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剑平:中国 古建筑 名词图解词典(5)

 古建秦 2023-03-28 发布于重庆

     宋式建筑大木作梁架构件,清式建筑则称“桁”,通常对元以前建筑以“榑”称之,而对明清大式建筑以“桁”称之,小式称“檩”,三者互通。有分析认为,“榑”最早是由椽(chuán)子演变过来的。“榑”的作用是承托椽子和望板,横向与梁栿相交,构成梁架与屋顶,“榑”随梁架举架,构成屋面曲线,是屋内木构架的重要构件。宋《营造法式》以处在四椽栿的“榑”为基础,分别称在以上者为上平樽、脊榑,在下者为下平榑和牛脊榑,上下平榑之间者为中平榑等。“榑”的长度为面阔开间之广,其直径以材衡量。《义训》:“屋栋谓之甍”,附注云:栋谓之榑,甍为屋脊。

     古代文献对古建筑梁架中檩或榑的称谓。关于“栋”一词,据考证,应为古建筑梁架中最早的荷载构件,早于抬梁式结构中的梁,故有“栋”与梁合为“栋梁”之称,古建筑中可以不用梁,但必须用栋,如穿斗式建筑即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易传》)汉高诱说:“宇,屋檐也;宙,栋梁也。”说明周代的人将“栋”与宇,延伸为对宇宙的认识。《易》:“栋隆吉”,反映古人对“栋”在房屋中作用的高度评价,以及古人对“栋”的风水意识。

     “栋”的别名有“桴”、“甍”、“极”、“橙”、“楞”等。

脊榑()

      宋式建筑大木作梁架构件,与清式建筑的脊桁或脊檩位置相同,即正脊下的榑。据宋《营造法式》规定,“脊榑”分为用于殿阁、厅堂、余屋的三种不同规格,榑径即一材一洯或两材、一材三分至一契、一材二分三种等级,其长均随间广,清式的脊桁上皮置扶脊木,宋式的“脊榑”榑背则无此构件,为两个时代建筑梁架的显著不同。(见图1-47)

图片

平榑(fú)

      宋式建筑大木作梁架名称,清式建筑称桁或檩,圆形断面,长随间广,位于各梁栿端头之上,“平榑”位置的高低尺度,决定了建筑的举折缓陡曲凹。根据“平榑”的具体位置,可分为上平榑、中平榑、下平榑等,建筑规模的不同,其“平樽”的尺寸也不同,如“殿阁榑,径一材一契,或加材一倍:厅堂榑,径加材三分至一梨。”(宋《营造法式》)

上平榑(fú)

      宋式建筑大木作梁架构件清式建筑称“上金桁”或“上金檩”,位于平梁两端,脊榑之下,为承托脊步椽子的构件。“上平榑”于每开间设置,长与面阔相同,其直径分为三种情况:

       一、殿阁式建筑中的“上平榑”,为一材一契;

       二、厅堂用榑,其径一材三分至一契;

       三、余屋用榑,其径一材一分至二分。(见图1-47)

图片

中平榑

       宋式建筑大木作梁架构件,清式建筑称“中金桁”或“中金檩”,位于平梁以下梁栿的两端,上平榑之下,以承托脊步以下各步架椽子,故上平榑以下,至下平榑之间,可分为多道“中平榑”,如四椽“中平榑”、六椽“中平榑”等。“中平榑”之长同面阔,直径分为殿阁、厅堂、余屋三种规格。(见图1-164)

图片

下平榑()

     宋式建筑大木作梁架构件,清式建筑则称“下金桁”或“下金檩”。“下平榑”架于各架梁栿之上,与其上方的中平榑平行,是支承椽飞,构成出檐的主要构件。其直径分别以殿阁和厅堂确定,如殿阁“下平榑”直径为一材一契:厅堂“下平榑”直径为一材三分。根据宋《营造法式》大木作图样,“下平榑”所处位置,主要有二种表现形式:

     一、位于檐柱和内柱中缝;

      二、位于檐柱和内柱之间,乳栿或三椽栿之上。(见图1-164)

撩风榑

     宋式建筑大木作构件,亦名“撩檐榑”,与撩檐枋不同的是,“撩风榑”的断面为圆形,在清式建筑中称“挑檐桁”,处在令栱之上,其上承挑屋檐,构成屋檐举折的最下端的檩子。此构件为宋辽金时期常见,在“撩风榑”的下面为替木,是宋至元时期突出的结构形式,发展至清代为替木改用枋木做法。但在宋《营造法式》中却将“撩风榑”作为附带提及,而将撩檐枋作为主要构件予以规定,实际现存宋代建筑则很少见有撩檐枋的做法。“撩风榑”的长度“随间广”,与屋内梁架用榑相同。“撩风榑”使用的前提条件,是斗栱必须为出跳结构。(见图1-164)

图片

桁(héng)

     古建筑大木作梁架中沿面阔方向架构的木构件,即于每一缝间起连接拉拽和承重作用的长木,清大式建筑称“桁”,小式建筑称“檩”,宋式建筑称“榑”。架于殿内梁栿和檐下梁头之上,或柱头科之间,根据“桁”所处的位置,可分为上金桁、下金桁、脊桁等。据分析研究,“桁”最早架于脊与檐之间,为沿进深方向排列,类似后世建筑椽子的作用。

金盘

   古建筑大木作构件部位,主要附属于桁檩或圆椽等断面为圆形的构件,位于构件的上皮或下皮,即由刨子推平的平面,表示“金盘”的墨线称“金盘线”。“金盘”的宽按桁径或圆椽的十分之三确定。桁檩“金盘”可分为上皮“金盘”和下皮“金盘”,圆椽则只在下皮顺身位置制作。“金盘”具有便于枋木结合,增加接触面,提高构件稳定性的作用。(见图1-185)

图片

正心桁(héng)

      古建筑大木作构件,清式建筑梁架构件名称。大式做法,为位于正心位置的桁木,故名“正心桁”,与宋《营造法式》中的下平榑的位置相同,于小式建筑中,“正心桁”则称为“檐檩”。“正心桁”的长度与开间面阔相同,从民间建筑结构分析,“正心桁”的前身,应为小式建筑的“檐檩”,是承挑檐头最早的构件。斗栱使用后,“正心桁”承挑屋檐的作用,才让位于挑檐桁。据《营造算例》规定,“正心桁”的尺寸长按面阔,径为4.5斗口,小式建筑与柱径相同。(见图1-7)

图片

扶脊木

       古建筑大木作构件,清大式建筑梁架构件名称。“扶脊木”位于脊檩之上,与脊檩通长,六边形断面,其上皮立若干脊桩。所谓扶脊,即扶持正脊,是因正脊而设。此构件见于大式建筑梁架的实例较多,但宋《营造法式》中没有“扶脊木”一名,以后的金元时期建筑也未见使用,说明“扶脊木”出现的历史不长。(见图1-159)

图片

金桁

       古建筑大木作梁架构件,清式建筑称谓,宋式建筑称“平榑”,按其位置有上下之分,即上“金桁”、下“金桁”,小式建筑则称“金檩”。“金桁”上承椽子和望板,左右连接间缝梁架。大式建筑“金桁”之长按面阔定,径为4.5斗口。上金桁古建筑大木作构件,清式建筑称谓,位于梁架中的脊步,置于三架梁或四架梁之两端,小式建筑则称“上金檩”,据《清式营造则例》,“上金桁”长按面阔,直径为5斗口,上金檩与檐柱径相同。(见图1-159)

