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一利五率”看中央国资委绩效评价思路与启示

 快乐者生存 2023-03-28 发布于北京

从“两利一率”到“一利五率”,中央经营指标体系沿革传递了什么信号?

中央经营指标体系演进路径

近年来,中央企业经营考核指标体系一直在探索中逐步完善。201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突出考核重点,引导企业积极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要求,加快提质增效升级,国资委开始推进中央企业功能分类考核。2019年到2022年,国资委初步建立了中央企业经营考核指标体系,后续不断迭代优化,先后形成“两利一率”、“两利三率”和“两利四率”经营指标体系。2023年年初,为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国资委将中央企业主要经营指标由原来的“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并将指标总体目标由“两增一控三提高”调整至“一增一稳四提升”,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文章图片1

图1 经营指标体系演进

中央经营指标体系演进思路

经营指标体系的不断演进,反映了中央国资委对于引导企业经营管理底层逻辑的变化。“两利一率”指标相对粗放,引导中央企业讲求效益,做大规模,同时控制负债风险,保持一定的偿债能力。“两利三率”开始注重研发,引导企业关注核心技术竞争力,同时强调经营效率,重视发展质量。“两利四率”增加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是将员工效能作为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引导中央企业改善劳动力配置效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从“两利四率”到“一利五率”,国资委进一步将体系完善和升维,指标聚焦企业经营本质,将净利润调整为净资产收益率,推动企业不断关注权益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重视自身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将营业收入利润率调整为营业现金比率,强调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关注账面利润的基础上,更应关注现金流的安全,注重可持续投资能力的提升,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经营业绩的“含金量”。新的经营指标体系不仅重视价值增长,更注重经营效率、强调风险防控、鼓励技术创新并关注人力效率,符合现阶段国有企业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

文章图片2

图2 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优化及演进思路

《中央企业绩效评价规定(试行)》有何特点?对于央国企经营发展的意义和指引如何?

国资委于2023年1月7日下发了《中央企业绩效评价规定(试行)》(七号文)及配套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对中央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质量和竞争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判。新的中央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分别从盈利回报、资产运营、风险防控和持续发展四个维度展开:

文章图片3

图3 中央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维度

分别对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企业,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且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企业,以及公益类企业差异化设置指标权重。对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等特殊行业,可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情况,定制化调整其指标及权重。

在具体考核上,国资委将每年组织开展绩效评价,通过汇总中央企业年度总结报告、审核财务数据、形成年度绩效评价结果、开展诊断与提升的程序实施。而绩效结果将从高到低分为优秀、良好、中等、较低和较差五个等级,对评价结果为优秀的企业将给予通报表扬,而结果为较低及以下企业将被进行督促提示。同时,绩效结果会作为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重要参考,也作为企业内部诊断提升及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新绩效评价规定的特点

从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设置来看,我们认为新的绩效评价指标呈现差异化、聚焦化和长远化三大特征:

明确定位,分类合理:

新绩效评价指标充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通过切实发挥业绩考核引导作用,指引不同企业聚焦自身功能定位。同时从指标维度来说,覆盖了企业经营、社会责任、创新驱动、风险控制多个方面,能够充分反映中央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状况。

简化指标,导向聚焦:

指标数量从传统的大而全的绩效指标库转型,采用最少的指标,指引企业关注效益提升的同时,聚焦中长期发展质量、风险防控,指标设计强调可量化且可比性强,评价流程要求公平、透明、科学等,显著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可信度。

关注质量,长远发展:

新绩效评价指标从关注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业绩向鼓励企业支撑中长期的高质量发展转变,重视科研、创新及人才等方面的投入,持续加大创新激励考核政策供给。

文章图片4

图4 新绩效评价指标特征

对央国企发展的意义和指引性

绩效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指挥棒,是一套科学管理系统,能够帮助企业转化战略为行动、提升组织和个人能力。企业通过绩效管理明确目标并达成共识,将企业经营目标、部门发展目标与员工成长目标相结合。对国资企业而言,绩效管理能评估运营状况,诊断管理问题,调整经营策略,优化配置资源,推动业务发展,同时激励员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通过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央国企可以更好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双赢。

文章图片5

图5 绩效管理的定义及对国企的意义

《中央企业绩效评价规定(试行)》对推动国资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资委对于国资企业将不仅关注其经营结果与经营过程,还将重点关注企业在风险管理、内部管理、创新发展及社会责任履行方面的表现。我们理解新绩效规定对于央国企发展的指引性有以下五大方面:

提升国资企业竞争优势: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央国企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一背景下,国资委将盈利回报指标调整的目的是通过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收入利润率等关键指标,推动国资企业对自身提出更高要求,加快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增强市场竞争力,逐步成为各个现代产业链中的链长,成为产业发展方向的引领者、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的支撑者,更好的发挥国有资本的优势,以国资企业的发展带动行业发展。

