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道清赋 撰稿:张秀东 (以“如此卿宰,终究亡国”为韵) 谢太后名讳道清,祖居临海。生于嘉定三年,薨于至元廿载。宝庆三年,进妃册后,将桃李之年华;德祐次岁,挈族抱孙,率零星之卿宰。纵无系颈与牵羊,毕竟国倾而祚改。凄其赵宋如斯,喟尔病根安在?于焉浩繁卷帙,牛栋汗充。诸元代史官,歌蒙元之合胜;据宋朝实录,写赵宋于既终。知宋朝之诸后,存闺字者极穷。惟兹谢相女孙,言行也细;理宗正嫡,形象也丰。 其降诞之初,容颜甚陋。祖早已薨殂,父偏逢夭寿。彼簪缨之族,无怠无荒;惟汲饪之人,是图是究。理宗议择中宫,命从太后。德谢相之援,选谢门诸秀。瑞也鹊巢成,椒室就。奇哉黑肤蜕,白翳除。且贾氏专房,泰然自若;阎妃又进,处也裕如。端平联蒙灭金,亡唇寒齿。报君父之仇乎?复靖康于此矣。开庆元年,蒙哥未死。三路攻宋,帝欲徙其都;一锤定音,后谏言乃止。其功德言容,勤贤善美乃尔。 逮乎咸淳天子,弱智天成。十年继统,昏淫无道;一日谢恩,三十余名。色力色荒,不知彼襄樊已失;师臣师宪,最悦其蟋蟀犹生。故昀禥不死,社稷亦倾!纵使太皇太后,强出强撑。诏令汰冗员,节费用,蓄国力,壮兵营。奈何勇哉蒙将,竟尔吕卿。捧元皇之新旨,招旧部之宋兵。鲁港才丢,内已畔官离次;焦山又败,外加委印弃城。与权争彼相权,老相遂丢相职,洎迎战北军,竟奔暹国;汉辅果然元辅,状元已佐元皇,忍进言新主,速杀天祥。乃知年迈之寿和圣福,官微之文李陆张。非不敌蒙元北国,健马长枪,实不敌代生权佞,日坐朝堂!如斯赵宋,焉有不亡哉?
注释: 1、嘉定三年:即公元1210年。嘉定(1208年-1224年)是南宋皇帝宋宁宗的最后一个年号,共计17年。 2、至元廿载:即1283年。至元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至元从1264年到1294年,共历经30年。 3、宝庆三年:宝庆(1225年-1227年)是南宋皇帝宋理宗的年号,共计3年。 4、桃李年华:20岁女子的代称。道清19岁进后,故曰“将桃李年华”。 5、德祐次岁:即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德祐(1275年-1276年四月)是宋恭帝赵显的年号。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2年。 6、系颈牵羊:用绳系住脖子,用手牵着羊。形容投降请罪的样子。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帝显德祐二年》:“读至'免系颈牵羊’之语,太后泣谓帝曰:'荷天子圣恩,汝宜拜谢。” 7、椒室:即椒房。《汉书》:“曩者,江充先治甘泉宫人,转至未央椒房。”颜师古注曰:“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而芳也。”《后汉书》卷41《第五伦传》:“虎贲中郎将窦宪,椒房之亲。”李贤注曰:“后妃以椒涂壁,取其繁衍多子,故曰椒房。”又称椒室、椒庭、椒第、椒殿等。 8、端平:端平(1234年—1236年)是宋理宗赵昀的第三个年号。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三年。 端平元年农历正月初十——南宋与蒙古联军攻克蔡州,金朝灭亡。 9、开庆元年:开庆(1259年)是宋理宗赵昀的第七个年号。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1年。 10、咸淳:是宋度宗赵禥的年号。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10年。咸淳十年七月宋恭帝即位沿用。次年改元德祐。《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八十》上所记载:“帝自为太子,以好内闻;既立,耽于酒色。故事,嫔妾进御,晨诣合门谢恩,主者书其月日。及帝之初,一日谢恩者三十余人。” 11、师臣师宪:贾似道字师宪,号悦生、秋壑,宋理宗时权臣。宋理宗以“师臣”相称,百官都称其为“周公”。