下金桁

      古建筑大木作构件,清式建筑称谓。位于正心桁之上的桁檩,安置在梁栿两端的梁椀之中,其下面的下金垫板和下金枋与之平行,小式建筑则称“下金檩”。其制作尺寸,于大式建筑者,直径为4斗口;于小式建筑者,与檐柱相同,其长等于面阔。(见图1-159)

图片

老檐桁

       古建筑大木作构件,清式建筑称谓。位于金柱之上,大式建筑又称“下金桁”,小式建筑则称“老檐檩”,两端置于梁头之上,上架椽子,左右连接各缝梁架,与宋式建筑的下平榑作用相同,其长度与面阔等长,直径为4.5斗口。(见图1-84)

图片

挑檐桁

       清式建筑大木作构件,为大式做法,小式建筑称“挑檐檩”。位于屋檐檐头之下,由厢栱承托,其长度与开间同长,直径为3斗口,各间挑檐桁一般通过燕尾榫连接。由于小式建筑不施斗栱,故不存在“挑檐桁”的做法与构件。(见图1-84)

眠檐

       南方古建筑檐口之构件,见于《营造法原》中的“眠檐”,是为防止望砖下滑而设置的,其形制为通长方形木条,被固定在檐椽或飞椽之下,虽然宋《营造法式》中的连檐,与此构件有着相同的作用,但连檐有大小之分,“眠檐”则不同于此。

牛脊榑

       宋式建筑大木作梁架构件,即代承椽枋之榑,与其他榑檩长度相同,其位置在斗栱的第一跳的跳心之上。若用于草栿之上,则“至角梁”。如果为七铺作以上的梁架,“牛脊榑”则“与前跳更加一缝”(《营造法式》),但实物多与此不符。

 水榭

       园林建筑形式,姚成祖《营造法原》解释为“傍水之建筑物”,计成的《园冶》说:“榭者,籍也。籍景而成者也。”实物的“水榭”,多建在河湖之中,底层架空,或四面空敞,或柱间设窗廊,如同亭子,可凭远眺赏景,可见水榭的作用,完全符合文献的记载。“水榭”发端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高台建筑,而“台上有木曰榭”。

楼阁

      古建筑高层形式,其屋顶形式多为歇山、攒尖或庑殿顶。楼是中国古建筑中最早的构造形式,原始人类在树上架构的巢居,应当说是“楼阁”式建筑的鼻祖。相传黄帝筑五城十二楼,以祀奉神人;战国至两汉时期,建筑向高度空间大力发展,是当时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释名》:“楼谓牖户之间有射孔。”据此,楼应是战争的产物,不过《史记》说“仙人好楼居”,并记载汉武帝曾建起许多高楼,祀神似乎是楼阁发展的一个诱因。井干楼则是第一座这样的楼阁。“楼阁”建筑与台榭的区别,是“楼阁”建筑直接从地面建起,台榭是在高大的台子上建楼。楼在东汉时称重楼,阁的形式在此时已经使用,因此,习惯上将楼与阁合称为“楼阁”,但楼与阁也有区别,在当时,楼不设平座,而阁必有平座,以后平座成为共有的部分。宋以后楼与阁混同,“楼阁”之名流行。

殿阁

     古建筑高层形式,为殿与阁的结合形式。从结构分析,“殿阁”是殿式建筑向高层发展的必然结果,阁在东汉时就已经出现,用于殿式建筑的时间应当晚于楼阁。现存古建筑的楼阁与殿阁有一定的差异,如楼阁式建筑为二层以上,突出凌空之感,殿阁一般仅为二层,层次明显低于楼阁;楼阁式建筑的平面变化较多,如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殿阁平面为长方形,一层本身就是大殿。其共同点是二者均出平座。宋《营造法式》规定了“殿阁”的柱子用材为“两材两契至三材”,并专门制定“殿阁”分槽图。江苏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反映了早期“殿阁”形象。

殿堂

       古建筑结构形式,是有着重要用途和较高等级的建筑,如宫殿建筑、庙坛建筑等。“殿堂”建筑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成熟,但真正形成规范化,则见于宋《营造法式》,从此典籍中可知,“殿堂”建筑在形象和结构上,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表现出庄严隆重的气氛:

      二、外檐柱与内檐柱同高,但现存实物中的“殿堂”,内檐柱普遍高于外檐柱;

      三、天花吊顶,其梁架为草栿;

       四、柱以上构成层次明确,自成体系,继承汉以来的抬梁式构造;

       五、与厅堂建筑有着显著的功能区别;

      六、在材分等级上,为一至五等材,均大于厅堂建筑用材。

厅堂

     古建筑结构形式,其规格低于殿堂,在结构上与殿堂有一定的区别。根据现存古建筑结构分析,“厅堂”的特点主要有:

        一、平面组合比较灵活,柱子的排列变化较多,因此,面阔和进深的间数,也随之变化:

        二、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使用,金柱普遍高于檐柱,这种结构方式在南方常见:

         三、“厅堂”内柱头一般不施斗栱铺作,斗栱只施于外檐柱头;

         四、“厅堂”结构受古代穿斗式构造影响较多,注重梁架的垂直横列的稳定性;

         五、内柱“随举势定其长短”,长短即高度:

         六、材分小于殿堂建筑,最大为四至五等材;

         七、明清时期的“厅堂”,在结构上已与殿堂式建筑趋同。

“厅堂”结构在宋《营造法式》中有所表现。

钟鼓楼

       古建筑形式。古时人们为了计算时间,曾使用击鼓和敲钟的方法,但由于声音在较低处出发,传不到更远的地方,随着城市的发展,专用于报时和报警的“钟鼓楼”出现。关于“钟鼓楼”出现的时间,一般认为是在南北朝时期,实际在我国的汉代就有使用,当时使用范围主要在宫内,后移至里坊:北魏时的寺庙中开始使用“钟鼓楼”,但初期的钟楼和鼓楼,并不在一条轴线上,也不成对称形式排列,如唐代钟楼与藏经楼对称,宋代始有钟楼与鼓楼对称设立的做法,明代成为定制。有时“钟鼓楼”就是市楼,设在城市中央。寺庙的“钟鼓楼”按“左钟右鼓”对称分设,以表示“晨钟暮鼓”的意蕴。

市楼

        古代市场中的楼阁式建筑,“市楼”内挂有鼓,最早为官方报时用的建筑形式,后专用于市场,凡开市与闭市均击鼓小之。明清以后的“市楼”,其商业功能逐渐消失。因“市楼”多处于城镇中心,故演变为地标性建筑。现存“市楼”大多为重檐结构,其构造发轫于汉代市场内的重楼建筑。

望火楼

       宋代都城内高层建筑,其作用为远眺瞭望,观察火灾险情。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望火楼”建于高处,为砖砌砌体,当有火灾时,“望火楼”上的“军马”,便报告有关官衙,组织扑救,并“不劳百姓”。“望火楼”是最早专用于防火的建筑形式。

望楼

     建筑明器,出土于汉墓,全国许多地区均有发现,其中以河北望都、河南陕县、山东高堂等地出土的最为典型。“望楼”为士陶制品,从外形看,分为三至四层,可称为高层建筑,其檐出、平座与栏杆、斗栱等构件组合,反映了汉代楼阁式建筑已相当成熟。“望楼”的结构造型,成为魏晋以来我国重檐楼阁式建筑的基本模式。(见图1-186)

图片

桩居

      又称“栅居”,属干阑式建筑的早期形式,即将立柱采用打桩的办法,经打压插入地面,形成桩基架柱,然后在架柱上建房,多见于湖泊及沼泽地带,现存农村瓜棚之类的应为简陋的“桩居”结构,最早的“桩居”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城楼

