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画中的沉着】内在的静得之于心,外在的静才能成之于物。黄宾虹的篆书与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帖》

 艺术观止 2023-03-28 发布于河南

沉着首先来自于心灵的沉静安稳,惟此才能返本求原。原者,源也,得其原才能源深流长,变化自如。艺术又是一种外在的表达,内在的静得之于心,外在的静才能成之于物。艺术创作中,只有外在状态娴熟安静才能将内在的精神如实充分的表达出来。内在的静侧重于精神认知的提升,外在的静侧重于技法能力的纯炼,二者的融合统一才能产生真正的沉着。

比如黄宾虹的这幅篆书中的“竹”字左边的一竖,起止无迹,饱满圆润,绰约微达,如屋漏痕。再看其他字同样是笔笔有物,每笔之中又能曲尽变化。变化产生于笔到,笔到又源于意到,笔、意皆到,是为沉着。也只有这样才能将精神层面的内容通过笔墨完整充分地表达到纸张上去,书画中有些线条看上去灵活生动,便是因为线条中包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

于是我们发现沉着的线条是厚重与轻灵的统一,因其蕴积踏实,盈科而进,不流滑浮躁,故为厚重。因其精神内涵、气息状态跃然于之上,故为轻灵。这种厚重与轻灵统一的最高境界又是心无所执,趋向于一种自然、自由的变化。

不止大篆的浑朴,可以说雄强、隽秀、谨严、飘逸等各种不同书法的风格都出之于沉着,因为人们对于道或者说本原的具体到达有着阶段、层次和角度之分,从而必然也会表现为外在面貌上的不同。

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帖》之所以能取得长枪大戟、气势开阔的效果,除了以沉着的笔画线条作为基础外,还得益于其对书法结构规律的实理性认识。《松风阁诗贴》的结体中宫收紧,主笔伸展,内收外放,于是松紧收放之间便形成了一种对比和动态平衡,而艺术上的气韵变化便产生于各种对比之中,这比满足于四平八稳的结构布局自然是一种更为深入而立体的实理认识。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二十四品新解 沉着」寤寐求之,道阻且长,时有默会,宛在水中央

「二十四品新解」海雨天风,月映万川,徐渭的书法与沉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