重视国资企业经营过程:

新的指标更强调央国企的经营过程健康水平,通过设置资产运营类指标,主要是为了评估企业的资产管理和运营水平,以确保企业的资产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回报。例如总资产周转率可评估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和经营活力,而流动资产周转率可以评估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和经营活力。通过这类指标的监测和评估,国家可以更好地监管企业的资产运营情况,有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强调国资企业抗风险能力:

在国资企业是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因此国企管理中的风险防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和危机的可能性,保证企业的经济安全和持续发展。因此,国资委在绩效管理中设置了风险防控纬度,其中资产负债率反映了企业财务杠杆水平,过高的资产负债率可能导致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和带息负债比率反映了企业偿债能力,如果企业的偿债能力不足,可能会导致债务违约等风险;而已获利息倍数则是评估企业债务负担的指标,高比值意味着企业有足够的利润来支付债务利息。

提升国资企业内部管理:

除了对企业应对外部竞争上的要求,新绩效评价体系还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了要求,尤其是在提升技术创新及提高人员生产力上。例如设置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指标来反映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程度,核心是为了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设置全员劳动生产率则为了反映了企业员工生产效率,核心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履行国资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除了要追求盈利,还应充分承担社会责任,发挥国有企业的社会作用。因此,在评价企业的绩效时,不能仅仅看重短期的经济利益,也要关注长期的社会效益和环境影响。例如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则反映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可以帮助国家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长期价值。此类指标的设置是为了推动国资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注重企业社会效益。

文章图片6

图6 新绩效规定对央国企发展的五大指引

在中央绩效评价新规的顶层框架下,地方国资、国企未来绩效管理体系应该如何设计?

地方国资委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设计

国企经营管理指标将呈现合理分类、导向聚焦、关注质量三个趋势,承接发展战略、聚焦经营核心目标、推进改革创新,持续发挥引导激发企业发展动力和潜力的指挥棒作用:

明确定位,差异化设计:

建议地方国资在设计指标时,不仅根据指标重要程度,还需结合企业功能定位来明确:对于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企业,侧重盈利回报;对于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企业,盈利汇报、风险防控、持续发展同等重要;而对于公益类企业则侧重持续发展。

简化指标,导向更聚焦:

传统的大而全的绩效指标库虽然可以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但难以有效聚焦,建议地方国资委、在指标框架上采用尽量少且能量化的考核指标,在指标内容聚焦指引企业经营发展的核心目标,避免设置过多指标造成冗余。

关注质量,为长远发展:

建议地方国资从关注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业绩向鼓励企业支撑中长期的高质量发展转变,重视企业在品牌建设、科研建设、内部管理等方面的投入,持续加大创新激励考核政策供给。

尊重行业,个性化评价:

由于国资企业涉及产业较广,且产业之间差异化较大,建议地方国资委在指标设计中充分考虑企业所处行业特点,尊重行业规律,并参考企业所处区域环境与市场竞争等因素,从引领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设置个性化绩效指标体系。

文章图片7

图7 中央绩效评价体系对地方国资委的启示

对央国企经营发展的启示

央国企作为国资委的投资实体、融资平台和经营实体,需将自身打造成原创技术策源地,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的需求提出者、创新组织者、技术供给者、市场应用者,掌握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主动权;同时应以成为现代产业链链长为目标,加强产业链开放合作,积极利用各种市场化手段,着力提升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能力,为增强我国产业链安全性、稳定性和竞争力贡献力量。在此目标下,以国资委设定的绩效评价指标作为经营发展指挥棒,央国企应更加关注长期的高质量发展,并在重视企业经营过程与经营结果的同时,兼顾提升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发挥央国企在市场端、产业端的品牌影响力和社会责任价值。

文章图片8

图8 中央绩效评价体系对央国企的启示

毕马威为各级国资委、众多大型央国企在绩效管理领域提供专业服务,累计了丰富服务经验。助力各级国资委专业化管理、央国企长期高质量发展。

文章图片9

图9 毕马威为某省级国资委制定绩效管理体系方案

文章图片10

图10 毕马威为某省级国资委制定绩效指标体系方案


本文内容仅供一般参考用,并非针对任何个人或团体的个别或特定情况而提供。虽然我们已致力提供准确和及时的资料,但我们不能保证这些资料在阁下收取时或日后仍然准确。任何人士不应在没有详细考虑相关的情况及获取适当的专业意见下依据所载内容行事。本文所有提供的内容均不应被视为正式的审计、会计或法律建议。

©2023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均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相关联。毕马威国际不提供任何客户服务。各成员所均为各自独立的法律主体,其对自身描述亦是如此。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 (中国) 有限公司 —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毕马威的名称和标识均属于毕马威国际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