     古代建于城门之上的楼阁式建筑,最初为出于军事目的而建,后成为筑城定制。城门之上的单层檐建筑,习惯上亦称为“城楼”。“城楼”与地面上的楼阁式建筑,在结构上没有区别。在城门上建有建筑的做法,起源于原始社会在树上“构木为巢”的房屋做法,但真正意义上的“城楼”,应当为广州出土的汉代明器城堡上的门楼。(见图1-187)

图片

箭楼

     古代建于城垣之上的建筑,源于北宋时期瓮城上的战棚,但战棚多用木柱和木板构成,南宋时期火器大量使用,木构战棚改为砖石包砌,墙体较厚:明代在瓮城之上建楼三层以上,四面或多面开有箭窗,成为“箭楼”的主要特征。北京地区保留许多“箭楼”建筑,其中以正阳门“箭楼”最为典型。

亭子

     古建筑形式,简称“亭”。园林布局中起着营造景观的作用,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属杂式建筑类型,按平面划分,“亭子”可有八角亭、六角亭、方亭、圆亭等;按照屋顶做法划分,包括攒尖顶、盝顶、歇山顶、悬山顶等多种屋顶造型;按照“亭子”的社会作用,又可分为建在城市的街亭、市亭、都亭、旗亭和用于行政管理的堡亭等,如《汉书·百官公卿表》:“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以及用于邮政的驿亭、邮亭和边塞报警的“亭障”等。但“亭子”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一般于外檐柱之间不设墙垣,通透性很强。

        “亭”出现于商周时期,秦汉两代盛行,历经各朝久盛不衰。“亭”一字最早见于先秦时期的古陶文,《说文》:“亭,民所安定也”,《释名》:“亭,停也,人所亭集也”,说明当时亭的实用性;成为园林中的建筑小品,是在园林建筑蓬勃发展的魏晋时期开始的,比如《洛阳伽蓝记》记载的“林涧亭”,就是最早的园林小品。有关“亭子”的做法,在《园冶》、《营造法式》、《清式营造则例》、《营造法原》等著作中均有规定。由于“亭子”的优美造型和所起到的景观作用,“亭子”倍受人们青睐,并为历代文人墨客赋诗吟颂、丹青描摹的对象,也成为寄托感情、畅想抒怀的去处。

八角亭

     古代亭式建筑形式,所谓八角亭,即有八个翼角,与之相应,有八条脊,平面用柱八根。《清式营造则例》将其列入“大木杂式做法”,并明确无斗栱和有斗栱两种结构形式。亭子广泛使用于秦汉时期,敦煌壁画中的“八角亭”形象,说明在盛唐时期“八角亭”已经相当成熟。(见图1-188)

图片

圆亭

      古代亭式建筑形式,即无垂脊,亦无翼角,只有脊刹,平面投影为圆形的亭子。但其施工方法,与六角、八角亭子大致相同,如步架“仍按六角八角法”(《清式营造则例》)。“圆亭”作为建筑小品,主要分布于园林建筑和公共场所。(见图1-189)

图片

四脊攒尖方亭

       古代亭式建筑形式,即屋脊有四条垂脊,中部置宝顶,即攒尖,四个翼角,平面方形,俗称“四角亭”。《清式营造则例》列为“大木杂式做法”,但在结构上,有许多部位沿用大木正式做法,如出檐以有无斗栱之分,按“硬山法”或“歇山法”;桁枋则“同歇山法”(《清式营造则例》)。(见图1-190)

图片

回廊

     古建筑附属部分,又写作“迴廊”。有主要两种形式,一、即主体建筑周围环绕的从属部分,在结构上与主体建筑相连,此种结构的“回廊”,在宋代的寺院殿堂中十分多见,其目的是为了扩大空间,宋《营造法式》规定的副阶制度,对“回廊”产生了影响,这两点是“回廊”盛行的原因;二、隋唐时期的寺院,中央设佛塔或佛殿,周围或两厢位置建造相对独立的“回廊”,这种“回廊”受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布局影响,与主体建筑没有结构关系,宋以后“回廊”改为廊庑建筑,然而独立的“回廊”仍有使用,但多见于园林之中。

浮道

     我国古代文献记载的建筑附属部分,如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载:景明寺“山悬堂光观盛,一千余间……青台紫阁,浮道相通。”所谓“浮道”,就是楼阁间相通的回廊,因其凌空飞架,因此,又将“浮道”相连的楼阁,称之为“天宫飞阁”。据史书记载:秦时的阿房宫中众多的单体建筑,就是由复道(浮道)连接,但“浮道”实物已不存在,只在现存的小木作和壁塑中,尚可寻觅建筑上“浮道”的踪影。

棂星门

       文庙中牌坊式建筑形式,一般为四柱三开间,大型文庙多为六柱五开间。“棂星门”又称“先师门”,以表示对孔子的尊敬。四柱一字型排列,每一柱均有戗柱支顶,共计前后八根戗柱。“棂星门”的顶部变化比较丰富,大致有:

          一、屋顶形式,以庑殿顶、悬山顶为主:

          二、四柱冲天形式,此种结构的柱头外露,常雕刻云纹,以石材柱子为主;

         三、混合形式,即四柱冲天,但在四柱之间置仿木结构屋顶。

     门在古代是一种礼制性、标志性和纪念性的建筑形式,“棂星门”作为文庙入口,自然烘托了儒学氛围。所谓“棂星”,是指古代天象文化中,天宫上的文曲星。“棂星门”源自唐宋的乌头门。

垂花门

       古建筑中最具有审美价值的一种门式,在住宅、园林、衙署、寺观等建筑群体中,有着十分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特有的建筑功能,因此,倍受人们的喜爱。按“垂花门”在院落中的分隔作用,可分为二进院、三进院或四进院的“垂花门”;也有直接将房门做成“垂花门”的。其结构做法和坡顶形式,又赋予“垂花门”许多不同的构造特色,如抬梁式、一殿一卷式、卷棚式、廊式以及单坡式“垂花门”等。“垂花门”的主要特征,是突出悬垂柱子,此柱头常常雕有花草图案,其中莲花为主要题材,称“垂莲柱”。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中“垂花门”的造型更为丰富。关于“垂花门”的产生原因,一般认为在随墙门上悬挑屋坡,为“垂花门”的雏形。现存于北京建于清乾隆时期的黄寺“垂花门”,与《清式营造则例》所载“垂花门”十分近似。山西在地域上距北京较近,但“垂花门”却表现出了浓郁的地方特色。(见图1-191)

图片

勾连搭

        古建筑屋顶结构形式,约形成于南北朝时期,我国古建筑的歇山、庑殿、悬山、攒尖等屋顶形式在汉代基本成熟,为“勾连搭”屋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条件。这种结构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屋坡连在一起,使原本不相干的檐口衔接。推测最初的“勾连搭”,大概是两个单坡连接的形式,以后发展为多坡结合和纵横方向结合的复杂结构。古代匠人为了在较小的面积内,表现更多的建筑造型,抑或在布置柱网平面时,两个单体建筑的柱子距离太近,错将屋顶连在一起所致,其生成原因孰是孰非,尚无定论。“勾连搭”丰富了屋顶造型,从广义上讲丁字脊、十字歇山顶、工字脊,应当属于“勾连搭”结构形式。(见图1-192)

图片

抱厦

      古建筑中建筑主体的附属部分,向外突出,但在结构上与主体建筑相连接,平面呈“凸”字形,民间称“龟头屋”。此种手法丰富了建筑空间与外部造型,在唐宋建筑中较为普遍,直至明清时期,“抱厦”仍很流行。在位置上,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附属于主体建筑,并位于主体建筑的正面;

       二、位于群体建筑的中轴线上;

       三、在结构上与主体建筑相连;