度宗朝,贾好蟋蟀,带蟋蟀上朝议政,庭上不时传出虫鸣声,甚至曾发生蟋蟀自水袖内跳出,竟跳黏到皇帝胡须上的闹剧,而襄阳被元军围困一事,却被贾似道一一隐瞒。 12、吕卿:即吕文焕,中国南宋荆襄制置使。襄阳守将吕文德六弟,宋末宿州安丰县人。戍守居城襄阳十五年,1273年樊城遭元军炮帅阿里海牙攻陷,襄阳城孤立无援,吕文焕于3月14日归降蒙军总司令伯颜,深受元世祖忽必烈重用。1276年,元军破南宋都城临安,吕文焕与伯颜一起入城。 13、与权:陈宜中,字与权,德佑元年,贾似道被革职,太皇太后任命陈宜中右丞相。德祐二年正月十八日,元朝要求与宰相会谈,陈宜中当夜逃离临安,逃往温州,漂泊海上。景炎元年十一月,元军进福建,知福州府王刚中投降。陈宜中与张世杰将端宗护送到海上,不久宜中逃走。南宋灭亡之时,他曾携家眷至占城,后来到元朝占领占城,陈宜中败走至遥国暹罗,并于当地终老。 14、汉辅:即留梦炎,浙江衢州人,字汉辅。宋理宗淳祐四年甲辰科状元,中国历史上著名汉奸之一。德祐元年,拜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总督诸路军马。虽受命于危难之时,不久即于端宗景炎元年降元。文天祥兵败被俘后,元世祖忽必烈十分敬重文天祥才学与为人,待为上宾,多次派人劝降不成后,遂用酷刑,但文天祥仍坚贞不屈。一些降元宋臣请求元帝释放文天祥为道士,元帝亦有此心,留梦炎却阻止道:“天祥出,复为号召江南义士抗元,吾辈将置于何地?”从而坚定了元帝杀害文天祥的想法。 15、寿和圣福:指谢太后。谢道清,尊号寿和圣福。 16、文李陆张:文天祥,李庭芝,陆秀夫,张世杰。
解说: 理宗谢皇后,讳道清,天台人。父渠伯,祖深甫。后生而黧黑,瞖一目。渠伯早卒,家产益破坏。后尝躬亲汲饪。 初,深甫为相,有援立杨太后功,太后德之。理宗即位,议择中宫,太后命选谢氏诸女。后独在室,兄弟欲纳入宫,诸父攑伯不可,曰:"即奉诏纳女,当厚奉资装,异时不过一老宫婢,事奚益?"会元夕,县有鹊来巢灯山,众以为后妃之祥。攑伯不能止,乃供送后就道。后旋病疹,良已,肤蜕,莹白如玉;医又药去目瞖。时贾涉女有殊色,同在选中。及入宫,理宗意欲立贾。太后曰:"谢女端重有福,宜正中宫。"左右亦皆窃语曰:"不立真皇后,乃立假皇后邪!"帝不能夺,遂定立后。初封通义郡夫人,宝庆三年九月,进贵妃,十二月,册为皇后。 后既立,贾贵妃专宠;贵妃薨,阎贵妃又以色进。后处之裕如,略不介怀。太后深贤之,而帝礼遇益加焉。开庆初,大元兵渡江,理宗议迁都平江、庆元,后谏不可,恐摇动民心,乃止。 理宗崩,度宗立。咸淳三年,尊为皇太后,号寿和圣福。进封三代:父渠伯,魏王;祖深甫、曾祖景之,皆鲁王。宗族男女各进秩赐封赏赉有差。度宗崩,瀛国公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太后年老且疾,大臣屡请垂帘同听政,强之乃许。加封五代。 太后以兵兴费繁,痛自裁节,汰慈元殿提举已下官,省泛索钱缗月万。平章贾似道兵溃,陈宜中上疏请正其罪。太后曰:"似道勤劳三朝,岂宜以一旦罪而失遇大臣礼?"先削其官,后乃置法贬死。 京朝官闻难,往往避匿遁去。太后命揭榜朝堂曰:"我国家三百年,待士大夫不薄。吾与嗣君遭家多难,尔小大臣不能出一策以救时艰,内则畔官离次,外则委印弃城,避难偷生,尚何人为?亦何以见先帝于地下乎?天命未改,国法尚存。凡在官守者,尚书省即与转一次;负国逃者,御史觉察以闻。" 德祐元年六月朔,日食既,太后削"圣福"以应天变。丞相王爚老病,陈宜中、留梦炎庸懦无所长,日坐朝堂相争戾。而张世杰兵败于焦山,宜中弃官去。太后累召不至,遗书宜中母,使勉之。十月,始还朝。太后又亲为书召夏贵等兵,曰:"吾母子不足念,独不报先帝德乎?"贵等亦罕有至者。 是月,大元兵破常州,太后遣陆秀夫等请和,不从。宜中即率公卿请迁都,太后不许,宜中痛哭固请,不得已从之。明日当启行,而宜中仓卒失奏,于是宫车已驾,日且暮而宜中不至,太后怒而止。明年正月,更命宜中使军中,约用臣礼。宜中难之,太后涕泣曰:"苟存社稷,臣,非所较也。"未几,大元兵薄皋亭山,宜中宵遁,文武百官亦潜相引去。 二月辛丑,大军驻钱塘,宋亡。瀛国公与全后入朝,太后以疾留杭。是年八月,至京师,降封寿眷郡夫人。越七年终,年七十四,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