满想象的构思在舞台上建构出丰富多彩的表演区域,多达6个上下场口为舞台调度留出了充分调动空间,富有层次的前后布景分隔出舞台的实用区域,室内外场景的转换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水到渠成。配合被布景略微阻挡的在舞台最后方的大屏幕,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在视觉上虚实结合,移步换景,让人身临其境,不无信服。

蒋力是一位老道且经验丰富的歌剧理论家。长期的理论工作后,他并没有停留于“纸上谈兵”,而是化身为导演,在舞台上实践着他对歌剧制作的美学思想并卓有成效,令人赞叹。音乐上的实践由年轻的作曲杨壮担纲重任,这是他创作的第一部歌剧。

杨壮笔下的《呼儿嘿哟》既有着西方歌剧延绵起伏的音乐进行,又有着中国歌剧醇厚敦良的旋律特质。剧中几乎所有的念白段落他都谱写了推动剧情发展的音乐片段,延绵不绝的音乐确保了歌剧的流畅听感,也助力了剧情的稳步推进。乐队写作中,他在传统双管编制的管弦乐队中点缀以琵琶、板胡、唢呐和笛子,另有民族打击乐器若干。这些音色乐器的使用无疑增加了地域属性,但远不止于此。女性角色的出场多半会伴有琵琶,男性角色的登台则常有板胡随行,类似标签的使用让乐器具有了生命,与角色融为一体但又不受制于捆绑,活灵活现,恰到好处。一段舒缓的幕间曲好似马斯卡尼《乡村骑士》间奏曲或普契尼在《曼侬·莱斯考》第三幕间奏曲所表现的那样,在上下扣人心弦的剧情包裹中给人以“出戏”般的平和心境,为的是更好地“入戏”。很难想象,初尝歌剧的作曲会在歌剧乐队写作方面如此驾轻就熟,恰如其分。

然而整剧最精彩的部分还是声乐和器乐、戏剧和音乐的结合,那正是歌剧的本质,也是歌剧的精髓。虽然作曲并没有给歌唱家写下挑战歌唱极限、尽展声乐辉煌的高难度唱段,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剧情的有力推动下,写出感人至深的大段场景和烘托氛围的合唱部分,直逼金湘在《原野》中的不朽战绩。
上半场第三幕,身负重伤的红军教导员在进步群众和她奶奶的悉心照料下一度病情好转。进步群众是年轻的女同志,无论对革命还是爱情都在懵懂之中,而这恰恰是音乐和剧本可以大展宏图之处。两位编剧和作曲牢牢把握住了这一剧眼,慷慨地用一整个场景的量度予以庖丁解牛般的细致剖析,备显军民鱼水情。情窦初开的她引领整幕,先是以独唱表达了对教导员的关切,紧接着你来我往的二重唱中,女生的春心萌动和军人的舍生取义经由高潮迭起的音乐刻画得栩栩如生。和奶奶三人的三重唱过渡后,男女主人公间的情感纽带由朦胧的小情小爱升华为炙热的革命干劲,一切都在音乐浑然天成的流淌下油然而发。

甘肃省歌剧院真可谓卧虎藏龙。此剧是饰演女主人公的女高音王文婕演唱的第一部歌剧。虽然受制于扩音,她的演唱惟妙惟肖,精准把握住了富有进步热情的少女情怀,不仅有大段的真情告白,还与饰演教导员的孙中伟一同奉献出华美的二重唱。由三家单位组成的合唱团在教导员牺牲后的一段类似圣咏的段落中也格外抢眼。

新人辈出的甘肃省歌剧院历史悠久,1939年便在陕甘宁边区成立,迄今八十余年。歌剧院此番回归初心,从建院源头选材用料,《呼儿嘿哟》由此成为中国歌剧里不可多得的精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