       四、平面上形成凸字形。

    常见为山面向外和与主体建筑平行两种布局,现存最早的实物,为河北正定北宋时期的隆兴寺摩尼殿。(见图1-193)

图片

耳房

     清式建筑所称“耳房”,宋式建筑则称“挟屋”,即位于主要建筑两侧的建筑,-般为正殿或正房的从属建筑,建筑规模和等级均低于正殿或正房,甚至低于厢房或配殿。“耳房”在结构上与主要建筑连为一体,用于祀奉次要神袛,或放置杂物等。“耳房”多建在小型寺庙之中,民居建筑设“耳房”者,也十分常见。余屋宋《营造法式》中对殿堂、殿阁、厅堂、亭榭之外的建筑的称谓。此典籍中,归入“余屋”的建筑,主要有仓廒厍屋、常行散屋、官府廊屋、营屋等。“余屋”在规格等级上,均小于殿常式建筑,如宋《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图样中的用柱之制,“余屋”柱径仅为“一材一契至两材”;“余屋”构件也同样以小材为计算基础,如仓廒库屋功限,“其名件以七寸五材为祖计之”;营屋“以五寸材为祖计之”,分别相当于三等材及七等材的用材等级。

挟屋

      宋式建筑中附属于主体建筑的建筑,与清式建筑的耳房位置相同。二者的区别,是宋式建筑的“挟屋”,通常用于殿堂的两侧,而清式建筑的耳房,一般是正房的附属物。“挟屋”在建筑规模与构件形制上,明显低于主体建筑,如宋《营造法式》规定,“若副阶并挟屋”,其材分等级均低殿身用材一等,如殿身为九间至十一间的建筑,使用第一等材,即广九寸,厚六寸,而附属于殿身的“挟屋”,则只能用第_等材,即广八寸二分五厘,厚五五分。扁作南方建筑梁栿做法,《营造法原》有具体记载,“扁作”即建筑梁架内部的大梁做成扁方者,其断面为矩形,而外观为月梁形制。据《营造法原》规定,“扁作”大梁采用独木、实叠、虚拼三种方式制

作。此式梁栿多用在等级较高的厅堂、楼阁等大型建筑。有吋“扁作”与圆作在一座建筑中混合使用。宋《营造法式》中叮印证“扁作”做法。

圆作     

    南方建筑梁栿做法,《营造法原》有具体记载,即建筑梁架内部的大梁做成圆形者,其断面为圆形。“圆作”大梁形式现存主要有两种类型,、与扁作梁制作大致相同,也刻有斜项和梁底弯弧;二、加工较为简单的直圆式梁,即清小式建筑的圆梁。“圆作”多用在等级较低的门屋、厢房等建筑。有时“圆作”与扁作在一座建筑中混合使用。

      解释有二。一、江南建筑梁架橫剖面,与北方建筑的间缝概念相同,包括正贴与边贴等。

                  二、江南建筑梁架样式,又称“贴式”,明计成《园冶》称之为“列架式”,《营造法原》列为平房贴式图,如四界、五界正贴连廊,六界正贴等,“贴式”又与北方建筑的檩数分配图相似,二者均表现了梁、柱、枋、短柱等构件以及步架的布列。

正贴 

     江南建筑梁架称谓,即北方建筑的梁缝,如明间东一缝或西一缝,是指正间两侧,沿进深方向构成的梁柱体系,主要构件有柱子、梁栿、瓜柱、额枋等。正间在《营造法原》中,称为建筑正中位置的开间,即北方建筑的明间。

边贴

      江南建筑梁架称谓,与北方建筑的尽间梁架间缝相同,即边间山墙的梁架。与正贴意义相同。

贴式

      南方传统建筑梁柱结构样式,与北方建筑的“缝”含义相同,明代的计成在《园冶》中称“列架式”。“贴式”反映了建筑的列柱、梁栿、椽檩以及进深尺度等,姚成祖《营造法原》就各类房屋结构形式,绘制了“贴式”图样,如平房“贴式”图,包括有四界、五界正贴连廊,六界正贴等常用“贴式”。(见图1-194)

图片

      江南古建筑计算梁架进深的基本单位。在梁与柱的结构中,间缝梁架(贴式)檩或桁之间的水平距离,如七架梁上架有五根檩或桁,则称“四界”,通常江南建筑所见四界外,还有六界、七界等。“界”的概念与北方建筑的“步”有相同之处,区别在于,“界”直接表明建筑的进深尺寸,如某房屋“共进深七界二丈八尺,深各四尺”,但步或步架仅仅为举架计算基础,表述进深尺度,通常以椽或柱间为单位计算,如某建筑通进深七间。(见图1-194)

图片

内四界

        南方建筑梁架称谓。《营造法原》称“内四界,南方建筑物,常连络四界承以大梁,支以两柱,此间之地位,即名内四界。”这种结构是南方建筑的基本梁架形式,如向外扩大,需加立柱和短梁,如轩廊。“内四界”与清式建筑的五架四步相同,因此,“内四界”又称为“五架过梁式”或“四界正贴式”。(见图1-194)

    南方建筑中高敞栱曲的房间,附属于主体的卷棚式屋顶,类似于北方建筑的廊。常常为做工精细,具有装饰作用的结构形式,源于古代车子的前高后低构造。“轩”的原本意义,是向上翘起的一根曲木,代表了“轩”的突出特点,与“轩”字本意相同,故称之为“轩”。常见的轩,有船篷轩、鹤颈轩、菱角轩、海棠轩、一枝香轩等。

内轩

      江南厅堂建筑空间布局,位于单体建筑的前端位置,前接廊轩,后为内四界,相当于北方建筑深两间的廊柱结构,“内轩”构件加工通常较外轩更为精细。(见图1-194)

图片

廊轩

     南厅堂建筑空间布局,是单体建筑最外围的结构形式,相当于北方建筑的深两间两柱结构和前出廊结构形式。“廊轩”与相临建筑的关系,主要有:

      一 、与内轩结合构成“轩”,

      二、“廊轩”连接内四界,独立成“轩”,上述构造是江南厅堂的普遍形式。(见图1-194)

抬头轩

    南方民居厅堂轩式构造“抬头轩”的特点,

     一、内四界向后移位,以扩大前廊轩的空间;

     二、内四界梁架中设重椽,安置草架;

      三、轩梁底皮与内四界大梁底平行。《营造法原》中有记载。

船篷轩

       南方民居中廊轩形式之一,如同北方的卷棚顶,这种廊轩结构特点,是月梁或直梁上水平设置两根轩桁,构成纵架,其上设弯椽,两侧续微曲弯椽,即北方建筑的罗锅椽,构成横架,为深三界贴式。(见图1-195)

图片

副檐轩

       江南一带对附属于主体建筑的从属部分的称谓。根据《营造法原》记载,“副檐轩”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楼厅的步柱与轩步柱(上层之廊柱)通顶;

     二、楼厅构成的廊轩,覆单坡顶屋面,与楼厅相连;

     三、轩的前后,全部安装长窗,不安长窗开敞为廊者,则为廊轩。楼厅即南方高层厅堂建筑。

茶壶档轩

      南方民居廊轩形式。廊桁和步枋之上架椽,此椽为直椽式,中部略微高出,形似茶壶档,故名。这种结构较为简单,通常仅为深一界贴式。(见图1-196)

