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保项目(淅川县)】“童心探气象 实践出真知”——南阳人人社工携淅川县东方学校师生参观气象站纪实

 南阳人人社工 2023-03-28 发布于河南

电视里所看到的天气预报究竟是怎么来的?

气象观测用上了哪些高大上的仪器?

极端天气有哪些恶劣影响?……

让我们和东方学校师生一起走进气象站

社会工作以人为本,致力于在社会成员之间建立相互支持的关系,致力于建立一个相互关怀的社会,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工作中行为和学习理论是以实验行为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社会工作理论。行为主义强调学习起于人与环境的互动,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儿童学习不同的行为模式。

班杜拉认为应当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 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基于此,南阳人人社工机构在2023年3月27日,组织淅川县东方学校小学部的孩子们,来到了县气象观测站,举行了一场主题为“童心探气象,实践出真章”的研学活动,此次活动也得到了淅川县东方学校的鼎力支持。

 


驻县社工和学校师生们列队出发,迈着整齐的步伐,一路高歌意气风发地前往气象站。走进气象站大厅,同学们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好奇地东张西望着。平时电视里、广播里所看到所听到的天气预报究竟是怎么来的?气象观测又用上了哪些高大上的仪器?大家怀揣着满腹疑问,跟着气象局工作人员的脚步,开始探究天气预报背后的故事。

社工老师和气站工作人员带领同学们参观气象观测站,向大家介绍了百叶箱、固态降水传感器、能见度仪、云高仪、闪电定位仪、分廓线雷达、太阳辐射测量、微波辐射仪等现代气象观测仪器,一一解释了其原理、作用和实际应用情况。同学们认真听讲,并及时做好笔记。同学们近距离观察了观测仪器,了解了气象数据的收集过程,切身感受到天气预报工作的辛苦,参观活动开阔了同学梦的眼界,同学们收获满满。


县气象观测站内展示的各种气象新技术、新成果,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气象科学的乐趣和魅力。

 

讲解员又介绍了二十四节气以及发生在身边的极端天气带来的危害,如冰雹把农民地里的花菜打烂,雷电天气把德胜岩的大殿屋顶击垮塌……告诉我们关注灾害产生的原因和预防知识,以及天气预报的及时预警是多么重要。

    活动现场,师生们近距离参观了各种气象观测设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在气象业务人员的讲解下,了解各种气象观测仪器的性能及用途,学习气象预报预警知识,体验人工增雨作业的操作过程,学生们踊跃提问,积极与讲解人员进行互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气象站讲解员为同学们介绍了气象站观测点的分布以及作用,按照从古代到现代的时间线向同学们讲解了中国气象发展进程;解释了天气、气候、气象的区别,解读了气象中的甲骨文的含义,扩展了同学们的知识面。    

      最后,大家来到淅川县突发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气象业务人员给师生们展示了雷达、卫星云图、预警发布等业务平台,观看了气象科普宣传片,生动地讲解了暴雨、雷电、大风、高温等常见的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和防御措施,提醒学生们要利用气象信息做好趋利避害和防灾减灾,减少灾害性天气对学习和生活的不利影响。

      此次研学活动落下帷幕,同学们既学到了丰富的气象知识,又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作为少先队员从小种下“爱气象 学气象 用气象”的种子,争做一名环保小少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