图片

弓形轩

      南方民居廊轩形式。因其状如弯弓的椽子,架于廊桁与步枋之间而得名,此结构的轩梁,一般也呈弯曲状,在梁架中较为协调,“弓形轩”为深一界贴式。

一枝香轩

     南方民居廊轩形式。廊桁和步枋之间的椽子为多道弯曲状,即一道顶椽,下续两道曲椽。根据椽子加工不同,此种廊轩贴式,可分为鹤颈轩与海棠轩两种做法。一枝香轩月梁之上置大斗,斗上承脊桁和随椽形棋梁。为深两界贴式。(见图1-197)

图片

菱角轩

      南方民居廊轩形式。廊桁与步枋之间设以多道弯椽,与一枝香轩结构类似,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的是,“菱角轩”的四椽栿月梁连接前后柱子,其上置大斗两只,平梁也为月梁造,支承顶枋两道。为深三界贴式。

图片

鹤胫轩

   南方厅堂建筑廊轩形式。与船篷轩在结构上相同之处,是轩深为三界,顶椽同为弯椽;不同的是“鹤胫轩”的两侧续椽,向相反方向弯曲,呈“S”状。(见图1-198)

图片图片

大木

     古建筑木构架骨干体系,在以木构为主的建筑中,大木起承重、联结以及辅助等结构作用,包括梁栿、斗栱、桁檩、柱枋、椽飞以及附属于梁架的结点构件等。据《清式营造则例》所述,“大木”可分为柱额、斗栱、梁架三大部分,这种分析是就北方官式建筑所做的定义,因民间建筑中无斗栱部分,故“大木”相当于北宋俞皓所著《木经》中“屋有三分”中的屋顶与屋身二部分。

      关于“大木”的制作等级与规范,可分为大木大式与大木小式两种形制。

抬梁式

       古建筑大木作结构形式之一。与于阑式、穿斗式、井干式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结构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抬梁式”由大叉手演变而来,逐渐形成经久不变的传统结构。“抬梁式”结构的主要特征,是纵横排列的柱子承托梁栿,梁栿以上的荷载,通过柱子传递到地面,柱子与柱子之间的联系,由主要梁栿承担。多道梁栿重叠,构成向上凸起的屋架,梁栿承托檩子,重叠的梁栿造成屋架举折,形成柱网、铺作、屋顶三层结构层次。层层抬起梁架构件,是“抬梁式”结构的显著特点,与穿斗式穿枋连接、干阑式交叉连接和井干式重叠连接结构完全不同。(见图1-199)

图片

干阑式

      古建筑大木作结构形式,源于早期人类的“构木为巢”,现存南方少数民族建筑中,“千阑式”结构十分普遍,与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等房屋构造,同为我国木构建筑主要体系。“干阑式”建筑的结构特点,是由多根竖向和横向构件,经过绑结或榫卯联系,形成整体木构架,由柱子和木桩架空,成为“干阑式”建筑的基座,上面住人,下面饲养牲畜,保留了在树上架构巢居的特征,因此,“干阑式”是巢居向木构建筑的过渡形式。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建筑遗址,是最早的“干阑式”建筑,距今约7000年。(见图1-200)

图片

穿斗式

      古建筑大木作结构形式,由“千阑式”结构演变而来,常见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它的产生基于卯榫技术的出现,穿,即透过木构件,斗,即穿过木构件的外出头。“穿斗式”建筑的特点,是柱子承重不用梁,而是由柱头直接承载檩子,柱下以栿连接,因此,也可称为“无梁式”结构。

     其构造形式,主要表现在进深方向的每缝梁架,按檩数排列柱子,一般情况为均等等份,形如北方建筑梁架的步架,穿枋是柱间的联系构件,穿枋数目视结构而定,有三柱一穿、五柱三穿、七柱三穿等,其基本规律是柱子越高,则穿枋越多。这种结构用材较省,但承载力不足,所以,“穿斗式”建筑屋顶大多较轻。抬梁式建筑的山墙结构尚有此制。(见图1-201)

图片

井干式

       古建筑结构形式,由圆木或方木等木材层层垒叠而成,是最原始的木构建筑构造。“井干式”建筑用材之间,由半刻的榫卯相互咬合,因其形成的平面形似“井”字,故称此结构的建筑为“井干式”。在商代后期遗存的陵墓中,发现有井干式棺椁,可以推知,“井干式”建筑,在这个时期应十分流行;汉代的“井干式”结构继续发展,创造出不少的“井干式”建筑,如“井干式”望楼。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器,十分形象地反映了“井干式”的建筑形式。抬梁式建筑大量使用后,以层层垒叠的“井干式”结构极少使用,目前,除特殊建筑如仓囤,以及山区建筑外,“井干式”建筑十分罕见。(见图1-202)

图片

大式建筑

       古建筑中对使用斗栱的建筑的统称,也称“大木大式建筑”,一般是指宫殿、庙宇、衙署、府第等等较高级的建筑形式。“大式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斗口作为构件的权衡标准。关于“大式建筑”各部尺寸,《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均有规定。除上述特点外,“大式建筑”的特征,还见于,

    一、间架多,即间架多于小式建筑,通进深最多可达十三架,面阔多达十一间;

    二、出廊多,即大式建筑的出廊可用四周围廊:

     三、屋顶构件多,即大式建筑的屋顶可用数量较多的琉璃瓦件,并可用歇山、庑殿;

     四、使用斗栱是所有大式建筑的共性;

      五、台基高,即“大式建筑”的台基较高,而且可用须弥座台基,其他建筑不可使用;

      六、用材大等。“大式建筑”的结构体系,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见图1-203)

小式建筑

      古建筑大木构架体系中,较大式建筑等级低的建筑结构和制作方法的统称,也称“大木小式”建筑。“小式建筑”区别于大式建筑的主要特征,是“小式建筑”不使用斗栱。一般用于宫殿、官邸、寺庙、府衙等建筑的配房或配殿等,即位于中轴线的两侧,常见于民间建筑。“小式建筑”的其他特点,可概括为:

     一、开间小,通常只有三至五间,间架也明显少于大式建筑;

     二、出廊少,即“小式建筑”一般只有前后廊,两侧不出廊;

      三、屋顶简单,“小式建筑”的屋顶大多用硬山、悬山或卷棚歇山等形式,瓦顶为灰瓦;

      四、屋檐多不用飞椽,唐代壁画中,中轴线建筑全有飞椽,两侧则不采飞,说明此时已有“小式建筑”的做法;五、“小式建筑”以柱径为权衡构件尺度的标准。“小式建筑”源于民居建筑,其构造简单,但它的出现却早于大式建筑。(见图1-203)

图片

彻上明造

       古建筑大木作梁架做法。宋《营造法式》注释为“室内不用平棊(),由下面可以仰见梁栿、榑、椽的做法。”彻即通达之意。直达梁架上面不设置平棊,是一种简单的施工方法,这种做法可以说在古人“构木为巢”时期就已经产生,唐宋建筑的“彻上明造”,其梁栿、椽檩等构件,一般都要进行加工,加工的构件称为“明栿”;

       元代的建筑“彻上明造”多使用“草栿”,即未经加工的构件。“彻上明造”也称“露明造”,到明清两代重要建筑均不用此做法,普遍设置天花,只有地方建筑和小式建筑还在采用“彻上明造”。

草栿

     宋式建筑梁架构件表面处理方法,即构件加工粗糙或不做加工。“草栿”做法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是室内做平棊或平闇,其上梁栿不做加工,甚至使用原始材料,唐宋辽金普遍采取这种做法;

   二、元代建筑即使是不施平棊或平閨,“草栿”构件也暴露无遗,这种做法在山西多见;

   三、明清时期不论有无天花,都很少施以“草栿”做法,一般加工较细。

明栿

     宋式建筑大木作构件与做法,与草栿相对应。加工较细的露明和不露明构件,称“明栿”构件;实施加工精细的工艺过程,称“明栿”做法。现存古建筑中“明栿”通常有三种情况,

       一、规定某些梁架必须为“明栿”做法,如宋《营造法式》中有“造月梁之制,明栿”文字;

        二、唐宋时期建筑梁架,一般于平棊以下的构件,均加工较细;

        三,明清建筑不论有无天花,是否露明,全部采用“明栿”做法

草架

    古建筑大木作构件与做法称谓,解释有二。

     一、建筑梁架中因所处位置为隐蔽部位,可安置粗制构件,如南方民居中被重椽遮挡的草架柱和短梁等

     二、对木构件进行草率加工的做法,通常有砍制、粗刨以及直接使用原始材料等,

推山

    古建筑大木作梁架做法。《清式营造则例》解释为:“庑殿正脊加长向两山推出”。在清式建筑中,砖石结构的庑殿顶,因材料的限制无法实施“推山”技术,但凡木构庑殿顶梁架,则均采取“推山”做法。以“推山”处理的庑殿顶垂脊,其垂脊于正面和侧面,均呈舒缓自然之曲线。“推山”做法最早出现于河北高碑店市辽代的开化寺,宋代正式以文字规定,如:“八椽五间至十椽七间,并两头增出脊榑各三尺”,增出即“推山”,但宋《营造法式》中的“推山”,仅为早期做法,即脊榑加长,直至明代这种做法仍未普及,清代将“推山”归入官式做法。由于正脊脊桁加长,按照清工部《工程做法》,应在前后金桁上加设太平梁和雷公柱,由戗由推出的脊桁端头,向下延续并与角梁结合,虽然山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发现有太平梁和雷公柱的使用,但在做法上不能与清式的“推山”相提并论。

“推山”使古建筑中最早的屋顶结构更趋合理与自然。(见图1-204)

图片

收山

      古建筑大木作梁架做法,即歇山顶山花定位与处理方法。《清式营造则例》称:“歇山收山自正心桁中线向后退一桁径至山花板外皮”,亦即“收山”的位置。“收山”的效果,是使得正脊短于檐柱的位置,造成四个坡面明显均等。汉代的建筑,其歇山顶四面坡顶,凸显坡面均等意图,但事实上,现存实物往往表现为山面屋坡小于正面屋坡。从歇山顶山花向内收进的规律分析,从早期建筑至晚期建筑,“收山”的尺寸,沿着由大至小的过程循序渐进,如山西五台唐代的南禅寺,自檐柱中线向内收进131厘米,河北正定宋代的隆兴寺转轮藏殿为89厘米,清代的为30厘米左右。

      “收山”演进的结果,最终造成正脊加长,从而导致两山坡面显著短于正面坡面,垂脊也就更加陡直。(见图1-160)

图片

三角桁架

     我国古代梁架结构,即梁栿上因支斜撑形成的三角形构造。据文献分析,“三角桁架”早在秦汉时期己经成熟,如西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描述:“……枝撑杈砑而斜据……”指的便是这种结构。山东肥城孝堂山东汉仿木结构墓祠,明显地表现出当时的“三角桁架”。作为我国木结构发展中的一个环节,“三角桁架”直到唐代,仍可见到其踪影,如山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脊步三角形结构。但在宋以后的建筑中,“三角桁架”已完全消失,至于“三角桁架”消失的原因,目前尚无定论,但其中蜀柱的使用,应当说是原因之一。(见图1-205)

图片

平座

      古建筑附属部分,又写作“平坐”,属楼阁式建筑的重要构成,从建筑结构分析,“平座”为建筑主体悬挑出的木构架,类似于今天的阳台。“平座”的使用,可上溯至战国时期,汉代出土的建筑明器,更多地呈现出“平座”的建筑形象,如河北望都出土的望楼,当时的“平座”,与建筑主体的关系,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由斗栱承托,       二是坐在屋檐上层,唐宋之后以第一种方式为主要构造形式。“平座”的出现,与战国时期“高台榭、美宫室”的建筑意识有关,台榭之间的“阁道”,是“平座”出现的主要成因。砖石楼阁的“平座”形式,尚未脱离早期木构“平座”的窠臼。宋《营造法式》称“平座”的异名,主要有“阁道”、“燈道”、“飞陛”、“平坐”、“鼓坐”等。(见图1-173)

图片

雁翅板

      宋式建筑大木作构件,为平座四周安置的木板,其作用为保护平坐斗栱和相关构件不被雨水侵蚀,并防止其糟朽。“雁翅板”的高为一至两材,厚四至五分。清式建筑的挂檐板,由“雁翅板”发展而来,不同的是前者大多附以滴珠板。(见图1-147)

图片

挂檐板

      清式建筑大木作构件,使用于平房屋檐周边和平座之下,起保护椽头和枋木的作用,其前身为宋式建筑的雁翅板。清官式建筑的“挂檐板”,通常附有一层琉璃滴珠板。民间建筑的“挂檐板”,大多直接雕刻各种纹样。

出头木

      宋式建筑大木作构件,即位于平座斗栱铺作中向外伸出的枋木端头。据宋《营造法式》规定,“出头木”前端与雁翅板相接,后端为衬方头,垂直相交于压槽枋、罗汉枋等构件。(见图1-147)

图片

身内单槽

      宋式建筑柱网布局所形成的空间。槽,即柱中缝,身内,即殿内。“身内单槽”出自宋《营造法式》,为宋式殿阁地盘图样。从柱子排列上分析,为单排殿身内柱柱网。适用于殿身七间副阶周匝各两架椽结构的殿阁和十架椽的殿堂。(见图1-206)

图片

身内双槽

     宋式建筑柱网布局形成的空间。槽,即柱中缝,身内,即殿内。出自宋《营造法式》,为宋式殿阁地盘图样。在柱子的设置上,为双排殿身内柱,适用于殿身七间副阶周匝两橡结构的殿阁。(见图1-207)

图片

身内分心斗底槽

     宋式建筑柱网布局形成的空间。为宋式殿阁地盘图样。槽,即柱中缝,身内,即殿内。此种布局在《营造法式》中,为九间殿阁使用,无副阶,殿身内柱沿建筑中线排列,称“分心”,故名“身内分心斗底槽”。(见图1-208)

图片

身内金箱斗底槽

     宋式建筑柱网布局形成的空间。槽,即柱中缝,身内,即殿内。为宋式殿阁地盘图样。这种分槽形式的特点,是殿内布置前后左右对称的殿身内柱,构成均匀平衡的柱网形式,在宋《营造法式》中“金箱斗底槽”为殿身七间副阶周匝各两椽结构的殿阁所适。(见图1-209)

图片

身内分心槽

    宋式建筑殿阁平面布局与空间,面阔方向与进深方向柱网均等排列,其正中位置纵向列柱,将殿身分为前后二个空间,即分心槽,为九间开间,设周匝,但无副阶,这种布局常见于皇宫或大型建筑大门。(见图1-210)

图片

八架椽身内单槽

      宋式建筑大木作梁架结构形式。其侧样为主体建筑用三柱,副阶两柱,前后共计五柱,梁架以上为八架椽。身内单槽,是指由殿身内柱为单槽的柱网布局。此梁架为五铺作殿堂结构形式。

十架椽身内双槽

       宋式建筑大木作梁架与柱网布局,为宋《营造法式》殿堂七铺作和八铺作侧样,即横剖面图表现为由主体四柱、副阶两柱构成的主体建筑,以及平面双槽的布局。屋架进深为十椽,此结构形式的特点是:因主体建筑进深较大,十椽栿也相应加长,殿身内柱分别支撑三椽栿和四椽栿,以解决梁架跨度大、用材不足的缺点。(见图1-211)

图片

十架椽屋分心用三柱

        宋式建筑大木构架形式,根据宋《营造法式》,此结三柱即前后檐柱与殿身内柱,而内柱处于建筑平面的中心位置,是为分心,内柱直通平梁底皮,将乳栿、三椽栿、四椽栿、五椽栿等梁栿,分割为前后两部分,此梁架实际为穿斗式与抬梁式结构的混合做法。

图片

十架椽屋前后三椽栿用四柱

    宋式建筑大木构架形式,为厅堂式建筑使用,进深方向用四柱,将厅堂隔成前后三个空间,由于两内柱高出檐柱,因此,采用穿斗式结构,中间置顺栿串,以加强内柱的稳定性。进深为十架椽,但檐柱与内柱各椽则由剳(dá)牵、乳栿、三椽栿承托,这种形式在许多宋金建筑中有所反映。(见图1-213)

图片

十架椽屋分心前后乳栿用五柱

       宋式建筑大木构架形式,即分心柱及内柱与檐柱的空间布局,尽间柱排列与殿阁副阶相同,但在宋《营造法式》中厅堂侧样不设副阶,因此,也就不存在屋廊。十架椽中的脊步与平梁,构成两椽进深,其余八架椽均采用穿斗结构,由二椽栿、三椽栿、剳(dá)牵、乳栿等承托,顺栿串将分心柱(内柱)与内柱连接。(见图1-214)

图片

十架椽屋前后并乳栿用六柱

      宋式建筑大木构架形式,厅堂结构做法,进深方向为五个空间布局,平梁以上为两椽进深,均采用穿斗式结构,所谓前后乳栿,是指前部与后部各置两根乳栿,并构成进深八架椽构造形式。(见图1-215)

图片

十架椽屋前后各剳(dá)牵乳栿用六柱

      宋式建筑大木构架形式,与十架椽屋前后并乳栿用六柱结构区别,即檐步屋架改用剳牽,将檐柱与内柱连接,剳牵缩短了两柱之间的跨距。中部两内柱上承四椽栿,构成进深四椽梁架,其他构件组合,与十架椽屋前后并乳栿用六柱构造形式相同。(见图1-216)

图片

八架椽屋分心用三柱

     宋式建筑大木构架形式,与十架椽屋分心用三柱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八架椽屋分心用三柱构架,其梁栿均采用月梁做法,分心柱(内柱)置单栱丁头栱,以承挑乳栿、三椽栿、四椽栿等构件,这种构造多见于南方民居厅堂建筑。(见图1-217)

图片

八架椽屋乳栿对六椽栿用三柱

     宋式建筑大木构架形式,此式梁架实际是将分心柱(内柱)前移,构成两个不均等空间布局,乳栿与六椽栿通过内柱相接,各梁栿

均为月梁造,内柱上置丁头栱,此点与八架椽屋分心用三柱相同。(见图1-218)

图片

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

    宋式建筑大木构架形式,与十架椽屋前后三椽栿用四柱结构相同,但结点与做法,不同于上述梁架,“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形制,所用梁栿均为月梁造,剳dá牵与乳栿由丁头栱承托,檐柱与内柱间以乳栿连接,两椽进深。(见图1-219)

图片

八架椽屋前后三椽栿用四柱

        宋式建筑大木构架形式,与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构造,在用柱数量和梁栿形制上完全相同,此式结构,将两内柱拉近,扩大了前后空间,其柱高抬至平梁下皮。三椽栿连接檐柱与内柱,此点是区别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结构的突出特点。(见图1-220)

图片

八架椽屋前后剳(dá)牵用六柱

     宋式建筑大木构架形式,此构架与十架椽屋前后各剳牵乳栿用六柱结构,在柱网排列和剳牵位置上相同,其突出特点,是八架椽屋所用梁栿,均为月梁造,两内柱直接支撑平梁,不施四椽栿,丁头栱于梁栿端头承载构件。(见图1-221)

图片

六架椽屋分心用三柱

    宋式建筑大木构架形式,以分心柱(内柱)顶至平梁下皮,将六椽进深分为前槽与后槽两个空间,所有梁栿均为直梁造,但柱栿结点置绰幕头,这种做法,是六椽以下厅堂梁架的共同特点。(见图1-222)

图片

六架椽屋乳栿对四椽栿用三柱

      宋式建筑大木构架形式,即进深六架椽,后槽内柱与檐柱,由乳栿连接,前槽的四椽栿与乳栿位于同一位置,间缝排列三柱,内柱四椽栿与乳栿结点置绰幕头。(见图1-223)

图片

六架椽屋前乳栿后剳牵用四柱

        宋式建筑大木构架形式,此式屋架为进深六椽,室内梁架由四柱支承,前槽内柱置平梁之下,与檐柱构成前槽空间,乳栿连接两柱;后槽内柱与后檐柱构成后槽空间,两柱由剳牵连接,此间进深只有单椽,柱子排列不均匀,这在多柱柱网布列当中,比较少见。(见图1-224)

图片

四架椽屋乳栿对三椽栿用三柱

    宋式建筑大木构架结构形式,为厅堂梁架侧样,即梁架以上为四椽,前后三柱由三椽栿和乳栿连接,并分割成前后两个空间布局,但前槽小于后槽,多用于普通建筑。(见图1-225)

图片

四架椽屋前后乳栿分心用三柱

     宋式建筑大木构架结构形式,为厅堂梁架侧样,这种梁架为三柱两间进深,梁架为四椽,乳栿连接三柱,中柱将室内平均分成两个空间,即前后槽,是屋宇门梁架的常见做法。(见图1-226)

图片

四架椽屋前后剳牵两椽状用四柱

       宋式建筑大木构架结构形式,为厅堂梁架侧样。梁架以上为四椽,前后剖牵,即前后槽分别由两柱构成,剳牵将四柱连接。(见图1-227)

图片

四架椽屋四椽栿用两柱

       宋式建筑大木构架结构形式,为厅堂梁架侧样。此种形式较为简单,即梁架以上为四椽,四椽栿通达前后檐柱,构成室内单槽空间。(见图1-228)

图片

八架椽屋分心乳状用五柱

      宋式建筑大木作梁架结构形式。即梁架以上为八架椽,沿进深方向排列檐柱与内柱共计五柱,中柱将室内分为前后四个空间,即中柱分心,乳栿连接内柱与中柱。在宋《营造法式》中为厅堂建筑的梁架结构形式。(见图1-229)

图片

月梁造八架椽屋

     宋《营造法式》大木作侧样图中所载厅堂结构形式,即平梁为月梁,梁架为八椽。包括六种不同的构造侧样,但均为月梁,又同为八椽,而月梁在北方官式建筑中较少使用,这一共性说明“月梁造八架椽屋”,是宋《营造法式》规定的厅堂基本形式,也是江南一带厅堂最普及的典型构架。

直梁造六架椽屋

     宋《营造法式》大木作侧样图中所载厅堂结构形式,即平梁为直梁造,梁架为六椽的构架。直梁造在江南的厅堂中使用较少,在北方却十分流行。如山西高平开化寺大殿、河北涞源阁院寺文殊殿等,宋辽金元时期几乎全部为上述构造,据此可知,宋《营造法式》中的“直梁造六架椽屋”,集中反映了北方厅堂结构特征。

副阶

        宋式建筑大木作部分,为了加大使用面积,而在殿身檐柱前多一道柱子,称“副阶檐柱”,两柱之间的空间与梁架称“副阶”。宋《营造法式》规定“副阶檐柱”为三等材,而殿身檐柱为二等材,表明“副阶”实际是附属于主体建筑的一个部分。“副阶”在规格较高的建筑中使用,根据宋《营造法式》规定,“副阶”多用于殿阁、殿堂,一般厅堂无此部分,但现存建筑已经突破这一界限,如佛塔,特别是木塔,“副阶”常见使用。由“副阶”形成的周匝环绕空间,是区别前后廊的重要特点,通常称“副阶周匝”。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和山西洪洞水神庙明应王殿,均为殿堂式建筑,其“副阶”具有典型性。(见图1-6)

图片副阶周匝

      宋《营造法式》规定的建筑结构形式,包括平面的周匝回廊和立面的副阶构件组合等,如副阶柱子之类。副阶,即廊子;周匝,即环绕。宋《营造法式》大木作图样中,记述有几种不同的“副阶周匝”构造,但实例与之略有差异,如山西晋祠宋代圣母殿的“副阶周匝”,前廊深两间,殿内不施柱子的做法,则为官式做法和地方手法结合的有力佐证。(见图1-6)

无廊式

  古建筑平面构成,由柱网布局体现,即单体建筑前后均不出廊,直接施檐柱,或于柱间做装修,这种形式多为北方小型建筑或民间小式建筑所采用。

前后廊式

     古建筑平面构成,即前后布廊柱,廊柱后施檐柱,檐柱与前后檐墙构成身内空间。现存前后廊式结构,其梁架多见于悬山顶和硬山顶形式。前出廊古建筑平面构成,即身内空间前端施廊柱,由廊柱组成前出廊式平面形式,因历史原因和风俗习惯,院落式建筑更多使用前出廊式结构,如明清时期北方民居的四合院,其正房布置为前出廊者,屡见不鲜。

周围廊式

   古建筑平面构成,即身内空间四周以廊柱合围,形成四面带廊的结构形式,此平面构造在宋《营造法式》中,被确定为副阶周匝,“周围廊式”在重要建筑和大型寺庙中,常用于歇山顶和庑殿顶式构架。

六檩双步廊式

      清式建筑梁架结构形式,从横断面看,前后布列三柱,前后檐柱与金柱,由双步梁连接,构成前槽双步廊空间,由脊檩中分,前坡梁架为三檩,后坡梁架置二檩,前坡长于后坡。(见图1-230)

图片

六檩前出廊式

     清式建筑梁架结构形式。其前后檐柱与金柱,由抱头梁或挑尖梁连接,形成单步廊,前坡为三檩,后坡二檩,脊檩中分,构成前坡长于后坡的结构特点。这种做法在小式建筑中十分常见。(见图1-231)

图片

六檩卷棚式

      清式建筑梁架结构形式。前后用二柱,六架梁连接两檐柱,前后坡均等布列六檩,无脊檩。“六檩卷棚式”结构,是小式建筑中十分常见的形式。(见图1-232)

图片

五檩无廊式

     清式建筑梁架结构形式。是两侧廊庑、配殿尖山式屋顶常用构造,柱网布局简单,即通檐用二柱,五架梁连接两柱,构成室内空间,三架梁之上,脊瓜柱支撑脊檩,两坡对称布局二檩,共五檩。(见图1-233)

图片

三檩穿廊式

     清式建筑梁架结构形式。即前后金柱承托三架梁,梁上布三檩,此梁架布局造成屋架,进深较浅,因此,常用做院门、游廊或寺庙山门等建筑。(见图1-234)

图片

四檩卷棚式

     清式建筑梁架结构形式。前后檐柱承托四架梁,与两架梁共同架构四檩,脊檩与罗锅椽造成卷棚式屋顶,这种构造大多为小式建筑使用。(见图1-235)

图片

七檩无廊式

     清式建筑梁架结构形式。与五檩无廊式梁架结构相同,在进深和檩数分配上二者不同,此结构较五檩无廊式进深多两椽,三、五、七架梁承载七檩,七架梁与前后金柱连接,构成无廊式建筑布局。(见图1-236)

图片

七檩卷棚式

     清式建筑梁架结构形式,卷棚式屋脊。因檩数分配和柱子布列的不同,相比同样是卷棚式结构的四檩卷棚式,七檩卷棚式的前后坡呈不对称布局,即前坡长后坡短。廊柱柱头置檐檩,六架梁连接檐柱与金柱,负载屋架中的六道檩子。

七檩前后廊式

    清式建筑梁架结构形式。即五道檩子分别由三架和五架梁承载,檐檩则置于廊柱柱头之上,构成七檩屋架,前后廊柱由单步梁连接,形成前后廊式空间。此结构也包括回廊式柱网布局。(见图1-237)

图片

七檩中柱式

      清式建筑梁架结构形式。七檩即由中柱柱头置脊檩,三架梁、双步梁与单步梁分别承载三、五、七檩,中柱与前后金柱构成屋内前后槽空间。此种梁架实际上是穿斗式与抬梁式结构的混合做法。(见图1-238)

图片

八檩卷棚无廊式

    清式建筑梁架结构形式。即前后金柱承载八架、六架、四架、两架等梁架,八架梁以上则置八檩,两脊檩与罗锅椽构成卷棚

式屋顶。此结构多用于小式建筑。(见图1-239)

八檩卷棚前后廊式

    清式建筑梁架结构形式。由前后廊柱和金柱构成外槽与内槽空间,四柱支承檐檩和两架、四架与六架梁柁,及其六道檩子,卷棚式屋顶。(见图1-240)

图片

八檩前出廊式

    清式建筑梁架结构形式。前出廊,即前廊柱与前金柱构成的前槽空间,两金柱与廊柱承载八檩,因前廊步架的设置,整体结构中呈前坡长而后坡短的构架形式。(见图1-241)

图片

九檩前后廊式

    清式建筑梁架结构形式。前后四柱,即两金柱与两廊柱,分别与单步梁、七架梁连接,构成廊步空间与身内空间,其梁架荷载九檩。

九檩双步廊式

     清式建筑梁架结构形式。与九檩前后廊式结构上大致相同,整体屋架前后坡均衡分配九檩。特点是此构造中的廊柱与金柱,由双步梁连接,双步梁承载单步梁,形成进深为两步架的廊步构架,扩大了前后廊步空间。(见图1-242)

图片

九檩三步廊式

    清式建筑梁架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实际上是九檩双步廊式梁架的变化形式,在柱网布局中金柱后移,柱头支承三架梁,金柱与廊柱之间,由三步梁连接,从而扩大了廊步空间。此种梁架形制较为少见。

九檩落金式

     清式建筑梁架结构形式。前后檐柱与金柱通过七架梁、双步梁等构件,组合为梁柱构架,承载九檩,五架梁与中金檩落在金柱之上,故称落金式。

九檩中柱式

    清式建筑梁架结构形式,也称“对金造”。此结构与七檩中柱式相同,只是在桁檩上多于七檩中柱式。中柱将前后梁架对称布置,形成前后对称的室内空间,单步梁、双步梁、三步梁、五步梁,分别承载三、五、七、九檩。九檩中柱多见于大型屋宇门式建筑。(见图1-243)

图片

十檩卷棚前后廊式

   清式建筑梁架结构形式。通檐用四柱,即前后檐柱与前后金柱,前后檐柱与金柱由双步梁连接,构成前后双步廊空间,架梁承载十檩,顶椽与两脊檩构成卷棚式屋顶。(见图1-244)

图片

十一檩三步廊式

    清式建筑梁架结构形式。通檐用四柱,即前后檐柱与前后金柱,前后檐柱与金柱由三步梁连接,形成前后三步廊空间,前后金柱承载五架梁和五檩,前后檐柱与三步梁承载四檩。廊步进深加大,是此结构的突出特点。(见图1-245)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